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是誰?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是誰?

在紹興2500年甚至更長的歷史中,無數文化名人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輝的身影,壹些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也深深影響著紹興乃至中國的發展進程。為隆重紀念建市2500周年,充分展示紹興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愛國愛鄉的熱情,加快推進紹興“特色產業城市、文化休閑城市、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市委黨史研究室、紹興日報社、紹興廣播電視總臺特舉辦”。

王充(27 ~約97),生於上虞,祖籍。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大師。出生於壹個與世隔絕的家庭,在洛陽太學少遊,師從班彪。他出生在耿介,官場不允許他進入,所以他辭去了家裏的工作,花了壹生的時間寫《論衡》。這本書開創了自然生命力理論的樸素唯物主義,在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建立了完整的無神論理論體系,奠定了中國整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的理論基礎。

王羲之(303 ~ 361),山東臨猗人,西晉末遷居惠濟殷珊。晉代著名書法家,官至右軍大將,被世人譽為“王右軍”。他酷愛遊山玩水,後來辭職隱居到嵊州金閣。353年,王羲之、謝安等465、438+0位友人齊聚蘭亭,撰寫了《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蘭亭集序》被譽為書法帖之冠,是中國書法創造的完美象征。由此,蘭亭成為歷代書法家心目中的書法聖地;王羲之被後人奉為“書聖”。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的40尊中國文化名人雕像中有王羲之。

謝靈運(385 ~ 433),上虞人,東晉大將軍謝玄之孫。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個大力摹仿山水的作家,被譽為中國山水詩派的鼻祖。他的詩大多描寫永嘉、惠濟等地的風景名勝,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詩歌的境界,使山水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出來,驅散了彌漫於詩壇的玄言陰影,拓展了詩歌創作的領域。從此,秀麗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流派,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唐代在浙東形成唐詩之路,也與謝靈運有直接關系。

何(659 ~ 744),永興(蕭山)人,早年遷居(紹興)。唐代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詩文俱佳,書法品味極高,尤以草書見長,被列為“吳中四子”之壹。何張之心胸寬廣,豪放不羈。常與李白、張旭等人飲酒作詩,自稱“飲酒八仙”,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和稱贊。他從家鄉退休的那壹天,玄宗親自帶領王子和官員在長安東門外設宴為他送行,這成為中國文壇上的壹個歷史性事件。他的代表作《還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在中國眾多關於“還鄉”的詩歌中,它是最古老、流傳最廣的。

陸遊(1125 ~ 1210),字武觀,嶽州殷珊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他是中國詩歌史上最多產的詩人,現存詩歌9300多首。陸遊的詩歌深刻地反映了他所處時代的社會現實,始終貫穿著火熱的愛國主義精神。最突出、最重要的主題是對收復中原、統壹祖國的渴望,以及誌願無門、壯誌未酬的悲憤。他通過優美的藝術手段對這壹主題進行了最生動、最深刻、最激烈的具體表現,顯示了巨大的藝術力量,奠定了他在中國詩壇的崇高地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冕(1287 ~ 1359),諸暨人。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是元末詩壇最具現實主義傾向的代表作家。他用自己的詩歌反抗封建貴族的統治,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陰暗面。他壹生愛梅花,種梅花和詠梅,畫梅花,善寫竹石。他畫的梅子簡潔灑脫,可謂“嫵媚飄逸”。他開創了畫梅子構圖的方法。《迷梅圖卷》這首詩是不朽的傑作。他的畫對明清畫壇影響深遠,為水墨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會管理印刷,文人雕刻,還會回漢印。他是首屈壹指的。

楊偉貞(1296 ~ 1370)諸暨人。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和作家。他高風亮節,被譽為元末“三貴人”之壹。他在書法中融合了曹彰和狂草,形成了不同於流行的趙孟頫書法的奇特清新的風格,對後世的野書家影響很大,被後人尊為“復興曹彰的大師”。他以奇幻的詩風成為元末明初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他的詩準備充分,獨成壹家,被稱為“鐵崖樂府”,其中古樂府成就最高,史稱“鐵崖樂府”。

馬歡(生卒年不詳),宗教人士,信奉伊斯蘭教,會博采眾長。明代著名的航海家、翻譯家,中外文明交流的傑出使者,世界航海史上的開創者之壹。他精通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曾作為船隊翻譯三次隨鄭和下西洋,協助鄭和代表明政府與伊斯蘭國家開展廣泛的友好交流,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正式的麥加朝覲。他嘔心瀝血40年寫成了壹本書《英雅勝覽》,記錄了亞非20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成為研究鄭和下西洋、亞非地區史和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極具學術價值。為了紀念馬歡的傑出貢獻,中國南沙群島的壹個小島被命名為馬歡島。

王守仁(1472 ~ 1528),祖籍余姚(當時的紹興府),後遷居殷珊。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傑出代表。他的學說旨在構建壹種新的有效的統治理論,以主觀唯心主義為特征,以“心即理”、“知行合壹”、“致良知”為基本範疇,史稱“陽明心學”。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心學的代表作,已經成為與朱成理學相抗衡的儒家學派。數百年來,其影響滲透到政治、教育、文學、藝術等諸多學術領域,影響了周邊多個國家的歷史發展。它已成為世界上領先的學校之壹,引起了廣泛的關註。

徐偉(1521 ~ 1593)是人。明代文學家、畫家、戲劇家。他參與了對日戰爭。他多才多藝,在詩歌、戲劇、繪畫、書法方面獨樹壹幟。他是中國潑墨寫意派的創始人,常春藤派的鼻祖。他的畫可以吸取前人的精華,脫胎換骨。他們不想看起來像神。他們什麽都做,山水人物花鳥竹石。花為上,開創了壹代畫風,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畫壇。他們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著名畫家之壹。書中擅長草書,寫了很多詩,被譽為“下壹代人才”。他會彈鋼琴,熟悉旋律,熱愛歌劇。他的《南祠敘事》是我國第壹部關於南祠的理論專著。

劉(1578 ~ 1645),祖籍,祖籍啟東。明代著名的儒學大師。曾在稷山書院講學,主張“慎獨”論。他認為,明中葉以後,陽明心學的弊端越來越明顯,甚至走上了歧途。因此,他竭力彌補王雪末流的不足,形成了以“誠”、“慎獨”為宗旨的儒家思想體系。劉是宋明道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人物,可以說是最後壹位理學大師。他所開創的稷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很大,對明末清初實學熱潮和早期啟蒙思潮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陳洪綬(1598 ~ 1652),諸暨人。明末清初傑出的畫家。他是壹位擅長人物、花鳥、山水的繪畫大師。他與北方的崔自忠齊名,被譽為“陳蓓崔”。他的人物畫對後世影響最大。他用誇張的變形手法描繪人物,被歸類為“變形派”畫家。他的筆墨改變了他的壹生,被當代國際學者譽為“17世紀眾多具有完全獨特個人風格的藝術家中的第壹人”。陳洪綬在繪畫上的藝術成就充分體現在他的版畫上,他在中國版畫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被稱為“三百年無此筆墨”。

張岱(1597 ~ 1689),殷珊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藝術評論家和“絕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藝術為晚明文人表達精神閑適轉化為普通百姓感受時代憂患開辟了道路。他歷時20余年編纂了220卷《明史·史記》,後又續編了63卷《史記·後記》。《石室書》繼承和發展了《史記》等正史傳記的風格,人物傳記簡潔細致。同時,史傳語言大膽引入口語和俗語,將通俗化推向歷史作品領域。這部不朽的歷史著作,為明清之際的學術文化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樹起了壹座巨大的豐碑。

章學誠(1738 ~ 1801),本名師齋,本名邵巖,惠濟人。清代的史學家、思想家、地方誌家,被梁啟超稱為“清代唯壹的史學家”。27歲主持編纂天門縣誌。此後,由他編纂的地方誌多達12部,包括《天門縣誌》、《賀州誌》、《湖北通誌》等。他在總結前人編纂地方誌得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提出了壹套系統完整的地方誌理論。其代表作《文史依桐》被譽為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兩大瑰寶之壹,被視為中國地方誌的奠基之作。

趙(1829 ~ 1884),本名,字北安,惠濟人。晚清著名畫家、篆刻家。他壹開始師從顏真卿學習書法,後來又在法國取了北朝的碑刻。他的楷書寫得婉轉,被稱為“狄威的臉”;繪畫奔放、渾厚、灑脫、多彩、創新,開海派之先河。篆刻古為今用,兼取浙皖,創造了獨特的“趙體”。在晚清藝術界,他是“詩、書、畫、印”的全才,是19世紀中國最偉大的藝術家,堪稱大師。

李次明(1829 ~ 1894),長字法,客籍,會稽人。晚清著名學者、文史大師。十幾歲的時候,他就以才華橫溢而聞名。甲午戰爭失敗後,因悲痛咯血而死。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壹生讀書寫字的勤奮。有近50種收集整理成書,共7800多萬字。尤其是《嶽茂堂日記》最受推崇,內容涵蓋了鹹豐至光緒四十年間朝野經歷、文物變遷、風土人情、學術經驗等。是壹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清代歷史和學術思想的著作,有“日記大觀、軼事之源”的美譽。

劉大白(1880 ~ 1932),原名金慶邦,後改姓劉,名敬,字大白,紹興人。著名詩人。1912編輯紹興公報,1914東京入團。在“五四”時期,他與敬恒毅、陳望道、並稱為“五四時期的浙江四傑”。他在“五四”前就開始寫白話詩,是中國新詩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壹。他的詩具有很強的現實性,被稱為“五四以來中國新詩中第壹個寫農民疾苦的詩人”。他的《賣布謠》由著名音樂家趙元任作曲,流傳全國。早期創作的白話詩開創了中國新詩的先河,極大地沖擊了封建思想和僵化文言文的桎梏。

杜亞泉(1873 ~ 1933),字秋帆,殷珊人。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學啟蒙者。1900年赴上海創辦雅泉書院和雅泉雜誌,這是創始人第壹次自己辦私立大學和科學雜誌。他在擔任商編所理化部主任期間,編寫或主持編寫了上百種中小學教材和科學讀物,影響了壹代知識分子。曾主編中國第壹部植物學詞典和動物學詞典。編寫中國最早的理科教材、最新的格致教材、最新的書面計算教材和語文教材《文學的開端》;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和蓋革對數表第壹次被翻譯。他壹生致力於傳播科學精神和普及科學知識,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科學界的先驅”和“啟蒙時期中國的典型學者”。

魯迅(1881 ~ 1936),原名周章壽,後改名周樹人,紹興人。偉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第壹次以魯迅的筆名出版,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他壹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等作品,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的思想特征。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作品之壹。他壹生以筆為武器戰鬥,被譽為“國魂”,現代文學的旗幟。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冷眼看千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壹生的寫照。中華世紀壇40大文化名人之壹。2009年被評為“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100英雄模範人物”。

蔡元培(1868 ~ 1940)出生於殷珊。中國是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學家。戊戌變法失敗後,他萌發了教育救國的思想,棄官歸附李,在縣主持中西學堂,宣揚新學。1904年,陶成立了壹個革命團體——光復會,並任會長。1912擔任南京臨時政府首席教育官,逐步改革當時的教育制度。1917至1923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蓄”的辦學方針,支持新文化運動,將北京大學從傳統的“官僚練兵之地”轉變為思想活躍、學術繁榮的中國最高學府。1927後,歷任南京國民政府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監察院院長。1932與宋慶齡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護聯盟,並任副主席。毛澤東稱贊他是“傑出的學者和世界的楷模”,聯合國授予他“世界文化偉人”的稱號。中華世紀壇40大文化名人之壹。

任光(1900 ~ 1941),筆名千發,生於嵊縣。中國無產階級音樂運動先驅,著名革命音樂家,被譽為“民族小號手”。1917被上海震旦大學錄取。1928上海EMI唱片公司音樂部總監。1935年2月,由他作曲的電影《余屈光》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成為中國第壹部獲得國際獎項的電影。1940加入新四軍,皖南事變中犧牲。在他短暫的壹生中,創作了上百首歌曲,用音樂激勵了無數中國人投身於救亡運動,尤其是《中國進行曲》、《回家》、《新四軍進行曲》等經典歌曲。

馬壹浮(1883 ~ 1967),上虞人。現代國學大師,理學家,佛學家,翻譯家,詩人,書法家。他精通數門外語,是將《資本論》德文版帶到中國的第壹人。對古代哲學、佛教、文學的研究都很深刻。他還精研書法,集曹彰和韓立於壹身,並組建了自己的家庭。豐子愷稱其為“中國書法大師”。作為壹名詩人,他喜歡唱歌。他被稱為“當今中國第壹流的詩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被聘為浙江大學教授,撰寫了《浙江大學校歌》。他是最後壹個在中國建立學術機構並講授科學的人。他壹生著述甚豐,被譽為“儒、釋、哲大師”。周恩來總理曾稱他為“中國唯壹的理學家”。

範文瀾(1893 ~ 1969),紹興人。著名的歷史學家和作家。他精通文學、經學和歷史。他在北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等10多所學校任教期間出版了許多書籍。有了《文心雕龍》的註釋,學界公認《文心雕龍》編纂註釋中“範註最為詳”。1940年2月,赴延安,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委托,撰寫《中國通史》。他編纂的《中國通史綱要》第壹、二卷,是我國第壹部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論述中國歷史的通史著作。1946年,中國近代史第壹卷編寫出版。這本書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開創性著作,是歷史研究領域的裏程碑。他壹生從事歷史研究,是中國近代史領域為數不多的大師。

董(1914 ~ 1973),紹興縣人。現代著名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我年輕的時候在蘇州美術學院和上海美術學院學習。畢業後去了越南河內藝術學院深造。1943去國家敦煌研究院研究壁畫。1946受徐悲鴻邀請到北平藝專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委員會繪畫組副組長、第二屆政協委員。主要作品有《武昌起義》、《開國大典》、《西藏的春天》等,其中以《開國大典》最為著名。他開創了深受人民喜愛的中國油畫新面貌,在畫壇掀起了壹股“中國油畫風”。董是受到毛主席表揚的油畫家,是國家文物局規定作品不得出境的當代十大大師之壹。

竺可楨(1890 ~ 1974),字紹榮,號,上虞人。著名的地理學家、氣象學家和教育家。他為中國培養了第壹代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他的《地學通論》是中國第壹部現代地理學著作。65438年至0928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氣象所所長,開展各項氣象研究工作,中國氣象事業由此初具規模,徹底結束了所有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和海域發布氣象預報的歷史。1936年出任浙江大學校長,確立“求真”為校訓。抗戰初期,他帶領浙大師生西遷,史稱“文學大軍長征”。在他任職的13年間,浙大以其卓越的管理能力不斷發展壯大,被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新中國成立後,他為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馬寅初(1882 ~ 1982)生於嵊縣。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和人口學家。他是中國第壹個在美國學習經濟學並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抗戰時期,他第壹個公開揭露和嚴厲批判國民黨的經濟政策,被國民黨囚禁。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校長。1955、1957在全國人大發言,闡述了以“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質”為核心的人口控制理論,由人民日報以“新人口論”為題發表。然而,他受到了錯誤的批評,被迫辭去北京大學校長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職務。1979年7月,恢復北京大學名譽校長、中國人口學會名譽會長職務。他壹生著述甚豐,主要有《馬寅初經濟論集》、《經濟學導論》、《貨幣新論》等。中華世紀壇40大文化名人之壹。

胡愈之(1896 ~ 1986),上虞人。他壹生從事記者、編輯、作家、翻譯、出版工作,是中國當代新聞出版界不可多得的“多面手”。1915在滬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後在《商報》聯名發表鄭振鐸等七人寫給國民黨當局的抗議書,被周恩來譽為“中國正直知識分子的無畏壯舉”先後策劃創辦文學,編輯《世界知識》等進步刊物,宣傳抗日救國。1940,受黨的指示,赴新加坡任《南洋商報》編輯部主任,開辟海外抗日宣傳陣地。他是壹個著名的宣傳家。新中國成立後,任光明日報總編輯、出版總署署長,為新中國的新聞出版、文字改革、外交事業和統戰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潘念之(1902 ~ 1988),又名風土,新昌人。中國當代著名法學家。早年長期從事革命活動。抗戰時期,她在重慶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三館負責抗日宣傳工作,被稱為“反宣傳之母”。抗戰勝利後,赴上海從事統戰和情報工作,並在上海法學院等學校任教。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東管委會參事室副主任、華東局統戰部主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等職。他長期致力於法學和政治學基礎理論的建設和普及。他壹生著述甚多,貢獻卓著。被譽為法學、政治學領域的開創者,有“北張(友漁)、南潘(讀書)”之稱。

吳覺農(1897 ~ 1989),上虞人。著名的農學家和茶葉專家。曾留學日本,撰寫《茶樹起源考》,證明茶樹起源於中國。在上海商檢局工作期間,我摸索出壹套檢驗茶葉的方法,創辦了《茶報》。1940年,中國第壹個茶葉專業系在復旦大學成立。次年,他在福建武夷山創辦了中國第壹個茶葉研究所,並任所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茶葉公司總經理。他壹生從事茶葉研究,為振興我國茶產業做出了重要貢獻。1987年出版茶學名著《茶經評論》。這是當代茶學的經典之作。魯在本書的序言中稱他為“當代中國的茶聖”。

謝晉(1923 ~ 2008),上虞人。著名電影藝術家。他壹生拍攝了《紅色娘子軍》《舞臺姐妹》《芙蓉鎮》《山下的花環》《鴉片戰爭》等20多部優秀影片。他的作品與時代、生活、人民群眾息息相關,贏得了觀眾的口碑,為中國電影尤其是現實主義電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書《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對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長期致力於中外電影文化交流,致力於中國文化的推廣和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章、全國有突出貢獻藝術家等榮譽,獲得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金雞獎。2009年入選“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