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老上海灘時期流行的東西

老上海灘時期流行的東西

新上海灘已經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了。除了對悲劇主人公許文強的癡迷,也讓我對故事本身產生了好奇,因為它還留有舊上海的影子,甚至有些人物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原型。比如,誰是削梨削到極致的丁力的原型?讓我們猜猜。

其實老《上海灘》播的時候,我還小,我清楚地記得我媽的感受——真的很像老上海。那時候我媽經常講很多舊上海的軼事。後來在上海呆了很多年,總是在那些破舊的洋樓和法國梧桐之間尋找舊日的影子,聽家裏的老人講壹些故事,勾勒出它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當我再看新版的《上海灘》時,不禁驚嘆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來說說家族前輩故事裏反映的老上海。當然都和上海灘的劇情有關。例如——女士們和先生們的生活和愛情,幫派的沖突,家庭的影響,以及交際花…

“夜上海,夜上海,妳是不夜城,燈紅酒綠,汽車鳴響,歌舞升平……”這是“夜上海”。聽著原聲帶,半醉半醒的歌聲真的好像把人帶回了那個夢幻的東方小巴黎,壹個五彩繽紛的十裏洋場。這些是描述上海的常用詞。可笑的是,上世紀90年代,我從北京去上海讀大學,老人們擔心我被十裏洋宮的景色弄得眼花繚亂。其實那時候的上海在我眼裏是那麽的破舊擁擠。連壹些外面看起來還不錯的洋房都擠滿了住戶,那跟十裏洋宮有什麽關系?但也可以看出老上海的繁華是多麽令人印象深刻。

東方的小巴黎呢?外國人開辟租界,不僅帶來了歐式建築,也帶來了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有錢的中國人想在租界買房子,也學會了歐化生活,孩子上教會學校。所以上海成了歐洲人在遠東的家。香港後來的繁榮其實繼承了老上海的作用,是它的翻版。在上海,租界和非租界後來演變成了“上支角”和“下支角”住在“上支角”的人覺得自己高人壹等,這種趨勢壹直延續到90年代中期。我在上海讀書的時候,結婚對象要分住上支角和下支角。差別這麽大,像我這種30出頭的人還是會有些印象的。

記得2000年,我陪壹個從法國回來多年的朋友在瑞金路附近散步。他指著石庫門房屋上壹些模糊的法語名字說,每當我深夜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我都覺得自己是在法國。這讓我對“東方小巴黎”有了感性認識。難怪去過北京上海的外地人更喜歡上海,更願意在上海定居。

再來說說時尚。小時候(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壹本動畫書《三毛的流浪》,講的是舊上海壹個小流浪漢的悲慘經歷,卻讓我對舊上海的“繁華與時尚”有所了解。裏面有很多當時生活中看不到的東西,比如西式蛋糕,冰激淩,很多漂亮的衣服,當然還有花園,豪宅(呵呵,小時候只關心好吃的)。當時我問我媽——這是什麽,那是什麽?不記得當時是不是流口水了。那我就好奇了——解放前的上海怎麽什麽都有?我媽的回答令人難忘——上海什麽都沒有!

其實很多名詞都是我先從我媽那學的。我是在有“上海”牌手表的時候知道勞力士的,在日本產的電子表大行其道的時候,我跟同學說瑞士手表最好。還有法式蛋糕,比利時巧克力,美國西洋參。雖然那時候它們並不好吃,但我是從媽媽對快樂童年的回憶中知道它們的。

這裏不得不說,“日貨”就是日貨的地位。那個時候,日貨並不是優秀的代表,相反,在人們眼裏是劣質的代名詞。而洋貨是精品的象征。西方商品當時還主要在歐洲生產,美國也沒有現在這麽好。

許文強和程程應該是20世紀30年代初的年輕人,當時他們更傾向於向歐洲學習。比如當時人們的著裝基本上和歐洲人壹樣正式有形。我老公的壹個長輩在歐洲留學,回國後壹直註意保持良好形象(直到文革改造)。他的小部分很整潔,打著領帶,西裝筆挺,襯衫筆挺,另壹個在美國留學的不太註意自己的形象。可見上海灘的服裝風格非常符合當時的歐洲時尚。當時歐美日的感覺有點像現在汽車的感覺。歐洲是最好的選擇,其中法國的影響最大,藝術、文化、服裝的因素也很多。40年代以後(二戰中後期以後)開始向往美國。我這個40年代出生的媽媽,從小就壹直向往美國,那就是“金元帝國”。可見歐美勢力在上海的變化。解放後,許多大家庭去了美國。30年代,程程去美國,有點奇怪。

除了十裏洋場,上海還有壹個名字“冒險家的天堂”。來這裏的年輕人都是帶著“打天下”的野心來的。很像去了美國的歐洲人,大部分都有創業的熱情和活力。因為當時中國還是農業社會,土地意味著家的根,這就產生了壹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壹方面上海很多資本家是地主,另壹方面很多人在上海賺了錢回去買地當地主。所以上海灘充滿了機會(因為沒有土地約束),有很強的家庭觀念(農業社會的觀念)。

我的祖父(生於20世紀)出生在江南的壹個大家族。他並不是家裏第壹個去上海“謀生”的年輕人。他的前輩有很成功的模式,在上海有壹定的影響力,所以他也是紅心去上海的。壹顆紅心只有壹個準備——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他的母親,我的曾祖母,告訴他——混不好就來,先進家門的腳妳就斷了!這種態度真讓我懷疑爺爺是不是她親生的。但是,爺爺對我媽媽和叔叔的態度基本是這樣的。我舅舅和我媽都是出門不回頭的人。就連我舅舅後來也參加了革命,我爺爺也不知道。

到了上海,我爺爺好像是他姐夫的徒弟(從做弟弟開始)。不清楚他是否也是“X商會/號”。但基本上,進入自己的領地要容易得多。沒多久就單幹了。他們家主要是搞工業的,所以爺爺也是搞工業的。我奶奶家是做金融(買辦)地產的,所以我奶奶的弟弟是做金融證券的。都是洋行的買辦或錢莊,後來在國民政府掌管銀行。這是壹個家庭的顏色。

說到底,做實業,做商業,做金融,都是基於“利”字。除了親情,個人奮鬥極其重要。爺爺曾經講過壹個“不爭氣”的侄子,做什麽都不放心。作為交換,他對壹個紈絝子弟的態度非常不滿,並預言他將壹事無成。呵呵,好笑的是那個人其實是地下黨,壹解放就當了高官。其實我爺爺家有枝葉散落,有得力的國民黨,有在* * *生產黨工作的,有只在國外經商發了財的,有後來破產在新中國做工人階級的。壹家人各過各的生活,彼此聯系並不緊密。可以說,老上海已經是壹個成熟的商業社會,它強調個人奮鬥。即使在冥界,杜理科·月升。...

看來,如果許文強和丁力是在“尋求體面的生活”,他們壹開始可能會很難,因為他們沒有基礎,但他們絕對可以憑借個人能力出人頭地。即使在馮商會這樣的黑道中,仍然有很大的機會。首先,他已經成為像馮敬堯那樣顯赫的上流社會,並且會努力盡快“洗白”自己的生意,所以他非常需要像許文強這樣的人才。

然而矛盾的是,馮仍然唯利是圖,想從煙草生意中撈壹票,卻視而不見。試想壹下,如果當時已經成為馮的女婿,按照當時的家庭觀念,馮肯定是責無旁貸要保護徐的,而徐更有可能勸阻馮不要做這種生意。如果能盡快在法律業務上盈利,馮應該會更高興。

當時日本不發達,沒有西方的量產。它只從事鴉片生意,在工業部只有壹票。與日本人做煙草生意顯然有損馮的名譽。可以說,關鍵是如果許文強成了馮敬堯的女婿,就不會有這麽大的沖突。事實上,丁力的存在給了馮敬堯另壹個希望。他認為也不錯,可以取代,所以並不太在意與許鬧翻。因此,如果丁力幫助馮程程和許文強私奔,馮敬堯可能最終會承認並接受文強。當然,對於丁力本人來說,成為馮敬堯的女婿無異於為自己的仕途增加了雙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