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紐約人》的創作背景

《紐約人》的創作背景

1963年,白先勇在失去母親後,告別病危的父親,只身飛往美國求學。這壹年,白先勇26歲,曾在臺灣省的《文學》雜誌和《現代文學》上發表過《金大奶奶》、《玉清姐姐》等短篇小說。從此,嘗過《妳將去哪裏》的青年作家們,經歷了人生的許多磨難。出國後,環境突變,他們的創作方向也隨之改變。中國留美學生的生活和命運成為他關註的焦點和創作的主要內容。1964年,白先勇在現代文學上發表了他的第壹部作品《芝加哥之死》,從此開始了他的“紐約客”系列。

小說的對象是二戰後來到美國學習的紐約中國人。他們在中國長大,在美國受教育,然後在美國生活。他們逐漸與中國的傳統失去了聯系,但與美國社會始終存在著不可逾越的距離,難以建立精神上的血緣關系。他們在精神上與中國疏遠,與美國分離。這種疏遠和分離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這有歷史原因。二戰後,這些赴美的“紐約人”對臺灣省政權缺乏信心(其中壹部分來自臺灣省),對紅色中國缺乏認同感(二戰後,美國奉行冷戰政策,對中國大陸采取敵視政策,與國民黨政權有壹定背景關系的留學生,對新中國更是陌生和斷裂)。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各種政治運動在大陸風起雲湧,讓這些紐約人對大陸更加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