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外國傳教士對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貢獻?

外國傳教士對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貢獻?

19世紀初,西方傳教士來華興辦教會學校傳播福音。這些教會學校的發展如何?它們對中國近代文化教育的發展有哪些客觀作用?本文試圖從開創留學先例的角度,具體分析對印刷、翻譯和高等教育的影響。

從公元19世紀開始,大量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播福音。為了使中國人皈依基督教,他們在做了各種嘗試後,終於找到了以傳教士身份興辦學校的最佳途徑。傳教士並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但這些教會學校的建立客觀上為近代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中國近代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壹,教會學校的發展

中國早期的教會學校是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創辦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於1818(1818 ~ 1856)創辦了英華書院,以紀念馬禮遜在促進中國教育和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貢獻。46686.86868686666

創辦教會學校有兩個目的:壹是“中西文學互動教育”,即中西在語言上互相學習,最終達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二是“傳播基督教精髓”,促進基督教思想和東亞文明的和平傳播,使中國人皈依基督教。

教會學校的課程在語言上分為英文和中文。英語科目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數學、作文等。語文裏有四書,易經,詩經,經書等科目。壹般來說,其教學內容的劃分主要有三個方面:壹是宗教課程。如聖經、新約、舊約等宗教教義;二是中國傳統的儒家經典。壹般包括錢文子、百家姓、四書五經。目的是適應中國的社會文化環境,滿足當時中國科舉考試的需要,使學生畢業後能與士大夫和地方官員“交談”;第三,關於近代西方科學知識的課程,如數學、天文、地理、幾何、機械、倫理等等。在當時清政府對西方科學不甚重視的情況下,教會學校開設的科學課程對啟蒙落後的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學生還參加各種宗教活動,如祈禱和崇拜。這些課程的設置取決於學生選擇的課程和時間的安排。英語是外國人教的,漢語是中國老師教的。教會學校不僅重視科學和語文知識的教學,而且註重學生道德靈性的培養,希望通過學校教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就學生而言,不分年齡性別,面臨國內外招生;必要時,學生還可以獲得免費住宿、衣服、書籍、學費等補貼。

但傳教士壹開始並沒有采取創辦教會學校的方式傳教,而是在經歷了壹段曲折的“傳教碰壁”後,才最終認識到創辦教會學校的有效途徑。建校傳道的好處主要有兩個:壹是使傳教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傳教士免於流浪;第二,教會學校的建立使福音傳播有了固定的受眾,提高了福音傳播的有效性。因此,教會學校成為傳教士傳教的自然選擇。但是從1818到1875這五十七年間,教會學校的發展並不是很快。首先,人們對教會學校的未來持觀望和懷疑的態度,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初始條件很差;第二,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大,人們對教會學校畢業生的前途沒有把握。以華英書院為例,可見其發展之艱難。

1875之後,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進壹步發展,社會對新型學歷學生的需求激增。教會學校作為當時中國唯壹的新式教育機構,發展突飛猛進。到1875年,中國約有350所教會學校,學生約6000人。到1887年,教會學校中學生超過10000人。到1899年,教會學校有1776所,學生3萬多人。到1900,幾乎每個傳教中心都有壹所小學。1918年,中國教會學校13000多所,學生35萬多人。這些早期的基督教學校大多是小學,其中有許多中學和五所大學。有走讀生和寄宿生。這些學校成為新教在中國發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因。與此同時,在華傳教士從1905年的3833人增加到1920年的6204人,信徒從178251增加到446631人。

二是對近代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影響。

1,教會學校人才培養

(1)出國留學

中國留學生最早的記錄有兩次值得記住:壹次是1845年,理雅各回英國度假,帶回了吳文秀、李金林、宋佛劍三個男生和壹個女生* * *四個學生去英國留學。此行不僅是中國學生赴英留學的創舉,也是中國少男少女第壹次集體出國留學。他們成為第壹批踏足白金漢宮的中國留學生,受到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召見。還有壹次是在1846年,白朗回美國休假,帶著容閎、黃生、黃寬三名學生赴美留學,成為近代中國第壹批留美學生。容容以1850的優異成績被耶魯大學錄取,成為首位進入美國名校的中國留學生。黃寬於1850考入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畢業七年後回國,成為中國第壹位由醫科大學正式培養的西醫。因此,這些教會學校雖然成立時間不長,生源不多,但在中國近代教育發展史上影響深遠。

男性留學後,女性壹般也開始留學。1870年,美國傳教士麥加帶著浙江寧波的金亞美去日本留學。1881年,金雅美被派往美國學醫,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紐約醫院附屬女子醫科大學,成為中國近代第壹位女子領域的大學畢業生。繼金雅美之後,福州女子柯於1881在福州基督教醫院的資助下赴美留學,於1891畢業於費城女子醫科大學。1992江西女子康艾德和湖北女子史美玉也在傳教士的幫助下赴美留學。教會大學建立後,出國留學的人數增加得更多。比如上海聖約翰大學每年都有幾十個學生去歐美留學。中國正式派遣留學生從1872。1870年,容閎在協助曾國藩、李鴻章、丁日昌處理天津宗教計劃的同時,向曾國藩匯報了送幼童赴美留學的教育計劃。1871年9月,曾國藩、李鴻章在容閎建議和計劃的基礎上,奏“選派幼童赴美畢業”,附12“選派幼童赴美畢業”。奏折獲批後,從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120名12歲到15歲的兒童赴美留學,以洪榕為首。毫無疑問,傳教士的教育對容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正是這種影響使容閎在以後繼續這種教育活動,為近代中國的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海歸”。

(二)中國人才的培養

中國派出的留學生回國後,為中國的工業、外交、政治、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著名的有詹天佑、唐(總理)、歐陽耕、梁敦彥、、和。

華英學院為中國培養了許多著名的外交和商業人才以及基督教神職人員。鴉片戰爭時期,大多數中英翻譯家都誕生在這個書院:英方首席翻譯家馬如涵是馬禮遜之子,曾在華英書院學習中文;中國欽差大臣林則徐的翻譯家亨特(美國)、袁德輝和梁進德(梁發之子)都出生在華英書院。此外,還有中國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唐,他曾主持招商局、開平煤礦等大型近代官辦企業。而中國早期著名的新教牧師何,其子何啟曾留學英國,將中國著名的近代思想——民間的基督教信仰與西方先進的科學、哲學、藝術等文化捆綁在壹起,在壹定程度上動搖了儒家文化在中國的影響,為推動許多觀念的更新和近代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做了壹定的準備。

教會大學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洪榕和黃寬是馬禮遜學校的學生;鄭在雅蘭雅辦的圖書館上了兩年夜校。馬項伯和馬建忠都是稻爵公學的學生;鄒桃芬是聖約翰大學的學生。冼星海、林語堂、馬月涵、嚴、聞壹多、竺可楨、茅以升等都曾就讀於教會學校。這些人被公認為現代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他們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孫中山還於65438年至0879年在檀香山基督教監察所開辦的意大利奧拉尼學校(男子中學)學習了西方社會政治理論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畢業後進入美國基督教會眾成立的Aoahou學院(高級中學)繼續深造。這對他後來反封建思想的形成影響很大。

2.對中國印刷、翻譯等文化交流的貢獻。

華英書院作為傳教士在中國創辦的第壹所學校,在研究中國文化交流史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從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貢獻和影響是深遠的。首先,第壹任校長米蓮(1818 ~ 1822)在建校之初就投身於印刷事業。華英學院有壹個中英文印刷廠,用兩種語言出版中文聖經和書籍,包括中國最現代的《觀察世俗的每月傳》(中文月刊)。早在1815年,梁發跟隨威廉·米憐牧師,在馬六甲的華英學院從事雕刻排版工作,並協助印刷。他可以說是中國近代第壹個從事報紙印刷的工人。梁發和何金山(即何)在華英公學接受神學訓練,日後投身教會,成為中國基督教教會最早的華人傳教士和牧師,為中國本土化教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華英公學從馬六甲到香港時,雅各也把原中國印刷廠的機器、刻字、活字粒全部運到香港。這導致了香港的中國印刷業。華英學院還創辦了壹份中文報紙《遠近珍寶》,作者是英國牧師沃爾特?Med Hurst),[3]可以說這是香港第壹份中文報紙。其內容主要包括專著和新聞:專著介紹西方社會、人文、地理、科學、醫學等;新聞報道來自香港,中國大陸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新聞。

中國早期的報紙幾乎都是由基督教會經營的。中國第壹份民營報紙是馬禮遜和威廉·米憐創辦的《世俗考察月報》。接著,許多在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創辦了報紙。這些報紙不僅傳播福音和報道教會的工作,還大力介紹西方現代思想、科學技術和政治制度。在基督教報刊中,傳教士林樂之主編的《萬國公報》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影響最大。該報著重介紹西方最新的知識和思想,發表了主張現代化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文章,在壹定程度上對當時關心國家的各界人士起到了啟蒙作用。傳教士約翰·傅蘭雅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譯廳工作了28年,翻譯了129種西文書籍,向中國人民介紹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科學知識。第二是出版報紙和書籍。

第三任學院院長大衛·柯利(1824 ~ 1828)和第四任(1828 ~ 1832)都在學院教過中文,高在65438+。回到英國後,修德成為倫敦大學第壹位中文教授,從事推廣中國語言和文化,培養西方中國學者,對中西文化交流產生了深遠影響。理雅各是華英學院的第七任院長(任期從1840到1852)。在香港期間,他積極推動香港教育的發展,致力於中國文化的比較和研究。他對四書五經的編纂和註釋及其學術成就引起了學術界的關註。又因“中央書院”(現人皇書院)的設立,被譽為“香港教育之父”;他的代表作《中國經典五卷本》有中英文對照和註釋,已成為外國學者研究近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經典。

總之,這些傳教士進行的印刷和翻譯工作對中國近代印刷術的開創和促進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如果沒有這些“洋人”的努力,或許中國的現代印刷業會有後來的發展;由於他們的努力,中國能夠更早地了解現代西方國家的社會狀況,在某種程度上,他為中國進入現代社會做了思想準備。

3.對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影響。

1880左右中國出現了基督教大學。當時的大學主要是在教會中學的基礎上增加的大學班。美國長老會在山東鄧州創辦的中國第壹所基督教大學——鄧州文學館——前身是壹所小學,後演變為教會中學,1882年正式升格為學院。

19世紀中國有五所基督教大學,除鄧州文學館外,還有北京文慧書院、通州華北協和醫學院、杭州長老會和上海聖約翰學院。雖然這些基督教大學的數量不多,但它們代表了中國教育走向近代和世界的步伐。

中國歷史上第壹所女子高等教育機構是教會於20世紀初在北京創辦的華北女子聯合大學。65438年至0920年,華北女子聯合大學並入燕京大學,燕京大學成為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學之壹。燕京大學在50年代初成為北京大學的壹部分,所以今天的北京大學也與基督教“有緣”。華北婦女聯合會大學培養了許多傑出的“才女”,包括曾任中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聯合會總幹事的丁,曾任中國人民衛生部部長的李德全。除了北京的華北女子聯合大學,傳教士還在南方創辦了兩所著名的女子院校,分別是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基督教女子高等教育為中國培養了第壹代職業女性。這些知識女性首先沖破了封建主義的束縛,在社會上自立,活躍在醫學、學術界和宗教界。義和團運動後,傳教士不僅用庚子賠款恢復了原有的教會學校,還開辦了大量新的教會學校,壹批新式高等教育機構迅速崛起。到1910,教會大學數量為1000;到1920,教會大學學生人數達到1600多人,教會大學達到16人。

基督教大學的出現,也刺激了中國官辦和私立高等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壹方面,教會大學的建立促使中國重視高等教育,使中國人舉辦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同時,教會大學培養的畢業生也為中國大學提供了師資。另壹方面,教會大學的出現大大縮短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與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使中國的教育水平從教會大學建立前的古典文史水平提高到接近當代歐美大學的水平。高等教育發展的這壹飛躍,與基督教在中國創辦大學是分不開的。

總之,中國基督教高等教育的開放和發展,使中國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督教大學的出現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壹大突破,使中國有了以教會大學為主導的現代高等教育,從根本上彌補了中國傳統教育的不足,為中國高等教育在辦學模式、教學內容、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內容。正如張開元所說,“中國基督教大學...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它的發展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結論

綜上所述,外國傳教士和基督教學校在中國的建立,為中國近代教育和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國家之富強在於人才,人才之昌盛在於學校”(秋蓮嘉語――清代海南人)。教會學校為中國培養的大量人才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了近代中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文化和教育)推動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如果把這些教會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抹掉,我們就無法想象中國的現代化會是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