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深圳快速發展的優勢

深圳快速發展的優勢

深圳(英文:深圳市,漢語拼音:Shēnzhèn Shì)。中文昵稱“鵬城”,英文縮寫深圳。

經度和緯度

深圳位於東經113度46分至北緯114度37分至22度52分。

管轄的地區

深圳有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寶安區、龍崗區六個市轄區(光明新區是功能區,不是市轄區)。

政府

市委書記劉玉璞和市長許宗衡。

城市地區

這座城市占地2020平方公裏。土地總面積1952.84平方公裏,深圳經濟特區面積395.85438+0平方公裏。

海拔

全市平均海拔70至120米。吳彤是深圳的最高點,海拔943.7米。

人類人口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常住人口總數已超過12萬(2006年)。此外,居住不滿半年的流動人口約有200萬。

民族

深圳是繼北京之後,中國第二個聚集了56個民族的大城市。深圳有36萬多少數民族。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準時間)。世界協調時+8 .

郵遞區號

518000

電話地區號

0755(+86)

汽車號牌

嶽b

國內生產總值

7806.54億元(2008年比上年增長121%,中國(不含港澳臺)排名第四,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人均GDP 65054元(9530美元)。按654.38+02萬常住人口計算)。

深圳與香港的山水相連。短短27年,深圳從壹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具有壹定規模的現代化城市,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奇跡。

深圳是中國港口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唯壹擁有海陸空港口的城市。它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主要門戶之壹,擁有強大的經濟支持和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綜合競爭力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壹。到2010年,深圳將成為中國高技術產業基地、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業中心、交通中心和旅遊勝地、現代化國際城市。

深圳將於2011舉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2008年6月7日65438+2008年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認定為“設計之都”,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壹.歷史演變

考古成果表明,早在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深圳的土地上就有土著人居住。深圳的城市歷史已經1673年了。

深圳建始(AD 1979)

2004年,深圳成為沒有農村的城市。

第二,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深圳位於祖國的南方,廣東省的南部,毗鄰香港。陸地位置為東經113 46 ' ~ 114 37 ',北緯22 27' ~ 22 52 '。大亞灣東接惠州,珠江口伶仃洋西臨中山、珠海,深圳河南接香港,北接東莞、惠州。這個城市的總面積是2020平方公裏。深圳經濟特區是深圳的壹部分,位於東經113 52 ' ~ 14 21 ',北緯22° 27 ' ~ 22° 39 '。深圳經濟特區東起大鵬灣北仔角,西至珠江。長江口幸福村南臨深溪,北依吳彤山和楊泰山,面積327.5平方公裏,東西長49公裏,南北平均寬7公裏。

深圳所轄區域狹長:東西長,南北窄。東西直線距離東寶河口至蛇口半島南端155.2 km,157.2km;從大鵬半島的最南端。其南北方向最窄處從北部邊界到沙魚湧海岸僅6公裏。深圳市行政區域內土地總面積為1952.84平方公裏;2004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550多平方公裏,居全國前列。其中,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土地面積327.5平方公裏,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特區。

深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山丘陵,中間有平緩的臺地,西部沿海為沿海平原。主要的河流深圳河有35公裏長。

深圳以平原和臺地地形為主,約占總面積的78%。北部和東北部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區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少量平臺分布在各區。

深圳全境屬於珠三角,東南地勢高,西北地勢低。地貌特征有三:南部半島灣地貌帶位於“大亞灣-大鵬半島-大鵬灣”和淩汀洋以東,半島和海灣的絕對高度差異較大。大鵬半島七娘山主峰海拔867.4米,大鵬灣水深18-24米,構成了槽形灣和陡岸的地貌特征;中部為沿海山地地貌帶,蓮花山系延伸至我國筆架山和吳彤山,由東北向西南走向,到達港霧山(海拔959米),向沿海靠近。吳彤山(海拔943.7米)是深圳的最高點。北部為丘陵谷地,被茅洲河、達波河、觀瀾河、龍洲河等10條河流切割,形成低丘谷地、階地、階地。

深圳* * *有六個市行政區。其中,深圳經濟特區有4個區,分別是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特區外有兩個區,分別是寶安區和龍崗區。六區* * *轄51個街道,622個社區。

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設立光明新區,下轄龔銘和光明街道。

福田區

福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990 65438+10月4日成立區,同年65438+10月7日成立區人民政府。區政府設在沙頭街。全區總面積78.8平方公裏。行政區東起紅嶺路與羅湖區相連,西至僑城東路與南山區相連,南至面向新界的深圳河和深圳灣,北至寶安區。轄園嶺、南苑、華府、蓮花、福田、沙頭、香蜜湖、梅林8個街道、92個社區。2005年末常住人口1166000人,其中戶籍人口46萬人。

羅湖區

羅湖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深圳較早開發的商業中心。這條著名商業街的東門就位於這個地區。1990年6月4日成立區,同年9月21日成立區人民政府。區政府位於黃貝街。總面積78.36平方公裏,行政區域東與鹽田區相連,西接紅嶺路、福田區,南接深圳河,北接香港,北接龍崗區、寶安區。轄黃貝、東門、南湖、桂園、筍崗、清水河、翠竹、東湖、東曉、李安堂等18街道、15社區。2005年底,常住人口86.0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3.27萬人。

南山區

南山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的西部。6月4日成立區,1990,同年9月24日成立區人民政府。區政府設在南頭街。全區總面積182平方公裏(含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該行政區在僑城東路以東與福田區相連,西與珠海市毗鄰,南與深圳灣和內伶仃島隔海相望,北與楊泰寶安區接壤。轄南頭、南山、招商、蛇口、粵海、沙河、西麗、桃園8個街道、98個社區。2005年底,常住人口90.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0.28萬人。

鹽田區

鹽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的東部。區成立於6月1997,區人民政府成立於3月1993。海山街道區政府。全區總面積72.36平方公裏。行政區域東起大鵬灣北仔角,與龍崗區相連,西至羅湖區,南至香港新界,北至龍崗區。轄沙頭角、梅沙、鹽田、海山四個街道、18個社區。2005年末常住人口21.580人,其中戶籍人口31.900人。

寶安區

寶安區位於深圳的西北部。區成立於1992 165438+10月11,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寶安縣)。該地區總面積為733平方公裏。行政區域東臨龍崗區,西接伶仃洋和中山市,南接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北接東莞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就在這個區域的管轄範圍內。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松崗、龔銘、光明、石巖、觀瀾、龍華6個區108個街道、173個社區。2005年末,常住人口330.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5.49萬人。

龍崗區

龍崗區位於深圳東部。1992 165438+10月11成立區,區人民政府駐龍崗鎮。全區總面積844.07平方公裏。行政區域東南毗鄰惠州市,西接寶安區,南接羅湖區、鹽田區,隔大鵬灣與香港相望,東北與惠州市、東莞市接壤。大亞灣核電站就在這個區域的管轄範圍內。轄布吉、阪田、沙灣、平湖、橫崗、龍崗、龍城、坪地、坑梓、坪山、葵湧、大鵬、南澳13街道、127社區。2005年末常住人口65438+8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2萬人。

動詞 (verb的縮寫)綜合實力

深圳是中國港口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唯壹擁有海陸空港口的城市。它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主要門戶之壹,擁有強大的經濟支撐和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由《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主編倪鵬飛博士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深圳城市綜合競爭力居內地城市之首。

2008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和2009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中國大陸最具競爭力的城市是深圳。

歷史性的飛躍

新時期,深圳已經從“速度深圳”走向“和諧深圳”、“效益深圳”。

“深圳速度”

這是中國大陸用來形容快速建設的壹個詞。這個詞來自1982 11 ~ 1985 65438+2。中建三局(集團公司)某公司在37個月的時間裏,建成了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以下簡稱國貿大廈),創下了三天建壹層的速度,這在當時的中國是絕無僅有的。深圳國貿大廈建成後,是當時深圳最高的建築,成為深圳的地標,周邊也因為國貿而被稱為國貿商圈。當時深圳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國貿的建設過程被報道後,成為深圳城市建設的典型,被廣泛宣傳。所以“深圳速度”“三天壹層”是媒體提到深圳時常用的詞。

“造福深圳”

深圳決策層明確指出,今後不再以GDP論英雄,不再單純追求規模、速度和GDP增長,而是更加關註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社會公平和人的發展等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審視深圳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定位,確立了國際化城市的戰略目標。以此為目標,25歲的深圳進入了科學發展觀引領的新發展時期。

“和諧深圳”

“四下降三提高”的指標體系:單位產出占用土地明顯下降,資源消耗增長相對於經濟增長明顯下降,勞動人口中初級勞動力比重下降,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汙染程度明顯下降。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教育和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綠色GDP和循環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25年過去了,25歲的深圳正值壯年。如金的藍圖已經打下了良好的背景,美好的未來指日可待。深圳,壹座孕育了億萬中國人民艱辛、奮鬥、光榮和夢想的城市,如今正朝著“和諧”和“效率”的道路邁進。人們有理由相信,深圳壹定會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輝煌,成為壹個時代的新高度。

經濟增長

2006年,深圳GDP達到5684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23億元,增長1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72億元,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億元,增長16.2%;進出口總額2374億美元,增長29.9%,其中出口總額1,361億美元,增長34.1%,14年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

規模經濟學

深圳的經濟總量相當於中國壹個中等規模的省份,在中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壹。

財政收入

2006年,深圳財政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除中央收入113016億元外,全市財政壹般預算收入歷史性突破500億元,達到500.88億元,比上年增加88.5億元,增長21.46%。

經濟地位

特區成立27年來,深圳從壹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外貿出口、海洋運輸等方面舉足輕重的城市。深圳位於珠江三角洲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的紐帶和橋梁,是華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深圳經濟特區在中國體制創新和擴大開放中承擔著重要使命。

物價水平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市場價格趨於穩定。200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08元,比上年增長5.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2%。

人才資源

從1985到2006年,深圳共引進海外專家27萬余人,留學回國人員近萬人。全市技能人才發展到654.38+0.67萬人。深圳已成為人才聚集的重要基地。

商業流通

2006年,消費品市場平穩繁榮。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65438+2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2%。商業批發零售網點9萬余個,從業人員30余萬人。零售總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大型商場50余家,總面積654.38+0萬平方米,居廣東省首位,形成東門和華強北兩個近654.38+0萬平方米的商業繁華區。宜家、吉之島、B&Q、塔吉等世界知名零售集團在深圳設立零售分支機構,同時在深圳設立地區總部、采購中心和配送中心。

房地產業

深圳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土地和房地產市場調控體系。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珠三角地區房地產開發競爭力實證分析》顯示,深圳位居珠三角地區房地產競爭力第壹。房地產開發企業約700家。

擔保行業

信用擔保機構從業人員500余人,研究生以上學歷占33%,高級職稱占6.34%,金融專業人員占24.3%。

展覽業

深圳是中國著名的會展城市。鐘表展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專業鐘表展,家具、珠寶等傳統工業產品的展覽也日趨大型化、國際化。總投資25億元、占地2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的深圳會展中心於2004年竣工投入使用。在170多家會展企業中,有25家註冊資本超過10萬元。

中介服務業

CEPA實施以來,以會計服務、法律服務和咨詢服務為主的中介服務成為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新亮點。2006年,深圳共有律師事務所231家,執業律師4105人,會計師事務所253家,註冊會計師3000多人。

■環境優美的生態園林城市

深圳有清新優美的城市自然環境。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森林覆蓋率47.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01平方米,442個公園總面積13,240.40公頃。深圳被國內外權威機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500強”之壹。

深圳是壹座公園之城。目前,全市有公園、景區、森林公園400多處。到2010年,全市森林公園總數將達到17個,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2.03%。

■中國城市生活質量綜合指數最高的城市。

2005年,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對全國100個重點城市的生活質量指數進行了評價。生活質量排名第壹的城市是深圳。

■毗鄰香港的亞太地區國際城市

深圳距離香港島只有45分鐘的車程。深圳要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建設成為重要的區域性國際城市,大約需要15年的時間。

目前在深圳長期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超過654.38+0.3萬,深圳的國際化氣息越來越濃。這些外國人來自111個國家,主要是外國在華企業代表、外資企業人員、文教人員和留學生。2005年,超過340萬外國人通過深圳口岸入境。深圳約5%的住房面積為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所有。

深港合作

深港山水相連,經濟相互依存。它們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和自然聯系。長期以來,香港市場的禽、蛋、魚、肉、菜、鮮奶主要來自深圳。每年通過深圳水庫供港的東江水達到11億立方米以上;大亞灣核電站向香港輸電;港資壹直是深圳投資的主要來源,占深圳實際外資的70%以上;深圳很多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近年來,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學習香港、服務香港”的合作理念,深港政府建立了重大問題的磋商溝通機制,口岸和跨境基礎設施合作不斷加強,經貿、科技、教育、金融、旅遊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2007年4月,深港共同治理的深圳河治理工程第三期工程將深圳河流域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壹遇。2007年7月正式建成通車的深港西部通道將把深圳和香港更加緊密地聯系在壹起。

■受人尊敬的文明城市

深圳正在全面加強城市人文精神建設,把實現人的利益作為第壹追求,最大限度激發人的創造力,最大限度尊重人的權利,最大限度實現人的利益。深圳市民享有越來越多的文化權利和文化福利。通過完善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公共文化活動,深圳市民的文明素質全面提高。比如“深圳讀書月”活動,已經融入每壹個深圳市民的生活,成為滿足他們精神文化需求、實現文化權利的有效載體。這座城市因其閱讀而受到世界的尊重。深圳每年還舉辦“關愛行動”,動員全社會幫助弱勢和有需要的人。深圳的城市文明指數和市民關愛行動指數逐年上升。深圳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200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文明城市”。

誌願工作者

深圳現有包括誌願者組織在內的慈善組織約200個,各種形式的誌願者約53萬人。深圳誌願者聯盟成立於1990,是中國最早的誌願者組織和團隊。最小的只有14歲,最大的78歲。平均每天從事16類30多個服務項目。“有困難找誌願者,有時間做誌願者”已經成為深圳人的時尚。

工業支持

深圳是中國高新技術成果轉移交易的“窗口”,也是電子、鐘表、家具、農產品等眾多專利產品的全國商品集散地。

深圳及珠三角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技術水平高,交通便利,物流服務完善。以深圳為中心,3小時內可采購種類繁多的電子零配件、五金、化工原料、紡織品、農副產品。產品制造完成後,可在2小時內通過深圳、香港的機場口岸發往世界各地。

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

深圳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為支撐的市場化研發體系,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1992以來,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年均增長46.5%,專利申請量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全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58.9%。

“十壹五”期間,深圳市財政R&D投資預計6543.8+000億,帶動企業自主創新,全社會R&D投資預計達到6543.8+000億。

中國名牌產品

深圳實施名牌戰略,形成了壹批擁有名牌產品的大型企業集團和企業集團。

截至2006年底,金威啤酒、康佳彩電、長城電腦(服務器)、創維彩電、百麗皮鞋、富安娜床上用品、泰豐電話、飛亞達手表、EBO手表等12個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榮譽,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二。

不及物動詞金融與財務

1979年深圳人均GDP只有606元。經過27年的建設發展,深圳從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罕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步伐。

深圳的平均產值、人均收入水平、外貿出口總額均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國內生產總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財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進出口總額占中國大陸七分之壹,連續12年居大中城市首位,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居世界第四。深圳國際機場是中國大陸四大機場之壹。

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為基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與現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相適應的新型產業體系,高新技術產值居國內城市首位。

在區域結構上,深圳形成了“南軟北硬”、“南高北重”、“東西兩翼旅遊口岸”的產業分工布局和特色。南特區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區重點發展金融、物流、高科技研發、軟件、商貿等“軟產業”,規劃建設城市工業園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會展經濟,體現高科技、高端產業、高附加值的“三高”特色。北部寶安、龍崗兩區以“硬產業”為重點,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引進關系全市經濟發展未來的大項目、基礎產業項目。東西兩翼利用山海等資源優勢,集中發展港口經濟和旅遊經濟。

2004年,深圳宏觀調控能力顯著提高,國民經濟綜合實力增強。全年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預期目標實現良好。

深圳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五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實現了2000億元和3000億元的大跨越,年均增長654.38+05.8%,2004年達到4282.438+04億元。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654.38+0.2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165438+230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58.58億元。

深圳正在努力構建能夠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有機支撐產業結構、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到2010,深圳將成為中國壹流的現代化國際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行業

深圳的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2006年,深圳金融業總資產達1.6萬億元,全市金融業年增速首次超過GDP增速,創10年來最好成績。

深圳市政府將進壹步加大對金融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為金融機構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最優化的環境和最優質的服務。計劃到2010年,深圳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35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

證券市場

深圳是全國證券資本市場中心之壹。中國兩大證券交易所之壹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經進入規模化、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

風險資本投資

深圳創投發展迅速,機構和資本均居全國第壹,成為中國創投集中度最強的地區。2006年,註冊的風險投資公司超過500家,約占全國的1/2。

保險業

深圳是中國第三大保險城市。保險公司總部增至7家,分支機構29家,員工約3.5萬人。2006年,深圳保險業總資產272億元,占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的13%。外資保險機構代表處8家,在深圳各外資保險分支機構累計保費收入1616億元。

外國金融機構

1982 1,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開業,這是建國後引入中國的第壹家外資銀行。

2006年,外資銀行再次進入深潮。永隆、大信、上海商業銀行三家港資銀行相繼開設分行。中信嘉華銀行和工銀亞洲在深圳開業。東亞銀行和恒生銀行已開設分行。目前,深圳共有外資金融機構38家,其中營業性機構31家,代表處7家。

2006年底人民幣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後,深圳29家外資銀行加大了業務拓展力度。

七。對外開放

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場”。率先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史上的奇跡,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輝煌成就的精彩縮影。

進出口貿易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374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9%。其中,出口總值65438美元+0,366,5438+0億美元,增長34438+0%;進口總額101303億美元,增長24.6%。深圳出口總額連續14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壹。

引進外資

在深圳,外資涉及的主要行業有:電子通訊、電氣機械、紡織服裝、食品、醫藥、金屬制品、房地產、交通運輸、商業餐飲等。2006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32.69億美元,同比增長101%。

深圳壹直重視利用外資發展高科技產業和資本密集型制造業。目前招商引資的重點是汽車、石化等帶動性強的行業和工業項目。

外商投資企業

共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深圳投資。截至2006年底,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總數達到141。

對外投資

深圳企業在積極利用外資的同時,也在積極“走出去”,參與全球經濟競爭。截至2006年底,境外企業和機構在深圳設立367家,累計投資近65438+5億美元,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