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楊振寧記憶中的《奧本海默》和鄧稼先。

楊振寧記憶中的《奧本海默》和鄧稼先。

舊文學作品:《楊振寧的回憶》中的《奧本海默》和鄧稼先,概括如下:

簡介:

多年來,我壹直有個印象,中國的研究生興趣太窄,他對物理的興趣太窄,對壹般事物的興趣太窄。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壓力,每個人都要戰戰兢兢地抓緊時間學習、努力學習,沒有多余的時間關心各個方向的發展。

我覺得這是壹個不好的普遍現象。西施有很多研究生,所以我建議他們多加關註。妳應該參加物理系的任何課程。物理學史也要重視。——楊振寧的幾個物理學家的故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的報告。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不同而相似的中美“原子彈之父”

最近,《奧本海默》在電影院上映,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影片主要講述了壹系列歷史事件,包括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早年求學、參與領導曼哈頓計劃、戰後受到麥卡錫主義的政治迫害等。很難不想到他在中國的同行,也就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鄧稼先。這兩位中美科學家的人生軌跡有許多相似之處。

《奧本海默》出生於1904。大約40年後,美國在1945研制成功原子彈。鄧稼先出生於1924年,40年後,中國在1964年研制成功原子彈。

《奧本海默》在戰後遭受了“麥卡錫主義”的政治迫害,因為他反對發展核彈,並與* * *資本主義有聯系。65438年4月至5月6日,1954,《奧本海默》被要求參加為期四周的安全聽證會,這就是轟動壹時的《奧本海默》案。

盡管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158名科學家聯名抗議對《奧本海默》的審判,盡管在聽證會上作證的大多數科學家反對對《奧本海默》的指控,認為這有違科學民主原則,但原子能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和原子能委員會還是決定剝奪《奧本海默》的安全特許權。鄧稼先和其他許多“兩彈壹星”的創始人都處於與《奧本海默》相似的境地。

鄧稼先等人在參與中國原子彈氫彈研制成功後,也遭受了與反“* *”麥卡錫主義類似的政治迫害。這期間,鄧稼先受到“四人幫”的秘密迫害,被囚禁在西北某地。直到1971,鄧稼先兒時的夥伴楊振寧從美國回來,提出要見見這位21沒見過的老朋友。周總理知道了鄧稼先的危險處境,立即派人把他接回北京。

《奧本海默》被解雇後,他去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並擔任主任(1947 -1966)。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抗議他的審查制度,認為他是麥卡錫主義的受害者。肯尼迪當上總統後,建議恢復他頒發費米獎的方式。

肯尼迪遇刺後,他的繼任者約翰遜在同年授予《奧本海默》費米獎和5萬美元的獎金。鄧稼先的功績和政治迫害被掩蓋,因為其核武器計劃的秘密。他死後,這位生前默默無聞的中國國防研究員,為世人所熟知。他被授予“兩彈創始人”的榮譽稱號,平反了他的冤案。

楊振寧先生和《奧本海默》有很多聯系,因為他在美國學習了很多年。鄧稼先是楊振寧先生的老朋友。中美建交後,楊每次回國都要和鄧見面。在2021慶祝楊先生百年誕辰的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上,兩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成為佳話。

鄧稼先病逝後,楊振寧先生在1993發表了名為《鄧稼先》的傳記文章,全文還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成為經典。特別是在“鄧稼先和”這壹段,楊特別回憶了他和他們在壹起的經歷。

並對比了兩位“原子彈之父”幾乎相反的性格差異:《奧本海默》善於辭令,令人欽佩,但他卻經常打斷別人的報告,毫不留情,讓人肅然起敬但也令人側目;而鄧稼先則憨厚老實,真誠坦率,有著中國農民的淳樸氣質,常常能說服持不同意見的兩派。

多說無益。在《奧本海默》(大陸周邊)如火如荼的當下,我們不妨重讀楊振寧先生的《鄧稼先》。當我們回顧中美兩國性格迥異的《奧本海默》的相似命運時,我們可以品味兩位偉人不同的輝煌人生。

鄧稼先——楊振寧:從“被屠殺”到“站起來”。

壹百年前的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時代,大概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僅以1898為例:

德國占領山東省膠州灣,“租借”99年。

俄羅斯占領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

法國占領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

英國占領了阿哈瓦和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後者“租借”99年。

那是壹個中華民族任人宰割、亡國滅種的時代。壹個世紀後的今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千千成千上萬人努力的結果,是許多史詩英雄創造的偉大勝利。這可能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變革。

鄧稼先這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為這壹轉變做出了巨大貢獻。

“兩彈”創始人:

鄧稼先,1924,安徽懷寧縣人。他在北平上中小學,1945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昆明分校。1948-1950,赴美國普渡大學學習理論物理,獲博士學位後立即乘船回國,1950-10在中國科學院工作。1958年8月,他奉命帶領幾十名大學畢業生研究原子彈制造理論。

在此後的28年裏,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壹線,帶領眾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引導中國國防和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964 65438+10月16中國爆炸第壹顆原子彈。中國爆炸了第壹顆氫彈。這幾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重要的日子,是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任人宰割危機的新日子!

1967之後,鄧稼先壹直工作到去世,為國防兵器做出了許多新的偉大貢獻。1985年8月,鄧稼先做了切除直腸癌的手術。第二次手術於次年3月進行。在此期間,他和於敏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核武器建議書》。鄧稼先於1986年5月進行第三次手術,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死亡。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形容他的壹生。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張愛萍將軍稱他為“兩彈之父”,他當之無愧。

鄧稼先和《奧本海默》:

從1936到1937,我和嘉賢在北平崇德中學做了壹年同學。後來抗戰時期,我們是國立西南聯大的同學。他在美國留學的兩年裏,我們曾經住在壹個房間裏。50年的交情,親如兄弟。

從1949到1966,我在普林斯頓高等學習研究所工作。在17期間,我的指導者是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當時他在美國家喻戶曉,因為他曾在戰爭期間成功領導了美國的原子彈制造工作。高等研究所是壹個小研究所。物理學教授最多只有五個,《奧本海默》是其中之壹,所以我很了解他。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軍人物,各自都是自己國家的英雄,但他們的性格和個性卻大相徑庭——甚至走到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奧本海默》是壹個鋒芒畢露的頂尖人物。二十多歲時,他是德國哥廷根大學的研究生。玻恩在晚年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時代的《奧本海默》經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包括玻恩的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到講臺上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以下方法做得更好……”。

當我見到《奧本海默》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在婦女和兒童中已經是壹個有名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讓演講者尷尬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但是比以前少了。很多人崇拜他,佩服他,也有很多人不喜歡他。

鄧稼先是最不顯眼的人物。和他聊了幾分鐘,就能看出他很老實很老實。他真誠坦率,從不驕傲。他不是小心眼,他壹生都喜歡“純”字所代表的性格。在我認識的知識分子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具有中國農民氣質的壹個。

我認為鄧稼先的氣質和性格是他成功領導各行各業眾多勞動者,為中華民族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所(九院)和當時全國其他單位壹樣,成立了兩個群眾組織,互相鬥爭。而鄧稼先能夠說服兩派繼續工作,並在1967年6月成功制造出氫彈。

1971年,他和他的同事們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的時候,如果別人去找工業宣傳隊和軍事宣傳隊說理,恐怕會發生悲劇。鄧稼先去的同時,還能說服工宣隊和軍宣隊的成員。這是真正的奇跡。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誕生的具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 * *產黨的理想黨員。

我以為如果鄧稼先是美國人,就不可能成功領導美國原子彈項目;如果《奧本海默》來自中國,他不可能成功領導中國的原子彈計劃。當初雇傭他們的人,錢三強和格羅夫斯,是真正有見識的人,對中國社會和美國社會都有很深的了解。

民族感情?友情?

1971年,我第壹次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我見到了闊別22年的賈憲。在此之前,也就是1964年中國原子彈試驗之後,美國報紙曾多次提到賈憲是這項事業的重要領導人。與此同時,有壹些傳言說,寒春在1948年3月去了中國,參與了中國的原子彈計劃。

(20世紀40年代初,寒春在洛斯阿拉姆武器實驗室擔任費米的助手,並參與了美國原子彈的制造。當時她是壹個年輕的研究生)。

1971年8月,在北京見到賈憲,我避免問他在哪裏工作。他只說“在外地工作”。但我有壹次問他,寒春是否像美國傳言的那樣,參與了中國的原子彈工作。他說他不這麽認為,但他會再次確認具體情況,然後告訴我。

19718月16日,在我離開上海,途經巴黎返回美國的前夕,上海市領導邀請我去上海中心大廈吃飯。桌邊有人給我發來壹封信,是賈憲寫的,說他已經確認除了1959結束前蘇聯的那點點“援助”外,沒有外國人參與過中國的原子武器項目。

這封短信給了我巨大的情感震撼。當時熱淚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間整容。事後我才想起來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情緒沖擊,因為我為我的民族感到驕傲。還是以做先鋒為榮?我還是想不通。

“我不能離開”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埋馬歌的戰場,不知道賈憲有沒有想起我們在昆明時壹起朗誦的《吊古戰場》:

浩浩蕩蕩!平沙茫茫,卻看不到壹個人。河水糾結,群山紛爭。陰郁淒慘,風悲淒。草枯了,早晨天寒地凍。鳥不會飛,動物會死。亭長告於曰:“此古戰場也!永遠答三軍。常常鬼哭狼嚎,天陰沈沈的!”

我不知道把同事和下屬埋在草枯的沙漠裏是什麽感覺。

“粗略估計”參數時,要有物理直覺;在日夜計劃計算的時候,要有數學的洞察力;當決定壹個計劃時,妳應該有勇氣和正確的判斷。但是這個理論是否準確壹直是個問題。不知道賈第壹次簽重點方案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戈壁灘經常風沙呼嘯,氣溫經常在零下30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期間,大大小小的問題會層出不窮。雖然賈憲被譽為“幸運將軍”,但意外永遠無法完全避免。1982年,他當上核武器研究所所長後,地下突然檢測不到壹個信號,大家都很著急。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壹句話:我不能走。

如果有壹天有導演要拍《鄧稼先傳》,我會向他建議用壹首五四時代的歌作為背景音樂,這是我小時候從父親那裏學來的:中國男孩,中國男孩要壹手撐起天空。長江,亞洲的東方,鄂鄂昆侖山,古今多少奇夫。破黃塵,冉彥勒貢,至今血仍紅。

我父親出生於1896年,當時中華民族任人擺布。他壹生都喜歡這首歌。

永恒的驕傲

賈憲去世後,在我給他妻子許鹿希的電報和信中有以下幾段:

——賈憲忠誠純潔,是我最心愛的朋友。他的無私精神和巨大貢獻是妳的,也是我永遠的驕傲。

賈憲去世的消息讓我想起了他和我半個世紀的友誼。我知道我會永遠珍惜這些回憶。希望妳能在這個悲傷的日子裏,用長遠的歷史眼光來看待賈憲和妳的人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價值的。

——鄧稼先人生有方向,自覺向前。沒有猶豫,沒有矛盾。

是的,如果賈憲重新選擇人生,他還是會走自己走過的路。這就是他的性格和品質。沒有多少人能這樣評價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們應該先感謝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