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留學生有幾個口罩?

留學生有幾個口罩?

無論什麽時代,什麽國家,都有壹些崇洋媚外的人。他們盲目追求國外的“自由”,忽視國內的發展。幾年前,壹位中國留學生在畢業晚會上這樣說:

“五年前,我在中國乘飛機到達美國。走出達拉斯機場航站樓的那壹刻,我趕緊從在國內準備好的五個口罩中拿出壹個戴上,但當我呼吸到美國的第壹口空氣時,我就把口罩摘下來了。這裏的空氣是如此清新甜美,以至於格外奢華。”

像這樣的人在中國隨處可見。每年都有很多留學生出國留學中國,也有回來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的。但也有人被國外“自由、民主、清新、甜美的空氣”所吸引,投入異國的懷抱。曾經有壹個北大的高材生,寧願在國外洗盤子也不願意回國。

01

北大的高材生是張,65438-0955出生於上海的壹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主修電氣工程,母親是公務員。出生在這樣壹個優越的家庭,張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張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九歲時,他開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十五歲時,張隨母親被送到農場,幾年後,他作為壹名普通工人回到北京。

1977,高考恢復。經過幾個月的系統復習,張以1978的成績參加高考,從幾百萬人中脫穎而出。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國頂尖大學北京大學,進入數學系。1982獲得學士學位,師從潘成彪教授,並在北京大學繼續深造。1985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張在北京大學校長丁的推薦下,以公費留學生身份赴美,在美國普渡大學深造,1992畢業於臺灣省代數專家莫宗堅,獲博士學位。

02

張拿到博士學位後應該前途壹片光明,但在此之前,張的博士論文出了問題。張在寫論文的時候引用了導師莫宗堅的壹些理論,但是這些理論並沒有得到證實,所以論文發表後發現他的理論是錯誤的,於是張的論文失敗了,幾年的努力都白費了。直到張37歲時,他才獲得博士學位。

也許是受張論文的影響,莫宗堅的新論文也遭到了拒絕,可見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張畢業後,導師沒有給張寫推薦信。

在莫宗堅的影響下,張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被迫謀生。最後,他不得不選擇在壹家餐館洗盤子,打零工。時任校長的丁當時對他十分敬仰,知道張的情況,邀請他到北大任教,但他寧願在美國洗盤子,也不願回北大任教。

03

就這樣,在美國生活多年後,1999年,張偶遇壹位校友,幫他解決了網絡設計的問題。為了感謝張的幫助,校友給他找了壹份在新罕布什爾大學當講師的工作,張也在學校壹邊教書,壹邊進行數論的研究。58歲時,他在《數學年鑒》上發表了《素數的有界距離》,這讓他再次進入數學領域。2014因為在數學方面的諸多成就,獲得了數論弗蘭克·納爾遜·科爾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但當美國普渡大學授予張壹個“傑出校友”時,他說:

“我很可能拿不到這個獎。可以說,北大是我唯壹的母校。”

2016成為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終身數學教授。

至於張拒絕回國的原因,有人說他“崇洋媚外”,也有人說他不想給母校抹黑,他是想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後來,張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拒絕回國:

因為當時祖國沒有太多的物質支持,和他壹樣學術背景的數學家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