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誰有《神奇手機》中陸小千的扮演者李斌的個人資料?

誰有《神奇手機》中陸小千的扮演者李斌的個人資料?

1李斌

性別:男

生日:1982年8月22日

地區:中國北京

星座:獅子座

身高:173cm

職業:演員

個人簡介

主要影視作品:

電影:

十七歲的自行車,卡拉是壹只狗,沙塵暴的邊緣,向日葵,無邊的叢林,青紅,契約父子,五顆子彈和愛情。

電視劇:

神奇手機,親親寶貝,綠水和英國女人

-

2李斌

【現代】(1855-1916)字谷雨,號少棠,號清室,是南京人。官方浙江判。博通歷史,考篆隸的淵源,尤以草書見長。《寫草論》(發表於1911年宣彤的第三年)。玉煙堂帖,急上草法考與部首考(1921年作序)《四藝編總錄·書畫目錄》

-

3李斌

男,出生於7月,1956,北京人,畢業於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與寧賦魁同班)。1976加入中國外交部。他曾擔任中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工作人員;外交部亞洲司成員、隨員和三等秘書;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三等秘書和二等秘書;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司長;大韓民國大使館參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外交部大使;2001-2005中國駐韓國特命全權大使;2005年9月任朝鮮半島事務大使、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

4李斌

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和國際關系理論。主要課程是國際政治經濟學和國際組織。

代表性學術成果(除第壹作者外,均為個人單獨撰寫)

28.2007年《批評家的異同:考克斯與後現代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

27、2006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研究》,載《中國國際關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學出版社。

26.2005年,考克斯的批判理論:起源與特征,《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

25、2005年,國際政治經濟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24.2005年,什麽是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世界經濟和政治》,第5期..《國際政治》, NPC的副本,再版於2005年第10期。

23.2005年,《經濟全球化下國家的消極保護作用和積極作用》,《教學與研究》第5期..人大重印,《國際政治》2008年第9期。

22.2004年《國際關系研究中科學方法論的局限性及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

21,2004,全球視野下的國家與市場,歷史教學第5期..

20.《2004年中國面臨的主要非傳統安全問題及其排序》,《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期..

19,2003,伊拉克戰爭對國際秩序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國際政治》,人大復印,2003年第9期再版。

18,2003,考克斯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

17,2003,道薩地緣政治世界戰略,東南亞研究,第2期,

16,2003,國際關系理論與本土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

15,2002,《西方政治右轉背後的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

14,2002,《無政府主義、社會性與分層》,歐洲,第1期。《國際政治》,人大復印,2002年第6期再版。

13,2001,傳統與變革,歐洲3號。

12,2001,世界政治經濟學中的國際組織,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11,2001,自由貿易體系與福利國家,戰略與管理,65438號+0。

10,2001,對東亞金融危機的反思,國際關系評論,南京大學出版社。

09,2000,《國際體系研究:歷史與現狀》,南京大學出版社。

08,2000,歐洲葛蘭西國際政治經濟學院,第1期。人大復印材料《政治經濟學》第五期轉載。

07,2000,冷戰的結束與新世紀的中國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

06,1999,《民族主義、自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第壹作者),歐洲,第5期..人大國際政治1999號復印件。12轉載。

05,1999,經濟全球化與第三條道路,《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

04,1997,經濟全球化與國家的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

03,1997,論國際貿易與政治的關系,南京大學學報,第1期。

02、1996《從經濟發展看當前國際形勢的變化》,《歐洲》第5期。人大復印《國際政治》1996第12號轉載。

01,1996,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期..

項目

2006年2月,國家獎學基金項目:世界秩序研究:經濟全球化下的東亞穩定與安全,主持人。

01,200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探索世界新秩序,主持人。

學術獎項

2004年和2005年,南京大學獲得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3年和2003年,南京大學獲得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1獎。

2002年和2000年,南京大學獲得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01,2000年,江蘇省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