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求1875-1930期間安徽歷史人物。

求1875-1930期間安徽歷史人物。

劉明川

劉銘傳,生於盛三,1836(清道光十六年),出生於安徽合肥縣(今肥西縣)優香潛山下的壹個世代農民家庭。鹹豐初年,江淮壹帶有千裏裸地,匪禍甚多。村裏的土豪以保衛地方為名任意發放費用,欺負羞辱劉的寡母。18歲的劉銘傳大怒,於是舉起扁擔,在家附近紮營,防守呂裏。

1861年,李鴻章回合肥為曾國藩招兵。當時作為“都司”的劉銘傳投奔李鴻章,參與其訓練的淮軍從安慶南下長江。後來劉銘傳參與鎮壓太平軍。撚軍立功,升至直隸總督。1873因故辭職回老家劉老圩生活。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劉銘傳奉命進京,呈上海防十事,並授巡撫銜,督臺灣省軍務。他親抵臺灣省後,積極部署備戰。合肥民間傳說,他曾用數百個夜壺做成蓮花燈,放在海裏,擊退了侵略軍,指揮了“劉劉麻子(劉的綽號)保臺”的壯舉。中法在臺灣省的戰爭持續了八個月,以中國勝利告終。1885 10 12(光緒十壹年九月初五)清政府宣布正式設立臺灣省行省,劉銘傳被任命為臺灣省行省首任巡撫。

劉銘傳抵臺周年時指出:“臺灣省為東南七省之門戶,各國覬覦之。每當有麻煩的時候,都是基於需要做什麽。雖然今天的總體形勢是坎坷的,但我們可以從過去吸取教訓,從未來吸取教訓。所有的工事,訓練,安撫,清理大尾,都要在第二位做好準備。他擔任臺灣省省長六年,積極推行“新政”辦洋務,做了不少好事。可以概括為:

壹、整軍備戰,成立軍工企業劉銘傳聘請外籍教師,用新法典訓練軍隊,重在提高戰鬥力。此外,還在基隆、虎威(今淡水)、澎湖等地建造了壹批“鐵水泥”炮臺,並裝備了新式炮尾炮,為敵人在港內埋觸水雷。他創辦了機器局、軍械所、火藥局、礦營。所有這些都大大提高了臺灣省的防禦能力。

二、“聯商惠工”,商戰求富隨著局勢的相對穩定,臺灣省迅速建立起了現代工業和商業貿易。劉銘傳先後發起了煤炭局、煤油局、伐木局、蠶桑局、鹽務總局、貿易總局、招商局(設在新加坡,專門“引進”僑資)、墾荒總局、樟腦官營。還重劃行政區劃,加強市政建設。他的“教育”方法的核心是“求財”。

三、修建鐵路,發展現代交通劉銘傳親自監督組建,任命臺胞林偉源為總經理(後由他人接任)修建基隆至新竹鐵路,全長近100公裏,耗銀1.29萬兩,是中國第壹條自負盈虧、擁有主權的鐵路。清朝郵票還在海關稅務總局外國人控制下的時候,臺灣省郵政總局獨立發行郵票。臺灣省臺北-福州、安平-澎湖海底電報線及島內多條陸線的成功鋪設,極大地方便了臺灣省與大陸及臺灣省島內的通信。

第四,清稅理財。來自羅誌的人才劉銘傳決心在經濟上實現“臺富為臺用”,減輕大陸負擔。他清理土地稅,整頓稅收,引進外資,開辟更多財源。他還進山“慰民”,為中部山區的少數山民創辦了壹所學校。他不管湘淮系,不管臺灣人和大陸人。他任人唯賢,實事求是,這是值得稱道的。

劉銘傳在臺灣省的壹系列改革,不可避免地遭到清廷頑固派的反對,也遭到臺灣省島內壹些人的痛恨。1891年(光緒十七年),被迫辭官回鄉。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簽訂,臺灣省割讓給日本。劉銘傳死於1896 65438+10月12日淩晨。《臺灣省通史》作者連橫稱贊說:“臺灣省三百年間,官員眾多,能制定長遠政策的有兩位:陳永華和巡撫劉銘傳。”劉銘傳為抵抗法國侵略、臺灣省建省和建省後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臺灣省現代化建設的先行者,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主義人物,被海峽兩岸人民長期銘記。今天,在臺灣島內有許多紀念劉銘傳的設施。

清初新安畫派代表人物鑒江、查世標、王治瑞、孫毅,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劉大懷、姚鼐,清代小說家、《儒林外史》作者吳,清代戲劇家、徽劇領袖,近代著名山水畫家黃,著名學者胡適、陶行知等。經濟上,主要有清代唯壹的中國經濟學家王茂蔭和《資本論》中提到的馬克思。

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創始人李鴻章,中國生產黨和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之壹陳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