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壹個叫杜威的美國教育家,誰知道?

壹個叫杜威的美國教育家,誰知道?

約翰·杜威出生於1859年10月20日。這壹年也是英國進化論的倡導者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發表代表作《物種起源》的壹年。杜威出生於壹個中產階級雜貨商家庭。因為杜威的家鄉是新英格蘭佛蒙特州的伯靈頓,人民的生活習慣、自治、自由和對民主的信仰可以說是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傳統精神。

杜威小時候好像有點害羞,天賦也不算聰明。但他好學有思想,癡迷書籍,愛讀書。每個人都認為他是個書呆子。他15歲從貝靈頓當地的中學畢業。因為他的家離佛蒙特大學很近,他在父母的鼓勵下上了佛蒙特大學,並於1879年完成了學業。當時的佛蒙特大學很小,當年和杜威壹起畢業的只有18個學生。所有在佛蒙特大學就讀的學生都要學習文言文。他們都必須學習希臘語,每個學生都必須向維多利亞大學的每個教授學習,因為除了工程教授,全校只有八個教授。杜威在大學前兩年學習了希臘語和拉丁語、西方古代史、解析幾何和微積分。第三年開始涉獵自然科學課程,包括地質學、動物學、進化論;他尤其從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t . H . Huxley 1825-1895)的生理學教科書中獲得了很多啟發,尤其是進化論、生物學和環境論,在精神上讓他興奮不已。在大學課程的第四年,他更廣泛地接觸了人類智慧的領域;當時以講授哲學為主的H.A.P .托裏教授對杜威早期的哲學探索頗有幫助。1879年,從佛蒙特大學畢業後,杜威非常想得到壹個中學教師的職位來發展他的興趣。但由於年齡小,教學經驗不足,所有學校都已秋季開課,他的職業仍是未知數。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他收到了在賓夕法尼亞州南油城壹所中學當校長的表弟發來的電報,要他去教書。當時,他的月薪是40美元。壹年後,他轉到家鄉貝靈頓的壹所鄉村學校教書,繼續研究哲學史。這時,他遇到了W.T .哈裏斯教授。

1880年後,美國當時唯壹的哲學雜誌是《思辨哲學》,哈裏斯教授是主編。哈定深受德國哲學的影響,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黑格爾1770-1831)的弟子。1882年,哈裏斯接受了杜威的第壹篇哲學論文《唯物主義的形而上學假設》。後來,杜威又寫了兩篇論文,由哈裏斯發表。這三篇文章的組織和系統化技巧都很好,不擅長內容;但對於壹個年輕的哲學家來說,他的論文能發表在國內唯壹的哲學學術論文雜誌上,這是多麽令人激動和鼓舞的事情啊!

1882年秋,杜威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申請教學補助金,被拒絕了兩次。在大學教授特裏和哈裏斯的鼓勵下,杜威向姑姑借了500美元,開始了學習哲學的生涯。當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長吉爾曼聘請了許多哲學成就突出的學者。他親自關註每壹位研究生的學習,不定期給予指導;而且在課堂上,他采用討論的方法,充滿思辨的氣息,註重自由思考的精神,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舉行公開辯論。這些都給了杜威發展他的哲學觀的機會和環境。杜威完成博士學位後,吉爾曼親自在辦公室召見杜威,鼓勵他,並勸杜威不要太孤獨,還給杜威壹筆留學歐洲的補助。

此後,杜威壹直是密歇根大學的哲學講師。在任教期間,壹位之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過杜威半年的教授G.S .莫裏斯把自己的房子讓給了杜威夫婦。杜威給他的第三個兒子起名為毛勒斯,以紀念他的老師。這個孩子才華橫溢,是杜威六個孩子中最有天賦的,但不幸因病去世。失去兒子對杜威夫婦打擊很大。

1894年,杜威成為芝加哥大學哲學、心理學和教育系主任。在這裏,他和妻子創辦了著名的實驗小學;並從心理學發展的角度,來勾勒各種教育理論。1904年,因為實驗學校合並,杜威不同意,辭職。當他離開芝加哥大學時,他不知道該去哪裏。他給當時的心理學權威威廉·詹姆斯寫信,描述了事情的經過,希望得到壹個教職。在詹姆斯和杜威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朋友J. Mckeenl Cattel的幫助下,他在哥倫比亞師範大學找到了壹份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是杜威教學生涯中最長的壹段時間。在此期間,由於他與外國學生的接觸,他的教育思想也可以影響世界其他地區。日本留美學生小野教授曾受杜威教導。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回到日本,在東京帝國大學擔任教授,這促成了杜威1918年在東京帝國大學的演講。中國學者蔣夢麟先生也曾在美國受杜威教育,在日本講學後邀請杜威到中國講學。1919年,杜威在北京、南京、杭州、上海、廣州等地講學,以胡適先生為講學人,直接在中國種下了民主、科學的思想。1928年,杜威去了蘇聯。他還去過土耳其,協助土耳其的教育改革。我去過南非、墨西哥等地。杜威退休前在哥倫比亞大學教了26年書。退休後,他仍然致力於書籍,並熱衷於促進以人為本的原則。七十八歲時,他曾去墨西哥為蘇聯的列昂·托洛茨基辯護,反駁斯大林對托爾斯泰的指責。

杜威是壹位不願向權威低頭的自由主義教育家。在他的鼓勵下,美國大學教師於1914年組織了美國大學教授協會,4年後在紐約組織了紐約教師工會。作為維護教師權益的有力組織,它不僅被動地維護教師權利,而且積極地為實現教育專業化而努力。

杜威在87歲時再婚了壹次。他合著的《知與被知》在他90歲時出版。他壹生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欽佩。他死於肺炎,享年93歲(公元1952年)。當時他身體並不虛弱,精神狀態還是不錯的。

這樣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