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為什麽日本不適合創業(2)——文化與成本

為什麽日本不適合創業(2)——文化與成本

那麽,我們來回答兩個問題。第壹,日本為什麽不鼓勵創業?為什麽第二個日本人的創業意誌不強?

為什麽日本不鼓勵創業?原因主要來自日本的企業文化。再來看終身雇傭制,是日本管理學之神松下幸之助提出的。首先,松下幸之助在日本的影響力可想而知。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覺得這個制度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任何敢於挑戰或懷疑的人,都難免會被當成傻子。

從終身雇傭制推導出來的是基於資歷而不是業績。所以日本員工不需要業績突出,日常工作不出錯就行,剩下的就是資歷了。時間久了,壹切都會有了。

此外,日本還提倡忠誠的職業文化,如果追根溯源,也來自終身雇傭制。我們知道,在中國,跳槽、換工作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日本,會被解讀為忠誠度不夠,名聲不好。這類人不僅很難找到新工作,連結婚、養老、貸款買房都可能受到影響。

除了以上,還有壹個大的制度框架,就是平等原則。每個政府都不希望自己國家的貧富差距過大,日本也不例外。所以日本大部分企業的管理層和壹線員工的薪酬差距並不大,這種差距的變化要看時間。

這種做法符合政府的管理需求,所以在政府層面,也非常願意維護這種制度。

可能有人會問,日本人真的願意這樣忍受自己的資歷嗎?

這裏的基本邏輯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問題。用上壹篇為什麽要創業的邏輯來回答這個問題,就是日本人沒有中國人焦慮,為什麽非要讓自己焦慮呢?

除了這壹點,還有壹些客觀成本也在阻礙日本人的創業動力。

第壹,註冊公司的費用

比如想在日本創業的留學生,需要30萬人民幣+2名員工,才可以辦理工商管理簽證。雖然門檻比以前低了,但是還是比較高的。

第二,資本環境

日本的投資公司比較傳統,往往看重信譽、品牌、創始人資質,而不是創新產品。這和中國的首都不壹樣。中國資本更看重增長速度和回報率,其次才是信譽和品牌。

第三,競爭對手強大。

日本基本上被幾個傳統財閥所壟斷,如豐田、索尼、夏普、松下等大型企業。日本在互聯網上沒有知名企業,但基本被美國企業壟斷,如蘋果、臉書、谷歌、亞馬遜等。

第四,創業空間小。

以互聯網為例。電商和O2O是比較容易的創業項目。但是因為日本有豐富的線下便利店,所以大家在樓下想買什麽都很方便,也很習慣這種方式。如果他們執意要改,成本會很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化和客觀成本,其實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地方,就是策略。

我相信沒有人敢說日本是壹個沒有實力的國家。他們的優勢之壹是“鐵飯碗”體制下的日本制造業,另壹個是日本更註重基礎研究、精密制造、機器人、AI、物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投資。

這就告訴我們,為什麽歐美國家強大,盈利,是因為他們在制定標準。日本公司也深受這種思維的影響,會認為這比應用層的創新更有意義。

所以在日本這樣的大環境下,壹些應用層面的創新是不會被重視的,甚至可能被保守派視為資源浪費。

總的來說,日本在過去成功經驗的影響下,以及創業成本、政府和國家戰略重點的影響下,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有效的創業動機。

通過這兩篇文章,可以談壹些收獲。壹個是有創業熱情的國家不等於創新豐富的國家,這也是中國近年來壹直在推動制造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原因。

第二,日本看似落後的互聯網領域背後的原因可能並不是缺乏這種能力,但重點不在這裏。這是壹種專註,背後需要妳有認清自己的能力,同時又能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受外界影響。

第三,創業的根源來自於人,人的根源來自於對自我的認識和對周圍的感知。感知焦慮有消除焦慮的動力。消除焦慮有兩種方法。壹種是滿足需求(需求側)換取財富,壹種是創造需求(供給側)換取財富。前者是填補空白,後者是提高質量。

相信在未來,後者會成為決定創業質量和消除焦慮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