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新加坡教育和中國教育有哪些異同?

新加坡教育和中國教育有哪些異同?

希望有幫助。慢慢來。

新加坡是壹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壹直以來辦學認真,學術成績突出。每年花費高達3-4%的國民生產總值發展教育,教育體系和設施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媲美。新加坡的教育目標是為中國和海外學生提供均衡的教育,通過培養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來培養好公民。新加坡人必須接受至少十年的正規教育,包括六年小學教育和四至五年中學教育。之後可以進入專科或大學預科班(學制兩年)、政府專業學校(如師範、醫療等。,學制三年),或者直接進入理工學院,學制三年。想直接接受全日制技術教育的,可以報讀技術教育學院。學生在大專或理工畢業後,可被新加坡最高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錄取,或轉往其他國家深造。所有政府或政府資助的學校必須按照新加坡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新加坡的學位項目分為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學士學位通常需要學習三年,在學士學位階段學習成績好的人可以多獲得壹年的榮譽學位。榮譽學位分等級(如壹級榮譽學位、二級榮譽學位),仍屬於第壹學位階段(學士學位階段)教育。在新加坡讀碩士壹般需要1-2年。攻讀博士學位的學制通常為3-5年。

初等教育:

新加坡教育法規定:“初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壹定水平的英語、數學和母語,並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教育。”

新加坡的初等教育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學前準備階段

在新加坡,由於多民族的情況,新加坡把英語作為工作語言,同時也看到了雙語教育的必要性。因此,新加坡要求所有學生學習兩種語言,即作為工作語言的英語和用於文化和價值觀交流的母語。在學校裏,數學、科學和其他大部分學科都是用英語教授的,而母語主要用於培養、轉化和發展基本價值觀。

2.基礎教育階段

基礎階段包括小學壹年級到四年級,學齡為6歲。基礎階段側重於基礎素養和計算機技能,核心課程為英語、母語和數學。近80%的教學時間用於核心課程,幫助學生在雙語能力和數學方面打下良好紮實的基礎。此外,學生還學習音樂、工藝美術、健康教育、體育並參加課外活動。在這個階段也實施道德教育,其目的是確保學生能夠清楚地理解亞洲價值觀和民族認同的核心。

隨著孩子智力的不斷發展和成績的逐步上升,到小學三年級結束時,新加坡學校還會對學生進行初步評估,並就孩子可能選擇的教育渠道向家長提出建議。

3.定向階段

小學五六年級是小學教育的定向階段,學生根據各自的能力進入三個語流。

第壹語言流:英語為第壹語言,母語(如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也為第壹語言;

二語流:英語為第壹語言,母語為第二語言;

第三語言流:英語為第壹語言,母語為熟練口語。

迎新階段也將繼續強調基本的中文和數學技能,並將為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英語和數學課程。此外,還會提供壹些不同的課程,壹些核心的、拓展的話題也會進行討論。壹般來說,希望所有學生掌握核心主題,同時學校會根據學生的能力對相關主題進行更改和擴展。在定位階段,應進壹步考察學生的能力、興趣和智力,以利於語言分組中的最終轉換。

小學階段分流定向的原因是,壹方面是為了給那些學業強、語言能力優秀的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0%)提供壹流的英語和母語水平,而其他大部分學生(約70%-75%)分別把英語作為第壹語言和母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另壹方面,語言的分流和定向為少數能力較弱的學生和母語較差的學生(約15-20%)提供了英語作為第壹語言,其母語可以達到熟練口語的水平,從而達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目的,使他們專心學習英語和數學成為可能。

中等教育:

在中等教育階段,學生根據各自的能力和興趣進入三種課程,為期4年和5年。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入四年制的專業課和速成課,其余的進入四至五年級的通識課。為了滿足學習成績不高的學生的需求,目前普通課程分為普通學術課程和普通工藝課程供學生選擇。

1.選修課程:

選修課為學生提供學術能力和語言能力,同時學習高級英語和母語的教育。在4年內完成中學課程。在中學四年級,通過普通教育,即GCE“O”級的學生,可以申請進入大專、高級中學和有大學選修課的中學學習大學預科班的課程。

2.快速課程:

捷徑課程是為有學術傾向的學生設計的,他們將在中學學習英語和母語。進入該課程的學生旨在通過四年學習的GCE“O”水平測試。與選修特殊課程的學生不同,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以英語為第壹語言,母語為第二語言。通過“O”級考試的學生可以進入“A”級或進入技術教育學院。

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約10%的學生進入特殊課程流,50%的學生進入快速課程流。他們通過GCE“O”級考試後,主要進入專科學校,開始為期兩年的大學預科教育。理工學院也吸引了壹批優秀人才加入其中。

3.壹般課程:

(1).普通學術課程。該課程學生約占總人數的20%-25%,學制4至5年。經過四年的學習,我參加了GCE“N”級考試。有繼續學習的願望,有相應能力的,學習1年,即可通過GCE“O”水平考試。該課程的大多數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將繼續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只有少數學業很強並且在GCE“O”級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才能進入專科學校或理工學院。

(2)壹般工藝課程。課程時長也是四五年。大約65,438+05%-20%的學生進入本課程。這些在原有制度下沒有機會接受中等教育的學生將能夠進入新的普通工藝課程,進壹步加強對英語和數學的掌握,並接受職業訓練和職業工業局的培訓。學生在第四學年結束時通過了GCE“N”級教育。有能力的可以進入中學五年級,參加GCE“O”級教育。

由於教育專家已經註意到,如今新加坡的職業教育價值不高,學生和家長都不會優先考慮,學生的能力也不壹樣,所以每個人選擇的教育渠道應該是越好越好。因此,在新加坡,普通課程不納入職業教育,而是作為普通教育的壹部分,以確保學生得到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和培訓。

高等教育:

1.教育系統和評估

新加坡的大學學制短,但負擔重。學生必須努力學習才能獲得文憑和學位。

大學的基本學制是三年。按照規定,每個本科生必須修兩個系的兩年制專業,每個專業壹學期要修四門課,包括必修和選修,也就是說要同時修八門課。壹般來說,壹科每周聽課1小時,每隔壹周上壹個小時的輔導班,其余時間用於大量的自主閱讀、實習或寫論文。從表面上看,每周8小時的講座似乎不多,但新加坡1小時的講座內容很多,在美國大學大概是3個小時。

新加坡大學的考試制度是多種方式結合,以年終考試為主。但是理工類和法醫類除了年終考試,還有實驗、實習、論文。在文學院各系,年終考試成績占學業成績的8%,而參與輔導的表現和學期論文的成績占剩下的20%。文學院的學生通常不做需要老師批改的作業,但是每門課的學生每年都要寫壹到兩篇學期論文。年終考試為重要級別,每科考核時間為3小時。不同學科的學生聚在壹起考試。每個考場有上百名學生,有幾名老師在監考。氣氛很嚴肅。如果學生某專業四門科目平均分不及格,可以重考。

2.程度

新加坡有五個學位,分別是:普通學士學位、榮譽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特殊學科博士學位。

根據每個學位對修業年限和年度課程的不同要求,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可分為三個階段:

(1)讀完本科就可以拿到普通學士學位。人文科學系學習期限壹般為3年,其他系為4年,醫學院壹般為5年以上。拿到普通學位後,再學習壹年就可以拿到榮譽學士學位。

(2)在本科基礎上,讀完1-3年的研究生課程,可以申請碩士。但根據規定,學生除了完成研究生課程外,還必須持有榮譽學士學位,並上交1篇達到碩士水平的論文,才能被授予碩士學位。此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的學生在獲得專業教師資格並有相當壹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後,可以獲得教育碩士學位。

(3)取得碩士學位後,從事研究工作2-5年。如果妳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提交壹篇具有相當水平的論文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五年以上並能提交已發表作品者,可獲得文學、法學或理學博士學位。

3.新加坡國立大學簡介

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有8個學院,50個系。分別是:建築設計學院、藝術與社會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口腔醫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科學院。此外還包括醫學、口腔醫學、管理、工程四個研究生院。

除了壹級教育課程,這所新加坡著名大學幾乎沒有地區和國際研究中心,包括經濟研究中心和癌癥研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免疫學研究與培訓中心、國際衛生組織人類生殖臨床研究中心、國際衛生組織腸道病毒研究中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重要高級人才的培訓中心,因此每年可以獲得2.5萬元的政府經費。到目前為止,該校的政府總投資已達50億新元。正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展迅速。

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藝術和社會科學、建築學、房屋建築和房地產管理、商業管理、法律、科學、工程、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等學位課程。

此外,還有幾所學院從事先進技術的研究和教學。系統科學研究所提供先進的信息技術、培訓和信息技術研究。分子和細胞研究學院從事生物技術研究。1990 11 10月成立的微電子所從事先進微電子工程技術的研究,為微電子學的發展提供最佳服務。

新加坡國立大學壹直與世界壹流的高水平研究並駕齊驅,力求在高科技領域不斷取得成功。這些領域包括:醫療保健和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應用、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激光電子和自動化技術、聚合物、大地構造學、環境和土地開發研究、建築技術、植物和動物組織培養、生物分子工程。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專業系中,藝術和社會科學的學生人數最多,占學生總數的27.4%。其次是理科,占26。5%;第三是工科,占15.5%;第四是商業管理,占12.5%。

回應者:墜落後沒有擱淺-見習魔術師2級1-27 18:45

-

比較兩個國家的教育是很難的,可以歸結為教育的目的和要達到的目標。在這個問題上,國家目標和個人目標有時是不壹致的。

國家目標是使這個國家的公民能夠得到基礎教育,能夠使受教育者獲得更多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和技巧,也包括只適合這個國家的教育方法,以維護這個國家的主權和統治。個人目標是讓受教育者獲得更多的技能,這與未來的求職和薪資息息相關!當然,受教育的父母還要考慮以後是否有團聚的機會,子女能否經濟獨立,贍養父母的負擔等等。

中國的教育基本上是世界上具有獨立特色的模式,也可以說是東方教育模式的代表;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是典型的西方教育。新加坡是東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綜合體(東方教育色彩更多);而且歐洲的教育也很有特色。

本文著重比較中國和新加坡的教育模式,以及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受教育者的發展機會。總體來說,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壹種“精英模式”的教育制度,即最大限度地選拔精英,將國家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給這些精英,讓這些精英得到最好的教育。新加坡政府為這些精英提供優越的待遇,吸引他們為政府工作。如住房、購車、永久居民待遇,最重要的是工資:普通公務員壹般為3000-4000新元(約15000-20000人民幣/月),中小學校長工資為8000-10000新元,相當於我國市長、省長級別的高級公務員年薪。

對於非精英群體(絕大多數),新加坡實行的是實用教育,重點培養他們的通識教育而不是科研。國家認為,在最早階段建立準精英群體和非精英群體,有利於優化教育資源,使個別教育實用化!

新加坡的小學是六年制教育,但是全國分流考試是小學四年讀完就進行。第五年根據考試成績分為EM1(高)、EM2(中)、EM3(低),成績特別差的有可能進入ITE(政府技工學校)。事實上,政府認為進入EM1班的,現階段基本都是精英群體。等他們小學畢業,也會有全國統壹考試。根據考試成績,分為四年制快速班和五年制普通班。無法進入公立中學的兒童可以進入ITE。中學五年普通班分為普通學術班和普通工藝班。學術班和工藝班的學生,如果在初二結束時取得好成績,也有可能有機會升入快線班,四年後中學畢業。而且快學生可能因為成績不好被分到普通學術班,要五年中學畢業。

這樣,完成第壹階段分類的非精英群體將進入技術的五年制教育,他們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未來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技能教育。

4年和5年的中學畢業生參加英聯邦國家的O-level考試:7科,選考5科:語文、數學、英語為必修課。5年普通班學生四年級畢業時,先考N級,壹年後考O級。根據O-level考試的成績來決定妳是否可以申請新加坡的理工學院或者大專(2年制大學預科,在新加坡也叫高級中學)。進入理工學院和大學預科的基本都是未來的準精英,沒有進入的直接在新加坡就業或者在政府技術學院(相當於國內的技校)學習。

理工學院三年畢業拿畢業證,優秀者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專業等諸多因素不同,繼續在大學學習兩年或兩年以上獲得學士學位。大專畢業生兩年後參加A-level考試。通過考試的人將進入新加坡的大學學習三年或更長時間(醫學、法律等。).不及格的人可以申請在理工學院第二年學習。

最終上大學的都是新加坡政府認可的精英群體,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被給予了很多機會來展示自己是不是精英。

當然,大學畢業後,國家為這個精英群體提供各種高薪的機會,也需要參加各種規定的考試,最終評價其在實際崗位上是否是精英。國家也有很多機制,隨時淘汰不適合的人員,重新選舉精英。

新加坡的這種教育模式是基於新加坡這個小國和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的具體實踐。這種教育模式可能不適合中國的受教育者。

中國是統壹的教育模式,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小學到初中的九年時間裏,實行的是通識教育的原則,未來的精英群體和非精英群體是不區分的。

中國區分精英群體是從高考開始的,基本上是壹個建立非精英群體(沒有考上大學)的機會。由於中國大學的擴張,許多人進入大學學習。但是很多人畢業後還是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原因是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或者就業形勢發生了變化。以下是中國和新加坡教育特色的簡要對比:

1教育系統

中國和新加坡都是六年制小學教育,差別不大。新加坡的小學都是半天班,作業少,壓力比中國的孩子小,孩子的個性教育受到尊重。除了學習知識,中國還接受了壹些實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識教育,並特別重視雙語教育(英語和漢語)。在中學階段,更註重數學和物理教育。新加坡沒有政治教育。在中小學階段,新加坡的考試頻率和中國差不多,在這方面,中國和新加坡也差不多。但是孩子的機會更多。

新加坡的大學階段選擇專業的機會比中國多。中國和新加坡在這方面還是比不上北美和澳洲的國家。這些國家教育資源極其豐富,可以免試進入大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同時在幾個專業和幾所大學學習都是可以的。但是中國和新加坡的孩子在申請大學的時候要更加謹慎,因為專業和大學基本上是不可更改的(新加坡的壹些學校和大學換類似的專業相對容易)。也就是說,孩子不喜歡這個專業,或者知道這個專業未來就業前景不樂觀,必須讀完這個專業!這是中國教育最大的弊端,這個問題其實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是可以克服的。

2與海外教育的對接

由於北美國家和澳洲國家免費招生,對於母語不是英語的留學生,只需要英語成績作為考核標準,所以新加坡和西方教育體系的銜接沒有問題(在新加坡,英語其實是母語,漢語是第二語言),而且由於新加坡護照幾乎所有國家免簽,所以新加坡孩子留學不成問題(只是經濟問題,不存在簽證問題)。所以其實新加坡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可以自由選擇去新加坡或者海外讀大學。新加坡的孩子有權利和優勢自由選擇東方教育模式和西方教育模式。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新加坡的中小學基本采用的是東方教育模式,而大學教育提供的是東方和西方兩種教育模式。事實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的許多大學都與新加坡的教育機構合作,共同在新加坡設立大學。

作為壹個被新加坡教育制度視為非精英的群體,留學是家庭自己的事,父母出錢讓孩子留學。如果他們最終成為新加坡的精英,政府是非常歡迎的。

中國人口多,留學生多,沒有辦法和西方教育自由(簽證問題)對接,而且因為英語不是母語,所以在西方國家留學的學生還是有語言障礙的。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留學生家長的平均收入與新加坡家庭相差甚遠。這些都是學生接受西方教育模式的障礙。不能說西方的教育模式比東方的優越,但是壹個同時接受兩種教育模式的人壹定會受益。

3中國教育體系與新加坡教育體系對接

顯然,把中國的教育和新加坡的教育聯系起來,要比直接和西方國家聯系起來困難得多。中國的孩子只要加強英語學習,他們的整體水平絕對不會低於新加坡接受完全教育的孩子。因為中文和數學的教育,中國比新加坡好。但是如果突破英語,可以在新加坡高中畢業後直接去西方國家接受西方體系的教育。在新加坡留學,新加坡政府給予了更大程度的接納:

(1)16周歲以下子女去新加坡留學,母親可以陪同,合法求職;

(2)官校就讀費用低(小學80-90新幣,中學130-140新幣);

(3)社會保障,國民道德水準高,國際地位高;

(4)華人社會,無種族歧視;

(5)雙語教育,中國孩子過渡容易,生活中沒有語言障礙;

(6)簽證率高,擔保金低,適合國內各種經濟群體的子女;

如果國內的孩子準備出國留學,從新加坡轉學到世界其他地方是壹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壹個在國內初中畢業三年的孩子,準備去新西蘭留學。成本計算如下:

直達新西蘭:英語半年,中學三年學費3.5 * * 50000 = 175000人民幣;

先在新加坡學了半年英語,在新加坡中學畢業兩年。學費15000(私立英語學校)+2*7500人民幣=30000人民幣。

在國內初中畢業三年的學生,在新加坡繼續完成兩年的中學教育或者在新西蘭繼續完成三年的中學教育,可以直接進入理工學院和大學預科課程,費用差額約為人民幣1.45萬元。如果中國的父母從小就想出國留學,新加坡比其他西方國家更容易過渡。

4中國父母的誤解

(1)教育態度

在新加坡,父母更願意讓孩子自由地享受童年的快樂。中國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學到更多的東西(這些技能實際上不壹定對未來就業有幫助),希望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能在孩子身上實現。我覺得只有上大學才是人生唯壹的出路。甚至有些家長在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也不尊重孩子的選擇。

(2)名校

這和中國、新加坡的家長都想讓孩子上名校差不多。其實這是東方教育體系和西方教育體系最大的區別。既然西方國家的大學都是自由入學和轉學,那麽孩子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就應該更多的考慮大學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另外,與東方教育體制不同的是,妳可以在學習期間工作,工作幾年後再修大學課程。

(3)英語本身是壹種謀生手段

在新加坡留學,最大的收獲是英語能力,中學畢業生的英語成績應該相當於中國英語大學(碩士)。

五人體驗

我自己的孩子在新加坡上小學,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新加坡接受教育。新加坡的學校硬件設施遠超國內,政府對學校的投入也很大。在我自己看來,總體來說,中國和新加坡的中小學教育模式是差不多的。新加坡的名校和非名校差別不大,孩子學習壓力也比國內小。小學半天課,比國內同年級課本淺。在新加坡學習的中國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英語。如果中國孩子英語好,壹般在新加坡學校都處於優勢地位。讓孩子選擇名校和班級更公平,還要看自己的考試成績!不存在紅包之類的腐敗!自己孩子成績不好,周六補課是老師的自覺行為,沒有任何獎勵。老師也很負責,及時和家長溝通孩子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孩子在兩個學校之間轉學需要兩天,學校和老師也尊重孩子的人格。在知識方面,中國的教育更優越,孩子學到的知識更深入。付出的代價是,孩子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和作業上,很多作業都是重復性的工作。因為這種差異,在新加坡學習了幾年以上的中國孩子,在中國幾乎回不了學校。

新加坡是英語國家,歷史較短,經濟為主。文化歷史藝術遠不如國內,對孩子也有影響。新加坡畢業的孩子在宏觀調控上不如中國的孩子,但如果中國的孩子在中國學校讀書,只參加考試,在社會適應能力上並不比新加坡的孩子強。中國的文化藝術歷史悠久,如果家長(學校)不重視,孩子在小學階段很難註意到,這可能對孩子以後的發展非常重要。失去了這些,我們就失去了中國教育的魅力。

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僅要根據教育制度選擇接受哪種教育制度,還要根據每個國家的教育特點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進行引導,補充壹些孩子在這種教育制度下所缺乏的知識!

壹般來說,東方文化教育出來的孩子,知識面深,邏輯能力強。西方教育體制下的孩子動手能力強,知識面廣,判斷力強。沒有壹個單壹的標準可以用來衡量哪種教育制度更優越。但如果有機會輪流接受兩種教育體系,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