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清代留學生之父

清代留學生之父

1861年,曾國藩在安徽安慶創辦了壹家生產軍火的小廠,這通常被視為清朝洋務運動的開端。此後,在曾國藩、李鴻章、左、張之洞等漢族大臣的指導下,清政府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轟轟烈烈的自富運動。

雖然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但就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言,這場自我強加的富民運動遠未結束。因為,從1872開始,清政府就派出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學,這就是所謂的“幼童赴美留學”計劃。這壹項目培養的現代人才,在甲午戰爭後仍在為強國夢而奮鬥。

安慶內軍械所是中國洋務運動的開端。

壹、內憂外患下的人才問題

1850年代的清政府可以說是內外交困。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舉起反清大旗,率領太平軍高歌北上,壹路攻城,定都南京,與清政府共治大江,成為對峙局面。

再看看西方人,他們也沒閑著。1856年,英法聯軍在天津登陸後,壹路向北,北京隨即淪陷,圓明園被焚毀。今天,圓明園的廢墟仍然講述著那段恥辱的歷史。

內憂外患的局面,讓清政府不可能像第壹次鴉片戰爭後那樣,若無其事地“坐視不管”。統治者開始仔細思考:國家如何才能強大起來,有效抵禦外敵入侵和內部動亂?

圓明園遺址

自我提升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西方技術雖然先進,但不能把中國軍工企業都留給外國人。要實現自我提升,首先要靠自己培養自己的才能,才能盡快擺脫以貌取人的被動局面。

說到這,問題就出來了。如何培養國內人才?由於清政府教育和科技落後,只能派遣學生到西方獲取“真經”。那派誰去?怎麽發?

1865年,畢業於耶魯大學回國近10年的洪榕,被曾國藩推薦到江蘇巡撫丁日昌手下工作。這個中國人,見識了西方的高等教育和先進技術,壹心要送同胞去美國深造。1870年,容閎向丁日昌和曾國藩建議,政府應選派幼童赴美留學。曾國藩和李鴻章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於是在1871年派學生到朝廷留學。朝廷最終批準了此事,“幼童在美”計劃正式啟動。

留學生之父洪榕

第二,去西方求自強,求真理。

8月1872,11,輪船的汽笛聲響徹上海碼頭,第壹批留美學生即將踏上求學之路。按照計劃,在1872-1875這四年間,清政府將派出四批幼童赴美,每批30名幼童,壹***120人,大部分都是10歲出頭。在美國學習的少年兒童由主管陳蘭斌和翻譯陪同。副主管洪榕已提前壹個月赴美處理相關事宜。

留美學生監督陳蘭斌

輪船在舊金山靠岸,在這片陌生的異鄉,年幼的孩子們開始了他們的留學生涯。為了快速克服語言障礙,融入美國社會和文化,年幼的孩子被分配到美國家庭生活。他們很快克服了語言障礙,成功地進入了各地的中學。1880有數十名優秀的國際學生成功考取美國頂尖大學,其中耶魯22人,麻省理工8人,哥倫比亞大學3人,哈佛大學1人。那時,中國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是壹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進入大學後,這群中國留學生自然引起了美國人的註意,隨後美國總統格蘭特也接見了他們。

詹天佑也被耶魯大學錄取了。

進入大學後,中國學生被這個新世界震驚了。他們很快接受了美國學生的生活方式,參加了各種大學活動,甚至剪掉了自己的長辮子。很多學生也開始信仰基督教,把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觀念奉為真理。可以說,他們完全受到了美國文化的影響。

在這些學生中,湧現出了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民國第壹任內閣總理唐、民國第壹任內閣總理蔡廷堪、北洋大學校長、清政府外交部長梁敦彥等傑出人才,以及工程師、律師、政府官員、教育家等。

三、不完善的留學之旅

派遣留學生對清政府來說是壹個非常“大膽”的舉動。相對於開辦軍工廠、工商企業等自強措施,留學是向西方學習最徹底的途徑。但是有壹個問題始終繞不過去。學生真的可以只學技術不學思想嗎?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不可能的。想象壹下,壹個10出頭的孩子,已經在美國接受了完整的中學和大學教育。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怎麽可能不進入他的頭腦?

然而在19世紀的中國,傳統壹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留美留學生不讀四書五經,丟了辮子改信新教,簡直是捅了清政府壹刀!

作者Thomas,E. LaFargue)清末留學美國

這時,又發生了壹件事,這件事影響了幼兒的命運。1880期間,美國科羅拉多州發生排華暴力事件。種族歧視和排外是美國歷史的遺產,但這種排華暴力為清政府內部的保守勢力提供了絕佳的借口。他們借此機會強烈批評向美國派遣留學生,強烈要求撤回所有在美留學生。雖然容閎等人叫囂著要取消撤回留美學生的要求,但清政府決心撤回所有留美學生。

原來按照規定,幼兒在美國讀完中學和大學要旅行兩年,15年後才可以回國。即使在1872,第壹批去美國留學的幼童也沒能完成學業。1881,他們和其他三組幼兒壹起被強制召回。除了少數幼童在美國因病去世,堅持不回國外,大部分學生都是被迫完成學業的。120幼兒中,只有詹天佑等人順利取得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