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希特勒和蔣緯國見過面嗎?

希特勒和蔣緯國見過面嗎?

蔣緯國的口述自傳

1936年冬,蔣介石次子(養子)蔣緯國赴德學習軍事。在接下來的三年裏,他先是以軍官學員的身份進入德國山地軍,然後在慕尼黑軍事學院接受基層指揮官的訓練。在此期間,他親自參與了德國合並、占領捷克蘇臺德區等重大事件,直到二戰前夕才回國。留學培養了蔣緯國的敬業精神和軍人風範,這也成為他日後被蔣介石看重的原因。在他的自傳中,蔣緯國回顧了那段特殊的經歷。

1.德國人規定錢包不能超過8馬克。

我在1936年冬天去了德國,在Xi事件之前。三年後回國,父親問我感覺如何。我說,“父親,我知道我不應該離開。妳看,我壹走,妳就搞得壹塌糊塗。”父親也是哭笑不得。除了父親,恐怕我是家裏唯壹能得到壹點精神慰藉的人了。

在德國的軍事體系中,入伍教育和軍官教育是相連的。入伍教育的課程是從單兵行動到班排的小戰術訓練,屬於戰鬥層面。入伍時,學員除了日常訓練外,還要加強排、班的小戰術。這很重要,因為到了軍校之後,我們還要進壹步接受營連戰術的教育。入伍訓練時,要從戰鬥學到服役,要知道所有的武器裝備,還要學習行政事務。

在德軍的入伍訓練中,有壹點是需要特別註意和強調的。他們的訓練是在班級裏進行的,讓士兵從壹開始就有壹個集體觀念,培養成為集體壹員的習慣,換句話說就是訓練士兵如何壹起戰鬥。比如軍隊接近前線時,在敵人的火力下,壹個班只允許壹個士兵前進,其他都是火力掩護。後者先跳躍。如果情況允許,兩個人可以壹起行動,但人數不能多。火盾不需要壹直使用武器。只要做好準備,前進的人就能獲得安全保障。德軍的目的是訓練軍隊集體行動,而不是塑造個人英雄。無論搜索,進攻,防守,都要在班教練身上完成,這也正是中國所缺乏的。

軍校學員的主要課程是學習基本戰術。除了白天做操,晚上還有導師給我們補課,講解很多基礎課,比如班排戰術。入伍壹年,能熟練運用班、排、武最基本的戰術,攻、守、退、追、遇各種地形。

學員們還要學習公司的行政事務,比如如何獲得金錢、彈藥、零件、服裝,如何送傷病員。如果班長天天帶部隊出去演習,那就不堪了。所以按照德國的規定,教育班長壹周輪換壹次,勤務中士壹天輪換壹次。編制內的士官不壹定和我們壹起出去。他們有專門的士官講堂,由全連軍官授課。課程排好之後,軍官教士官,然後士官教士兵。更機密的課程不需要教給士兵。比如,當我們進攻波蘭時,中士必須知道波蘭碉堡的結構;如果妳在蘇聯打擊中,妳也必須了解蘇聯的情況。外國學生通常不允許參與這種機密內容,但我穿著德國軍裝,所以我也上了課。

在訓練期間,我們唯壹的娛樂就是在檢查和清理設備以及收拾房間之後,在俱樂部裏喝杯啤酒,聊聊天,放松壹下。花不了多少錢,兩三馬克就夠了,所以德國人規定錢包不能超過8馬克。如果錢包裏的錢超過8馬克,不幸丟失,失主也不敢掛失,因為他已經違規了。壹旦他舉報,將被控“引誘德國人銷毀記錄”,罪行加重。因此,軍隊中從未發生過盜竊事件。每個連都有壹個軍需官,我們的錢可以存放在那裏。

公司裏也有專門的服裝和軍械師,管理非常整齊。德軍兵營都是三層建築,地下壹層用來放軍械。就連士官長也住在壹樓拐角處的套房裏,妻子和孩子住在壹起。平時,他負責這棟樓。我們士官長的老婆就像媽媽壹樣,大家相處就像壹家人,很溫馨。

2.參加德國戰役,占領捷克領土。

德國的規定是必須參軍才能進軍校。入伍訓練只有壹年,但是真的入伍了。辦法是在每個連隊裏安插壹兩個應征入伍的學生,讓應征入伍的學生體會壹下部隊的生活。我被分配到山兵1師98團2營5連。

我之所以選擇加入山兵,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這是所有兵種中最辛苦的。如果我能在這個單位接受壹年的培訓並通過考試,我回國後就沒有什麽難的了。山地兵的背包比壹般勤務重。壹般勤務的背包25斤,山地兵的背包45斤。連同武器彈藥,十字鏟,防毒面具等。,壹個人要負重70斤左右,所以行軍下來很吃力。每當我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想“比國內那些上火線的人安全多了。”於是我慢慢堅持了下來。

我在部隊訓練的時候參加過兩次軍事行動,在第壹次行動中,我學到了德軍行動的準確性。德國軍營裏有專門存放槍支的地方。宿舍門口有個槍架。槍架上方有缺口,下方有槍托。槍架呈45度角,士兵外出時可以順利持槍。這些槍平時都不是實彈。都放在地下室,由軍械師管理。當我們進軍奧地利時,第壹次行軍走了95公裏,翻過阿爾卑斯山,壹天就到達了。我們的行軍紀律很好,總是保持預定的距離。我們在田埂上停下來吃午飯的時候,發現路邊有壹堆堆的彈藥箱,間隔和我們排的間隔相等,壹點誤差都沒有。我們吃完午飯,把旁邊彈藥箱裏的彈藥拿出來,然後就拿到了實物。

那時候我班還是壹等兵。雖然在國內是少尉,但在德國又重新入伍了。部隊休息吃飯的時候,我奉命帶兩個連隊士兵去邊境偵察。偵察結束後,我寫了壹份簡單的報告,畫了壹張簡單的地圖,派了壹個壹等兵向營長匯報。與此同時,我在前線吃完了午飯。最後,我按照營長告訴的時間向大家揮了揮手,部隊繼續前進。

這次進軍導致了德國的合並,事實上奧地利人歡迎德國人。所以當時我們並沒有進入奧地利境內,只是在邊境地區活動。

第二次參加德軍戰役是占領捷克周邊領土,叫蘇臺德區。德國合並後,世界上有了東普魯士,世界上有了捷克,捷克得到了奧地利的支持。贏得波蘭真的很容易。德軍進攻波蘭時,用了三次鉗形攻勢,在八天內占領了波蘭全境。這壹戰略與俄國侵略中國東北時采取的戰略基本壹致。

他被希特勒接見了三次。

德國有五所軍事學院。他們的習慣是北方人去南方讀軍校,南方人去北方讀軍校。目的是讓他們的孩子更多地了解德國。入伍訓練結束後,我被分配到慕尼黑軍事學院。德國的軍校只訓練壹年,其實比我們三年的訓練更紮實。

軍校的課程是反復訓練連隊的戰術,所以每壹個畢業的軍官都充分了解營、連、排、班、武的戰術,了解團以下的火力支援和裝備。比如通訊,到現在我還記得怎麽發電報,不管是用音響、橫幅還是收音機。營連戰術中,除了戰鬥,其他的東西,比如兵役、營教練計劃、靶場管理、傷病員護理、後勤補給等。,都是實際應用。如果只講戰術而不實際應用,行動時就不知道如何把彈藥送上戰場,也不知道如何在敵人火力下行動。我在大陸的時候曾經寫過壹篇文章《步兵戰場如何省兵力》,裏面就有這些內容。

我在軍事學院受訓期間從未碰過槍。我們上課的地方不是在報告廳就是在操場。每個班都有壹個班主任,壹般是專業。上課時,班主任先假設情況,我們作為營長做紙質作業。首先我們寫下要點,這些要點是導演收集的,然後我們從中畫壹個。被抽中的人將向全班做口頭報告。然後班主任綜合壹個案例,假設壹個想法,重新分配職責,用自己分配的角色構思戰術。報告後大家都批判,所以這門課壹直以應用為主。

德國軍事學院的學生還要學習騎馬、跳舞和擊劍。我擅長所有這些科目。軍官開吉普車沒什麽稀奇的,坐吉普車的威望比騎馬的要差很多,性格也不壹樣。同樣,開槍和鬥劍也有不同的性格。最讓我驕傲的是,那年暑假,我去柏林跟壹個著名的擊劍老師學習了壹個月。回到軍校跟教官鬥劍,所向披靡。我三兩下打掉了對方手裏的劍,連旁邊看的女生都瘋狂歡呼。

希特勒曾經召集過軍校學生,我是其中之壹。在德國期間,我見過希特勒三次。我見過其他高級將領,但我不能說我有多少友誼。

後來,我去了萊比錫,留在了第7軍團,在那裏當了幾個月的見習軍官。他們壹方面派人給我介紹德軍的編制和戰術思想,讓我進入情況;另壹方面,軍團在戰略層面有編制,所以他們也給我講解了野戰戰略。因為我的底子很好,到了柏林後,我被派去做駐德代表蔣百裏將軍的侍從。我在江將軍那裏呆了兩個多月,他壹有空就找我聊天。他也聽別人說過我和德國的關系,所以特別喜歡我。

軍校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奧得河畔的第8步兵師,那是壹個山地兵,靠近波蘭前線。當時德軍正準備對波蘭發起鉗形攻勢,兩翼采取攻勢。我們的基地位於口袋的底部,任務是防守作戰。我先從慕尼黑去了柏林,然後從那裏出發準備去波蘭邊境。就在這時,我接到了中國的命令,要在8月中旬回國,1939,就在戰爭爆發前幾周。我是9月16離開歐洲的,因為蘇伊士運河被封鎖,無法直接從歐洲回國,所以先從荷蘭穿越大西洋到紐約,再經由太平洋回國。

出國前,我是少尉軍官。去了德國後,我重新參軍,然後進入慕尼黑軍事學院,最後以德國國防軍少尉的身份離開。在德國留學3年,除了軍事,還學會了流利的德語和歐洲上流社會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壹般人無法企及的,收獲也遠遠超過了10年的國內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