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天津是怎麽發展到今天的?

天津是怎麽發展到今天的?

天津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經歷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遼宋幾千年的不斷發展,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早期文明。到了金代,天津因其地理位置成為駐軍要塞——支固村;元朝也因海水的運輸而形成河港,並在此建立海進鎮。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明代朱未建立後,天津逐漸發展成為壹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得益於河道、航運和蘆鹽,天津迅速發展成為北方商業集散地和首都重鎮。從被迫開埠的鹹豐十年(1860)到民國時期,是天津發展的階段。壹方面作為工業城市不斷向現代化發展,另壹方面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日益加深。直到1949 65438+10月15,天津才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大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祖先就開始在這裏生活和工作。薊縣城東五裏出土的濰坊遺址是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壹些少數民族小國,如帝嚳,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區。在西周和春秋時期,這壹地區是召公白吉和他的家族的封地。戰國時期,海河南北分屬趙國和燕國,是燕國、趙國和齊國爭奪的地方。

秦代天津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南部屬渤海郡的彰武、東平蜀、文安三縣。北屬漁陽郡全州、雍女、武東郡。全州城遺址位於武清縣尚誠村。遺址內有豐富的文物,包括帶有泉州印記的罐子、豆子、陶罐、瓦片和陶罐碎片。東南11公裏處的雙口鎮也發現了陶罐和帶有泉州印章的壺。東平村稱,該遺址位於靜海西部釣臺村,遺址上散落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瀕臨渤海,具有獨特的制鹽條件。西漢在全國設置了38個鹽官,包括泉州、彰武等地。可見,這裏的鹽業在當時是占有壹定地位的。天津枕河臨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擊破袁紹後,向北方的吳恒進軍。為了滿足軍事運輸的需要,從建安十壹年(206)開始,先後開鑿了平陸運河、泉州運河、新河運河三條運輸運河。這是天津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從此鋪設了華北平原上的300多條大小河流匯聚到今天的天津,將當時被稱為排河尾的海河註入渤海。位於曹魏排河口(今東麗區軍糧城壹帶)的樸玉邑,無疑是這壹有利條件形成後不久出現的第壹個原始河口港口,其首要功能是運輸和儲存軍需物資。大業四年(608年),跟隨楊迪東征朝鮮,下令開鑿永濟運河,從洛口出發,到達涿州縣輸水,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由此形成。大運河將黃河、淮河、長江與排尾河入海處的華北平原河流(即現在的江海水系)連接成壹個水路交通網絡,從而使靠近運河北端、具有江海航運便利性的排尾顯得更加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到了元代,直沽成為軍事駐紮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在永樂初年,是朱迪給的,意思是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首都的輔助場所正式建立(駐軍為明朝軍事機構),故稱“天津衛”。天津佐為和天津有為是後來加上去的。天津三味直隸位於都督府,* * *有65438余名官兵(1493-1494)。天津駐防路劉福,用磚砌成衛城,四個城門,分別冠以“鎮東”、“定南”、“安西”、“安西”等稱號。從此,天津成為靠近北京的大型儲糧地。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位於市中心,司門處,臨近弘治年間(1488-1505),從而增加了五市壹城,極大地活躍了天津市場。此時的天津已經成為人口眾多的中國北方商品集散地。明代中期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采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的鹽產量大增,質優價廉。為清代鷺燕產銷中心向天津轉移創造了條件。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占北京,建大順。第二天,天津成為大順的轄區。公元1644年清朝入關後,天津衛憑借穩定的統治地位和經濟發展,作為首都的門戶地位越來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滄州等六縣,1州。從此,天津成為吉爾吉斯斯坦的第壹個城市。清朝康熙年間,隨著江海航運的發展,大量貨物在南北搬運,使得天津的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港口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從事匯兌業務的錢莊。此後,南北商賈紛紛效仿。隨著商業和金融的發展,天津進壹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業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天津作為鎮守首都的軍事重地,作用更加突出。大沽口三戰,列強為了威脅清政府,逼迫其簽訂城下同盟,直接拿下天津。根據1860年6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埠通商。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設立洋行,天津逐漸從壹個內向封閉的商業城市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的外向型貿易中心。1870年,朝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貿易大臣。李為創辦洋務運動努力了20多年。天津通過天津機器局的建立和近代礦業、交通、郵電的開拓,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加深了。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會設在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更名為河北省,天津仍為省會。在天津城及其附近地區設立天津特別市是天津的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發展。1919 10 10月17,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本科部。兩年後,正式更名為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有著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裏,天津人民反抗侵略和壓迫的英勇鬥爭,為天津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平津戰役,6月1949+10月15天津解放。天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發展階段已經結束,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天津的城市建築頗具特色。既有典雅古樸的雕梁畫棟的古建築,也有許多新穎獨特的西式建築。有英國中世紀風格、德國哥特式風格、法國羅馬式建築風格、俄羅斯古典風格、希臘雅典風格等。人們通常把這些西方建築稱為“外國小樓”。壹個城市,保留了大量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如此多的西洋建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天津被稱為世界建築博覽會。

天津國產

總值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8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增速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為1996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位居前列。

人均GDP 2003年,全市人均GDP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當年匯率折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長13.8%。

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2003年,第壹產業增加值為89.7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力軍,增加值121234億元,增長17.8%,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2.8%。第三產業積極化解非典負面影響,增加值654.38+0084.9億元,增長654.38+065.438+0.5%。三次產業占比分別為3.7%、50.8%、45.5%。

2001年,全市再就業人數2萬人,基本生活補助315萬元,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14萬人。2002年,全市將新增就業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控制在4%左右。

財政收入2003年,轄區內財政收入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全市財政收入451.74億元,增長20.2%,比上年增長1.8個百分點。

工業產出(的價值)

和增長速度2003年,全市工業增加值為110337萬元,比上年增長18.4%;總產值4370.76億元,增長2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2779億元,增長2.01%;總產值404961億元,增長26.1%。

農業產值

2003年農業總產值6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6.2%。

外貿情況200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93.7654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進口6543.8+049.97億美元,增長33.5%;出口6543.8+043.74億美元,增長24%。

利用外資

狀況2003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941家,比上年增長15.3%;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額35654.38億美元+0.3億美元,增長74.3%;實際達到6543.8美元+0.633億,增長62.9%。2001年,共批準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大型項目198個,增長60.9%。

支柱產業:汽車機械裝備、微電子及通訊設備、海洋及石油化工、優質鋼管及優質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