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百色學院有幾個校區(各個專業的新生在哪個校區)?

百色學院有幾個校區(各個專業的新生在哪個校區)?

百色學院總務管理局有兩個校區,即東河校區和畢成校區。

壹、百色學院壹直有幾個校區?

東河校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中山二路21號

畢成校區:324國道百色學院畢成校區(東南門)附近。

占地1873.59畝,另有1606畝土地由百色市政府在百東新區預留。現有20個二級學院、壹個繼續教育學院、壹所附屬中學和壹所職業中專,43個本科專業和30個專科(職業)專業,涵蓋經濟、法律、教育、文學、科學、工程、農學、管理、藝術等9個學科門類。

二、百色學院簡介

發展歷程百色學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院校。它源於廣西李天熙師範學校,成立於1938。歷經百色師範、百色師專、百色師範、右江民族師範等階段。80多年來,學校堅持“老、少、邊、山、庫”辦學,堅持“以德為先、以生為本、以師為本、服務地方”的辦學宗旨,弘揚百色精神,凝聚“團結協作、艱苦奮鬥、攻堅克難、磨礪人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了壹條艱苦創業的發展之路。十幾年來,學校的轉型發展經歷了探索、初步形成、深化和成型四個階段。凝聚了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構建了“三全教育”體系和“雙元制+雙園制”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模式,形成了“紅鑄魂、學以致用”的辦學特色,秉承“敏於識、崇於行、精於業”的校訓,培養了65438+60多萬名“能下、留得住、用得上、用得上”的專業人才。 用好、做好”,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社會、教育的發展,為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防鞏固做出了巨大貢獻。

辦學條件學校建設步伐加快,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紅色傳承、民族風情、智慧美麗”的校園已初具規模。學校占地1833.22畝,分為畢成校區和東河校區,現有建築面積47.2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08億元;實驗室實訓室477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57個,紙質圖書654.38+0.3058萬冊,電子圖書654.38+0.988萬冊。

專業學校不斷優化學科結構,加強內涵建設。二級學院21,本科專業57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4個,專科(高職)專業22個。涵蓋經濟、法律、教育、文學、歷史、科學、工程、農業、管理、藝術等10個學科。,並形成以人文社會學科為基礎,以產業服務學科為主導,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招收2136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全日制學生21人,老撾、越南、盧旺達、馬拉維等國留學生40人。

教師團隊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專任教職工1460人,其中專任教師1080人,具有博士學位289人,高級職稱326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4人,“雙師型”教師602人。20余人入選國家、省部級人才工程,獲得12名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全國“三育原理”先進個人,1名廣西勞動獎章,1名廣西“莫振高式八桂好教師”,1名自治區優秀教師和百色市優秀教師。

教學科研成果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科研成果豐碩。現有自治區級首批示範現代產業學院2所(生態鋁工業學院、亞熱帶特色農業產業學院);有1個國家級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自治區級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自治區級優勢專業群,7個自治區級優勢專業,1個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專業,5個廣西本科專業和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有12門自治區壹級本科,10門自治區壹級精品,1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擁有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自治區級協同教育平臺1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6個(其中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5個,教師教育學科教學團隊1個),廣西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自治區級眾創空間65438個。自2008年以來,* * *共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教學研究改革項目226項,自治區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5項(特等獎1項,壹等獎7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7項),自治區級高等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成果壹等獎1項;獲自治區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自治區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壹等獎1,二等獎1)。

科研成果學院堅持學科專業融合、教學科研互動的理念,有力支撐和促進了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目前,擁有自治區級重點學科5個,自治區級壹級學科2個,廣西民族大學特色學科1,自治區級工程研究中心1,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1。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廣西教育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西高校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臺1個,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研究基地1個,廣西文化旅遊研究基地1個,廣西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自2005年以來,* * *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58項。全校教師* * *發表學術論文80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370余篇,在國家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1.3萬篇;出版專著、書籍和教材170余部;* * *獲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00余項,省部級34項,其中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7項(壹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9項), 第五屆廣西銅鼓獎文藝創作優秀獎1,2012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獎三等獎1,文化部第十壹屆中國民間文藝獎1; 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科技金橋獎1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