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漢服穿越時空

漢服穿越時空

春天和三月,春花盛開。

在公園和景點裏,經常可以看到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或走在柳樹畔,看著裙子隨風飄動,或站在樹下的花叢前,聽著鳥語花香。她們的頭發紮成發髻,衣服飄飄,很適合春天,很美。

漢服,目前被廣泛認可的全稱是“漢族傳統服飾”,泛指漢族有史以來所有的傳統服飾。漢服愛好者自稱“同袍”,取自《詩經》中“無衣,同袍為子”的意思。生活中,最流行、最常見的漢服,都是漢代、唐代、明代制作的。有長裙、直筒裙、大衣裙三種款式,還有上下貫通的“深衣系統”。

近年來,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服飾的喜愛與日俱增,穿著漢服出行、出席活動已經成為壹種潮流。其中,既蘊含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蘊含著無限商機。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讓我們走近漢服,來個“時光旅行”約會,壹探究竟。

漢服之美

春暖花開,漢服花開,漢風飛揚。

3月20日,是個周末,天氣晴朗。雲臺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站滿了人,四面八方的遊客在排隊有序進入景區。在小寨溝、紅石峽、山茱萸峰等景區,經常能看到身著漢服的年輕人。他們有的手拿團扇,有的腰間別著單簧管,有的款款而行,有的化身君子,談笑風生於山河之中。

此時正值雲臺山漢服花會期間。許多熱愛傳統文化的遊客,身著漢服,從四面八方趕來加入這壹盛會,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線,與百花盛開、泉水飛瀑的雲臺山水構成了壹幅美妙的山水畫卷。

“花節”又叫“花節”,意思是百花的生日,自古就有。記載為農歷二月十二,農歷二月十五。這時,從宮廷到民間,人們都會祭祀花神。人們穿著精致的衣服,出去賞花,玩得開心,而孩子們放風箏,玩得開心,這是中國春天的傳統活動之壹。

當然,除了古文記載和古畫中的人物,現代最直觀的就是電影電視劇中的古裝道具。比如《清平樂》中的宋裝,《女博士費明傳》中的明裝等等。很多觀眾看後表示,服裝讓故事更加生動,真的是“中國之美始於服裝”。

蔣欣是漢服愛好者。衣櫃裏掛了近30套,價格從200元到3000元不等。周末,她和幾個“同伴”壹起乘車去了榮盛的雲臺山和雲臺古鎮。

“壹開始只是覺得電影電視劇裏的衣服好看,就從網上買了壹件。質量壹般,只是壹張清新的圖片。”她說在鄭州市中州大道旁看到壹家專業的古玩攝影店,就拍了壹套,感覺很漂亮。後來她認識了壹些有相同愛好的人,加入了他們的“袍圈”。甚至在節假日其他城市有活動的時候,她也會帶著“袍子”加入壹個團體。

經過幾年的接觸,她也成了資深漢服愛好者。“只有了解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了解漢服文化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穿出品味和美感。”

現在人們對漢服已經不再陌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穿著漢服走在路上。不僅如此,即使是平日,在大城市,也有很多人穿著漢服出街。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漢服逐漸從小群體走向大眾視野,吸引了無數粉絲駐足消費。在雲臺山景區,漢服愛好者問得最多的問題是:“有鏈接嗎?”“我可以給妳照相嗎?”自信的年輕壹代開始追求有文化的生活,漢服的流行恰恰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漢服大產業

雕梁畫棟,飛檐微翹,多有唐風漢韻的店鋪。

在修武縣榮盛雲臺古鎮,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不時閑逛拍照,也有遊客悠閑漫步,享受“穿越”時光。

在壹家賣漢服的店裏,女店主王麗然正在搭配衣服:粉色的襯衫,綠色的連衣裙,然後從梳妝臺上拿起杏色的發簪插在發髻裏,擺好姿勢,“哢嚓”,用手機拍下照片發給朋友和“同事”。

去年10月起,她轉行做漢服行業,在榮盛雲臺古鎮開了壹家店,生意很好。

“我以前很喜歡漢服,也看到很多人穿。後來雲臺古鎮招商引資。我當時覺得這個行業很有前途,馬上就在這裏開店了。”王麗然介紹,自去年10月開業以來,每個月都有漢服迷買她的衣服。尤其是過年期間,網上銷售和景區遊客,讓她店裏的漢服銷量再創新高。“把興趣愛好變成事業,是壹件很幸福的事。”

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參與,漢服產業鏈也越來越大。據統計,2019年,淘寶平臺漢服市場規模破20億元,並保持了約150%的年增長率。Tik Tok漢服話題有654.38+0.25萬個視頻,播放量330億;在嗶哩嗶哩,2019年有8347萬人貼上了國風愛好者的標簽。

去年,在電視劇《清平樂》的結尾,壹家網商推出了壹系列宋代漢服,單日銷量超過45萬單,兩周內達到60多萬單,創下了漢服商家的歷史紀錄。最近古裝電視劇《金信玉》和《鳳棲霓裳》熱播,裏面的服飾也成為觀眾討論的話題之壹,掀起了又壹波漢服熱潮。

榮盛雲臺古鎮的另壹位漢服從業者梁娜強烈感受到了這裏的漢服文化氛圍和政府的支持,於是下定決心在縣城開第壹家漢服店。每天除了網上學習,看貨,她還會給客戶介紹服裝搭配。為了更好地推廣漢服,她不僅擴大了店面,把漢服作為店員的工作服,還絞盡腦汁策劃活動,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上漢服。節假日有很多遊客。為了滿足更多顧客的需求,她把店鋪最裏面的角落整理得古色古香,方便漢服愛好者拍照。

《2019-2021中國漢服行業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漢服用戶規模已達18萬。從漢服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來看,47.2%是出於對漢服文化的熱愛,40.3%是出於對時尚的追求。對於漢服款式未來的發展趨勢,約62.1%的漢服消費者傾向於在保持漢服基本造型不變的前提下,設計得更精美。可見漢服文化的魅力最吸引消費者,影視劇等網絡宣傳定義的時尚也是年輕人購買漢服的壹大因素。

近年來,中國的漢服愛好者群體越來越大,幾乎每個城市的大學都有漢服俱樂部。即使在國外,很多留學生也會在畢業典禮、生日會、成人禮等重要場合穿漢服,作為民族傳統的象征之壹。

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將不斷刺激漢服市場主體消費者數量的增加,這可能支撐起壹個數十億元的龐大產業。

文化是核心IP。

今年年初,在北京舉辦的首屆漢服博覽會上,修武縣發布了壹個重磅消息:要把中國建成“漢服之都”。

“杜”,從字面上看,是宏大的,從經濟上看,是巨大的。那麽,為什麽壹個小縣城撬動壹個大產業?

原來,這個只有27萬人口的縣城,自有中國味道,自古浪漫。在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與服裝相關的燦爛文化——

公元前1046年,周朝的武王斬刀,改經伊寧練武,在此練武,留下了周氏的宮廷禮儀和服飾。公元220年,漢獻帝劉謝禪位於曹丕,後定居練武。壹直為漢服,為色服,讓千年古縣第二次與漢服親密接觸。公元240年,“竹林七賢”隱居雲臺山白家巖竹林,飲酒賦詩,開創了對漢服文化影響深遠的魏晉風度。公元768年,百代文人韓愈誕生於焦作,他的後代在武術上發揚光大,繼承了唐朝華麗的服飾,從此與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厚重的歷史文化是修武打造“漢服之都”的核心IP。從去年8月開始,雲臺山景區連續推出“永不落幕的漢服節”等系列活動,加上榮盛雲臺古鎮招商、漢服博覽會以及全國線上線下推廣,下了這套“組合拳”,讓這個縣城與漢服緊密相連,迅速沖向C位。同時,依托景區龐大的年客流量,精心策劃了漢服花節、紅葉國潮文化節等壹系列活動,推出“穿漢服免門票”的重磅福利,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漢服愛好者雲集於此。

歷史文化和史書提供滋養,影視古裝劇提供想象,商家可以通過講故事“把傳統變成現代”;把經典變成流行。"

身著漢服,心中滿是美麗的絲線,時間的流逝,血脈的起源,文化的延續。

數百朵鮮花盛開。我勸妳還是順應季節,穿上漢服,感受歲月的寧靜,想象永恒的浪漫。

朋友圈裏的“快樂袍子”

歷史學家

彭偉在我的朋友圈裏是個例外,因為他很前衛,重大節日天天穿漢服,還有個微信名“快樂袍子”。“袍”在漢服圈裏是壹個親昵的稱呼,漢服愛好者們互稱“袍”。剛認識他的時候,覺得他的漢服打扮有點突兀。

前年是國慶節。我正在參觀鄭州鄭東新區的壹個濕地公園。只見壹個年輕人穿著紫色長衫,腰間系著皮帶,寬袖,戴著黑框眼鏡。這種長相在人群中有很高的辨識度,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目光。“這壹定是壹個內心強大的人,或者是壹個嘩眾取寵的人!”我心想,但我不能把我的目光移開。

“妳好,能給我拍張全身照嗎?”小夥子笑容燦爛,手裏拿著手機。

“好吧。”很簡單,而且我對他有點好奇。我沒有拒絕。他擺好姿勢,我拍了拍。衣服飄飄響鏗鏘,相機裏的畫面真好看。

“穿這件衣服熱嗎?”拍完照,忍不住問。“不辣,挺瘦的。”小夥子撩起下擺給我看。上面的黃色刺繡鮮艷美麗。“妳不太了解漢服?現在穿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還有袍團!”小夥子打開話題,我們聊了起來。

他是個歷史迷,喜歡傳統文化,喜歡古歌,喜歡交朋友。我們都壹樣。只是他比較健談,給我講他和漢服的故事,話匣子打開就像關不上壹樣。

“我從小就喜歡楚留香的嬌兒。第壹套漢服是在淘寶上買的。那時候網上漢服商家很少。我拿了壹套我覺得很優雅的白袍。收到貨的時候面料是白棉布,被我媽罵了壹頓,慘啊!”彭偉壹邊畫畫壹邊說話,他爽朗的笑聲吸引了更多的註意力。

突然覺得這個年輕人真的不壹樣。早些年,誰穿漢服上街,往往引來冷眼和非議,但彭偉卻像講有趣的故事壹樣無動於衷。當時,他看到公園裏玩的“袍子”,遠遠地就用拳頭鞠了壹躬,就像壹個老朋友。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漢服的外在美和它的內在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衛,使它從“博物館”和“古籍”中走進生活,旁觀者也逐漸從不解和嘲笑變成驚嘆和欽佩。社會的包容與開放,讓漢服“始於價值,止於內涵”。穿在身上,感受歲月的寧靜,想象永恒的愛情,不是很美嗎?

制圖/張艷麗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據新華社、修武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