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魯迅的三弟”周去世,享年96歲,留下7個孩子。目前情況如何?

“魯迅的三弟”周去世,享年96歲,留下7個孩子。目前情況如何?

當時人們評價壹家三兄弟,說他們是:偉大的作家,偉大的間諜,偉大的幹部。這就是紹興著名的周家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和周。

說起周樹人,大家聽到最多的肯定是他的筆名“魯迅”。說到魯迅,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民族鬥士,他的文采、眼光、才華在當時文壇首屈壹指。

魯迅的二哥周作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關於他的說法不壹。有些人欣賞他的才華,而有些人則說他不是壹個好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智者有不同的看法!

其實,除了這兩兄弟,周家的三弟周,也是壹個出類拔萃的人。他甚至達到副國級,但比起魯迅、周作人的名氣,這位真的是個不公開的人物。

他在文學上從來不輸給大哥魯迅和二哥周作人,在生物學上的研究造詣也很出色。他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從思想上倡導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他是壹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96歲去世,前後兩任妻子,育有7個子女。這麽偉大人物的後代呢?

周,人,原名宋壽,1911年6月生於浙江紹興縣督長房新臺門。

雖然他是家中最小的兒子,但他的童年很悲慘。當周出生時,他的家庭正在走下坡路。

周家本也有過“買地建房,興辦企業,置良田”的突出時期,其祖父周福清做過十幾年京官。

盡管他的父親周伯宜多次通過鄉試,落入孫山,但他思想開明,愛國。

母親魯瑞來自農村的壹個小村莊,卻也能通過自學達到讀書的水平,有著常人壹樣堅韌的性格。

但就是這樣壹個顯赫的家族,因為當時的動蕩而逐漸沒落。

周5歲的時候,他的爺爺因為罪行被關進了科場,使得衰弱的家庭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只能壹步步走向衰落。

周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雖然為時勢所迫,但在長輩們良好品行的影響下,他也成長為壹個堅韌、懂事、自立、豁達的人。

周可以說是在困難中成長起來的。為了救爺爺和給父親治病,周從小就跟著兩個哥哥四處奔波,靠賣舊衣服和首飾為生。

由於家道中落,周從小營養不良,身體瘦弱,但聰明好學。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祖父教他讀書。即使他沒有開悟,只要有人教他,他很快就會記住壹切。

父親8歲去世,9歲入學。他喜歡閱讀,尤其是抄寫書籍。他曾說:“沒錢買書,就去借書,去讀書,去抄書。抄書不如讀書。”所以他不僅讀了萬卷書,還寫了壹手好字。

祖父在世時,稱贊他的文筆蒼勁有力,“落筆細膩”。

周曾希望像他的兩個哥哥壹樣去南京,進入壹所外國學校,學習新知識,但因為母親的話,他留了下來。

當時周家已經很困難了。母親魯瑞已經守寡多年,她很難站出來作為壹個女人。所以,周聽到媽媽流著淚說:“妳走了,我身邊就沒人支持我了。”

最終,周悄悄放下行李,選擇了留下來,走上了自學之路。

1906年,年僅17歲的周被推薦為紹興市僧裏小學教師兼校長。他每天必須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是校長,有時是老師。

有時他還得負責學校的教務、賬目和總務。除此之外,他還要幫助請假的老師,走訪學生的家,批改作業等等。

盡管他身兼數職,無法同時做兩件事,但他仍然把學校管理得井井有條。直到1912學校因資金不足關閉,周建才被聘請到其他學校任教。

也是在這壹年,二哥周作人的妻子玉臺辛子懷孕生子,需要人照顧,於是妹妹玉臺芳子在長兄玉臺崇的長期陪伴下,前往中國照顧妹妹,此後壹直住在周家。

而住在同壹個屋檐下的兩個未婚男女,也是在這個時候漸漸相愛的。

1914在周作人和妻子魚臺的撮合下,周娶了二哥的妻子和妹妹魚臺芳子,並給遠在北京的魯迅寫信。

魯迅在日記中記錄了周寫給魯迅的壹封信,信中說他和於於農歷二月四日結婚,並於次日收到他們結婚的照片。

周和余剛結婚時,感情如膠似漆,第二年就生了壹個兒子。不幸的是,孩子不到壹歲半就夭折了。

從1915,周在紹興女子中學任教,直到她於1919離開紹興。

在此期間,周不僅從事教學實踐,而且還致力於植物學研究。他們中的許多人受到了魯迅的影響。

根據他與魯迅的通信,魯迅鼓勵他自學,他可以以植物為研究重點,因為植物材料容易獲得,成本低,而周本人又喜愛植物,於是他開始了植物研究生涯。

魯迅還從日本寄來了有關的書籍和解剖顯微鏡,這使周在研究中更加得心應手。

雖然送來的書都是英文的,但周還是壹本壹本地查字典,這大大提高了他的英語水平。

和周和余相繼出生,壹兒壹女,即女兒周和兒子周鳳兒。

隨著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周渴望去五四運動的發源地,於是也和魯迅壹起把家搬到了八道灣11號。

次年,經魯迅介紹,進入北京大學學習哲學,參加普通科學等課程。北大開放、包容、科學的精神,讓周學習和理解更加深刻。

他開始深入思考愛情、婚姻和離婚,關註個體的自由和價值,批判封建道德下的媒妁婚姻和賣淫制度,反對物化女性,鼓勵被壓迫的女性勇敢追求自我。

1921年,經魯迅介紹,周離京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這壹工作持續了20多年。

當周離京時,玉臺房子已經懷孕並有了他們的第四個孩子,所以周沒有要求他的妻子隨他去上海。

然而,在1922生下孩子後,於還是不想去上海。她不想離開北京的繁華生活。周甚至回壹次北京勸說妻子壹起離開,但都被她拒絕了。

無奈之下,夫妻兩人分居,感情日漸生疏,交流漸行漸遠。雙方無法相互理解,於是問題隨之而來。

此後,周在上海從事編輯、出版和科研工作,而於則在北京過著舒適的生活。她不僅不理解丈夫的工作,還時不時給周寫信要錢。

周開始不喜歡他妻子的行為,直到他遇到了以前的學生王雲如。與余不同,王蘊如與周同甘共苦,使周找到了知音。

1924年,周與魚臺坊子離婚後,在上虞郝壩與王允如結婚,兩人生了三個女兒,都很優秀。

在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工作的同時,周積極投身於國家建設,號召人民加入救國行列,為民族解放而奮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參加了協商會議,開始了他的建國生涯。周生活清廉,貢獻突出。

在周的生活中,與前妻* * *撫養的四個孩子,可能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但他們的境遇都不如周和王允如這對“靈魂伴侶”所生的三個女兒。

1915大兒子剛出生,周給他取名,但孩子沒能活壹年半。

1917,二女兒的出生緩解了夫妻倆喪親之痛。

我女兒的名字叫馬麗,也叫楊東鑫。楊東鑫自幼隨父母到北京,在北京長大,長大後學音樂,到上海求學,曾住在魯迅家裏。

解放後,她和丈夫定居唐山。不幸的是,她在1976唐山大地震中去世,享年59歲。

1919五月,周和魚臺房子的第三個孩子(又名鳳兒)出生了。但後來,周和魚臺芳子的關系破裂,給孩子帶來了無盡的傷害。

因為父母離異,他長期和母親生活在壹起,所以很討厭父親。還有這樣壹個故事。

1937年,魯迅去世近壹年後,周家的母親晚年壹直為失去兒子而悲傷,於是二哥周作人提出,適逢母親八十大壽,準備辦點大事,或許能給母親帶來些許安慰。

此時,周也來與新婚妻子王允如慶祝生日,但實際上,當時周與於的離婚遲遲未果,王允如在這些年為生兒育女。

於是周也存了壹個為王允如爭名分而與余了斷的念頭。

生日會當天,余看到周公然帶陌生女子回來,立即與周發生爭執,然後流著淚跑回房間,並打電話給日本大使館,讓日本憲兵抓人。還好接電話的人喝醉了,沒當回事。

他的兒子周鳳兒看到他的母親哭了,非常生氣,於是他拿著壹把軍刀沖到了周和王允如的面前。要不是身邊的人眼疾手快,這壹刀早就捅到周身上了。

發生的壹切都令人恐懼。周壹邊生氣壹邊說:“我要和妳斷絕父子關系!”然後和王允如匆匆離開了北京。

周鳳兒再也沒有和父親有過任何聯系。畢業後,他成為北京市第九十五中學的壹名數學老師。他和他的妻子壹生沒有孩子,但後來收養了他妻子和姐姐的孩子周玲。在周玲之後,他與梁啟超的孫子任梁結婚。

事實上,周和余之間的感情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周鳳兒,更是破碎的家庭關系,給小兒子周鳳三留下了心理創傷。

周風三出生於1922年2月。這時,周和魚臺芳子已經分居兩地。雖然矛盾沒有激化,但已經不可調和了。夫妻倆徹底分手後,周與兒子斷絕了關系。

周鳳三那時候還很小,但他從小就沒有體會過父愛。他壹方面渴望父親能看到他,另壹方面又恨父親拋棄了他和母親。

糾結的心理讓他在敏感脆弱的青春期拿起槍,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與、周瑪麗、周鳳兒、周鳳三不同,周身後的王允如所生的三個女兒都是各方面的人才。

1926年,周和王允如的第壹個女兒出生了,取名。周野曾就讀於杭州之江大學英語專業,後來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

解放前,周野南下加入新四軍,之後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系。解放後,王允如從上海搬到了北京。

在火車上,我碰巧遇到了很久沒有和家人聯系的大女兒。我又驚又喜。這時,站在我母親面前的已經是壹位風度翩翩的女戰士了。

此後,壹家人長期在北京生活,周野被分配到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當時總工會婦女部部長是瞿秋白的妻子,而周和瞿秋白是朋友,自然成了的秘書。

1966開頭,她父親調回北京。她先與丈夫張在上海工作了壹段時間,任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後回京專攻寫作。

她已經完成了《魯迅舊家庭的衰落》、《上海的魯迅》等。其中《我的叔叔魯迅先生》入選六年級第壹本語文教材,表達了她對魯迅先生的懷念和敬仰。

周野於1984年死於肺癌。為了讓周不再感受到失去兒子的痛苦,他的家人沒有告訴他這件事。

周經常問為什麽他的女兒不來看望他,而周不久後也去世了。

周和王允如的第二個女兒,出生於1927。金舟是醫學領域的天才。她就讀於上海中山醫學院。

在1948,周秘密加入了黨。他帶著家人從上海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他的二女兒金舟和小女兒周翔也中斷了學業和他壹起去了。

從那以後,金舟和她的姐姐周野壹樣,選擇了當兵的道路,她被分配到了軍區衛生部。

金舟於1954年被派往蘇聯學習,從事化學毒劑的研究。回國後,她被分配到醫學研究所,後來擔任醫學研究所黨委書記。

她的丈夫金敬德也是軍人,兩人都是上海醫科大學的學生。

金敬德畢業後參軍。曾在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身邊當過壹段時間的保健醫生,後擔任空軍總醫院內科主任、空軍司令部門診主任。

可能和他自己的職業有關。由於藥物和放射性的長期影響,金舟退役後身體壹直不好。後來2001死於紅斑狼瘡。

小女兒周翔的人生經歷,可以稱得上是壹個錯誤。

周覓出生於上海,1932。在上海讀完中小學後,他隨父親去了西柏坡,因為時任統戰部部長的李說:“馬上就要解放了,回京讀書也壹樣。”

所以周覓沒有在西柏坡讀書,然後回到北平繼續她的學業。但也正是這種延遲,讓她報考清華的時候,恰逢中國大規模選調生赴蘇聯留學。每個部門都有名額,出版總署派不出去人,所以她選擇了周覓。

就這樣,她不得不放棄清華已經寄出的經濟專業錄取通知書,去了蘇聯。因為周鵬是出版總署派來的,所以特意安排她去莫斯科的印刷部門學習。

然而,學了半年後,周翔發現蘇聯的印刷與國內不符,於是決定轉專業。

她向父親周咨詢,周建議“女孩子最好當老師”。

因此,周鵬轉到了莫斯科列寧師範學院教育系,學習學前教育,並結識了四位來自中國的外國學生,其中包括她未來的丈夫顧明遠。

回國後,周鵬在北師大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後轉向比較教育方向。41年間,她從壹名普通教師成長為教授。

5年前,85歲的周鵬女士和88歲的丈夫顧明遠先生也應邀回到紹興老家祭祖。周老說,這是她自1948以來第二次祭祖,真的感觸很深。

父母給孩子什麽樣的童年,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軌跡。既然給他們帶來了生命,就應該承擔責任。

上壹代的恩怨已經結束,下壹代下壹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他們或多或少與“周”有血緣關系,但生命永遠是他們自己的,他們不會再相見,也不會成為“周”形象的縮影。

他們會帶著先輩的榮耀閃耀在世界的每壹個角落,成為更好的自己。

1,大家的風格——我認識的民主黨派領導人。小偉力。新華出版社。

2.中國民主黨派歷史人物傳記。雁棲。華夏出版社。59438+0994+0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