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在美國留學的蒙古人

在美國留學的蒙古人

印尼素有“萬島之國”的美譽,領土分布在遼闊的馬來群島,有17505個島嶼,其中爪哇島是人口最多的島嶼,達到145萬。最大島嶼是加裏曼丹島,但它不僅屬於印度尼西亞,還屬於該島北部的馬來西亞和文萊,印度尼西亞占該島面積最大。

加裏曼丹島被分為三部分,是因為歐洲殖民者在東南亞劃分了勢力範圍。1950之前,該島南北分別是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

荷蘭殖民地於1950年首次獲得獨立,成為現代印度尼西亞。1963年島上的英國殖民地準備獨立時,印尼希望這些地方和馬來半島(包括新加坡)壹起並入印尼。

但加裏曼丹島北部(文萊除外)和馬來半島不顧印尼強烈反對並入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和印尼不僅發生了激烈的武裝沖突,印尼甚至壹度退出了聯合國。

那麽,印尼吞並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的“大國野心”從何而來?

壹、* * * *跟老祖宗

印尼認為有充分的理由與馬來西亞合並。除了兩國都位於馬來群島,主要民族都是由古代馬來人演變而來,語言、宗教、文化都非常相似,這是印尼“大國野心”的基礎。

考古學家認為,大約在5000年前,古代人開始從亞洲大陸遷移到東南亞半島,然後傳播到馬來群島。他們屬於蒙古人種、南島語族,與各個島嶼上的原住民融合後,形成了上百個民族,統稱為“古馬人”。

▲馬來群島生活著200多個民族,都是古代馬來人的後裔。

因為南亞次大陸的人很早就來到東南亞做生意,傳播知識,所以古代的馬來人深受佛教和印度教文化的影響。最早發展起來的古馬來人部落是爪哇人,是現代印度尼西亞的主體民族。

公元前1500年左右,瓜哇人擴張到蘇門答臘、馬來半島、加裏曼丹島等地。他們在馬來群島占據了很大的優勢,逐漸形成了壹些古老的國家。從7世紀開始,爪哇人在蘇門答臘島上建立了三佛齊王國,覆蓋了整個馬來群島。

三佛齊王國自崛起以來壹直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唐宋時期其國王向中國進貢。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東南沿海的華人開始向東南亞和馬來群島移民。

幾乎與此同時,阿拉伯商人逐漸來到馬來群島。他們在壹些島嶼上建造港口和貿易中轉站,傳播伊斯蘭教。雖然當地以佛教和印度教為主的宗教格局還沒有被打破,但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馬來群島到處都有佛教和印度教的痕跡,印度文化影響很深。

14世紀初,三佛齊王國被另壹個信奉印度教的爪哇國所滅,佛教勢力受到沈重打擊。隨著伊斯蘭文明在中亞和西亞的強勢擴張以及南亞次大陸的衰落,伊斯蘭教終於在15世紀末超越其他宗教,成為古代馬來人的主要宗教。

在阿拉伯商人的不斷支持下,古代馬來人建立了壹系列的伊斯蘭蘇丹國,消滅了所有非伊斯蘭國家。由於許多島嶼的地理限制,伊斯蘭教沒有形成壹個統壹的國家,而是分裂成許多蘇丹小國。

▲馬六甲三寶井碑,據說是鄭和下西洋時挖掘的。

數百年來,華人為躲避戰亂不斷移民,主要居住在馬來半島,尤其是半島最南端的馬六甲。宋朝在馬六甲設立了航運公司,管理繁忙的海上絲綢之路。1405年開始的鄭和下西洋,帶來了更多的中國移民,主要從事商業和農耕。

16世紀前,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的古馬來人已基本皈依伊斯蘭教。雖然可以細分為很多民族,但都屬於古馬來人的範疇,語言非常接近,爪哇語約占壹半。此外,還有印度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生活在這壹地區,有些人還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第二,殖民地產生的新民族

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開啟了東南亞的殖民時代。歐洲人先是利用各蘇丹國之間的矛盾,然後以出兵助戰為誘餌,達到壟斷貿易甚至扶植傀儡的目的。

16-19世紀,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都曾爭奪東南亞。經過長時間的戰鬥,最弱小的葡萄牙人被趕走,只留下了南馬來群島的壹個小殖民地,也就是東帝汶的前身。

荷蘭人獲得的殖民地最多,不僅奪取了包括蘇門答臘和爪哇在內的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還占領了加裏曼丹島的南半部。荷蘭人剛來的時候,文萊正處於全盛時期,擁有整個加裏曼丹島。在荷蘭和英國殖民者的攻擊下,文萊迅速陷入衰落,領土越來越小。

英國人先是奪取了馬來半島,然後從文萊手中奪取了加裏曼丹島的北半部,建立了沙撈越和沙巴兩個殖民地。文萊不僅淪為袖珍國,而且最終在1906年淪為英國殖民地。這些地方構成了英屬馬來殖民地。

▲吉隆坡的殖民總督府出現馬來人和馬來西亞人是殖民時代的產物。

18世紀英國將印度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後,開始向東南亞引進大量印度移民,進壹步改變了當地人口比例。鴉片戰爭後,清朝對沿海人民的控制大大削弱,更多的中國移民來到東南亞。

這些來自印度和中國的移民與當地人融為壹體,他們中的壹些人堅持自己的信仰和文化習俗,許多人皈依了伊斯蘭教。到20世紀初,英屬馬來殖民地出現了壹個新的族群,即信仰伊斯蘭教、主要來自古代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印度和中國血統混合,成為馬來西亞最重要的族群。

由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扼守著馬六甲海峽,戰略地位極為重要。1867年,英國人把它單獨劃出來,直接歸屬英國。過去大量華人移民,華人成為人口的大多數。這個殖民地後來形成了新加坡。

相比英國殖民地馬來人的混血兒和多樣性,荷蘭殖民地的移民很少,保留了更多古代馬來人的語言和習俗,血統更純正。但是荷蘭人的殘酷壓迫比英國人更甚,導致了後來印尼的貧窮。

總的來說,是歐洲的殖民統治導致了古代馬來人的分裂。英屬馬來殖民地的古馬來人自認為是“新馬來人”,以區別於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其他馬來人。事實上,爪哇人和馬來人關系密切,語言基本相同,這也是印尼“大國野心”的最大歷史基礎。

第三,大印尼主義

由於國力衰弱,荷蘭在18世紀初退出了海上霸權的爭奪,將註意力集中在馬來群島。憑借強大的海軍,荷蘭人整合了近2萬個島嶼,統治了包括爪哇人在內的200多個古代馬來人。

300年來荷蘭人的殘酷剝削從未停止過當地人民的反抗。為了緩和矛盾,殖民當局培養了許多當地統治階級去荷蘭接受西方教育。但正是這些留學生,從西方學到了民族解放的意識。從19年底開始,他們就用“印度尼西亞”來指代他們打算建立的馬來民族國家。

印尼的獨立運動從壹開始就伴隨著“大印尼主義”。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整個馬來群島和馬來群島只有壹個單壹民族,語言相同,荷蘭和英國殖民地應該統壹。

大約到了1920年,這種思想得到了廣泛傳播,在英國殖民地有了壹定的市場,出現了類似的“泛馬來主義”。兩派還私下討論了獨立後建立單壹馬來國的想法。

在英荷殖民當局的壓制下,獨立運動雖然發展緩慢,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可惜這支部隊被日本法西斯利用,在太平洋戰爭中站在了日本壹邊,因為日本承諾將英國和荷蘭殖民地合並為壹個國家。

▲日本人口頭上說解放了殖民地,實際上比西方人更殘忍更貪婪。

但是,日本的人口並不真實,只是利用他們趕走歐洲殖民者。而不是讓他們建立國家,而是在1943年將整個馬來群島並入日本版圖。“大印尼人”和“泛馬來西亞人”只是日本的裝飾品,沒什麽實權。

直到戰敗,日本才開始為馬來群島的獨立做準備。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的第三天,1945,17年8月,偉大的印尼人、印尼獨立運動領袖蘇哈諾在歐洲人回來之前宣布印尼獨立。

這個倉促建立的印度尼西亞聲稱包括整個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因此遭到英國和荷蘭的反對。英軍迅速占領了原英屬馬來殖民地,荷蘭軍隊對印尼獨立運動展開軍事鎮壓。殘酷的印度尼西亞獨立戰爭持續了四年。印度尼西亞人浴血奮戰,終於在1949+01年6月贏得獨立,蘇加諾成為第壹任總統。

▲四年的印尼獨立戰爭非常慘烈,死亡人數估計在65438+萬以上。

二戰後,英國準備放棄所有殖民地。第壹,1948年,他們把馬來半島上的殖民地整合成壹個“馬來亞合眾國”,並承諾將來可以建立自己的國家。新加坡、文萊和北加裏曼丹暫時沒有加入國家,但也獲得了更大的自治權。

這壹舉措對穩定馬來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了“泛馬來主義”的支持,馬來人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於是放棄了武裝鬥爭,不再幫助印尼獨立。1957年8月,馬來亞聯合國宣布獨立,準備與新加坡、文萊、北加裏曼丹協商建立馬來國。這壹計劃遭到印尼總統蘇加諾的強烈反對。

第四,大印尼主義的失敗

蘇加諾奉行“大印尼主義”,壹直在伺機與英國殖民地合並,成為馬來人的國家。但英國殖民地的“泛馬來主義”已經衰落,獨立建國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沒有表現出與印尼合並的意向。

出於平衡戰略的考慮,英國人自然不希望東南亞出現壹個統壹的馬來民族國家。允許馬來殖民地獨立既是妥協,也是前提,即不能與印尼合並。

▲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奉行大印尼主義,反對馬來西亞獨立。

馬來人也對與印度尼西亞合並缺乏興趣。當時印尼人口已達8500萬,馬來殖民地人口不足十分之壹。合並後,印尼無疑將在新政府中占據主導地位,馬來人的地位將被削弱。而且馬來殖民地比印尼富裕很多,合並肯定會被拖下水。這些都是不支持“泛馬來主義”的主要原因。

1961年後,統壹的馬來亞國家提出建立“馬來西亞”國家,並開始與新加坡、文萊和北加裏曼丹談判。印尼總統蘇加諾公開表示反對,認為這是英國的陰謀,並再次要求將英屬馬來殖民地並入印尼。

▲馬來西亞國徽由國旗和13個州的州旗組成,象征著各大洲的團結。

文萊雖未加入,但馬來西亞於1963年9月建國,新加坡和北加裏曼丹成為馬來西亞的壹部分。與此同時,印尼反對馬來西亞獨立的行動也上升為武裝沖突。

印尼和馬來西亞雖然沒有宣戰,但是戰鬥非常激烈,主要是在加裏曼丹島上,每個國家都占領了島上的壹部分,從而成為印尼的首要目標。印尼人也在新加坡等地發動襲擊,局勢壹度非常緊張。

1964 12,為了反對馬來西亞加入聯合國,印度尼西亞憤然退出聯合國以示抗議,這是唯壹壹個退出聯合國的國家。不僅如此,蘇加諾還提出,受西方壓迫的國家應該重新建立壹個“新聯合國”,以抗衡這個西方主導的聯合國。但是沒有多少國家響應。

眼看沖突愈演愈烈,英美澳新出兵支援馬來西亞,迫使印尼停止了3月的軍事行動1966。蘇加諾總統也被迫下臺,由蘇哈托接任,這標誌著“大印尼主義”的失敗。

直到1975年,印尼政府才重返聯合國,並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建交。新加坡於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而文萊仍受英國保護。印尼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

▲東帝汶是位於馬來群島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

然而,“大印尼主義”並沒有完全從印尼政治和人民中消失。同樣,1975,11年6月,葡萄牙殖民地東帝汶宣布獨立,印尼迅速出兵占領東帝汶,並宣布其為自己的壹個省。

雖然東帝汶和印尼同屬壹個民族,也有主張與印尼融合的政治派別,但經過數百年的殖民統治,東帝汶人已經皈依天主教,有強烈的獨立意願。東帝汶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壹直持續到1999,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最後,在聯合國的調解下,東帝汶於2002年第二次獨立。

▲東帝汶極其堅決,要為獨立付出幾十萬的傷亡。

事實證明,“大印尼主義”不受鄰國歡迎,從古代馬來人演變而來的亞族群有200多個。印尼本身就是壹個被荷蘭殖民者強行整合的國家,主要民族爪哇人只占總人口的45%,所以整合中國各民族還是比較困難的。印尼還有很多分裂勢力,更不用說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融合了。

即便如此,印尼仍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無論是人口(2.7億)還是國土面積都位居第壹。此外,印尼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極其遼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是東盟最重要的國家之壹。

▲印尼很多人在馬來西亞工作,這是印尼主要的外匯收入之壹。

目前“大印尼主義”在中國已經失去市場,得不到各政治派別的支持。雖然印尼和馬來西亞之間還存在壹些領土爭端,但是雙方的外交關系還是正常的。大量印尼人願意到更富裕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彼此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印尼國家博物館裏陳列著壹幅“馬來世界”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