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孔昭壽生平簡介

孔昭壽生平簡介

孔昭壽(1876-1929),教育家。字正腔圓,數有競爭力。長沙瀏陽人。1910畢業於湖南優秀師範大學。曾就讀於日本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13擔任湖南第壹師範大學校長,倡導學生自主自助成立技能俱樂部。因發表反元好問而逃往日本。1916回國擔任第壹師範校長,聘請徐特立、楊昌濟等教師,開展以“明恥”為校訓的愛國主義教育,被譽為“民主教育的先驅”。張據湘,被迫再次辭職。1922當選湖南省議會副議長。後來,他擔任第二軍總司令部的少將,編纂了國民政府考試制度史。

開明的第壹師範校長毛澤東和孔昭壽

當年進入湖南第壹師範的毛澤東,受到了許多導師的精心教育、培養和關懷。同時,他也遭受了和同時代所有追求自由民主的進步學生壹樣的命運——因為與舊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不被個別保守的老師甚至學校的校長所允許。

1915年,毛澤東因“學生鬧事”被學校“記過”處分後,隨後壹學年連續三任校長對其存有偏見,視其為對抗老師的“眼中釘”,做好了歧視的準備。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壹向有強烈反抗意識的毛澤東在入學近四年、學業過半後,憤怒地申請退學,以抗議學校對民主學風的壓制。這時,壹位剛到第壹師範的校長留住了他,並鼓勵他繼續完成所有的學業。對毛澤東關懷備至的新校長是當時湖南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孔昭壽先生。

《湖南第壹師範校史》載:“孔昭壽,湖南瀏陽人,湖南師範大學畢業,曾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曾在長沙多所中學、師範擔任教師,1913、1916兩次擔任第壹師範校長。”

第壹次主管壹個師的孔昭壽,是學校教育和校園建設藍圖的設計者。1910年,第壹師的校舍被長沙憤怒的饑民燒毀,後因湖南響應武昌起義而停建。新校區於1912年夏天貸款5.2萬元大規模改建完成。同年秋,學校復課,從“恒慶考館”搬回新房。就是在這樣壹個非常時期,孔昭壽於1913年春接任了第壹師的校長。

壹師重建後,校舍頗為宏偉,但也是壹座空樓。各種教學設施和圖書資料在大火中消失,很多老師因為停課停薪留職。壹切都得從頭開始。孔昭壽上臺後,開始了全面的革新和再創造活動。

就在孔昭綬致力於振興第壹師的時候,災難已經悄然向他逼近。當時袁世凱利用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武力鎮壓全國,為皇帝復辟掃清道路。他的走狗明,按照主人的意願,率領北洋軍進攻湖南,迫使譚退守廣東。唐布進入湖南後,開始屠殺革命黨人,鎮壓反袁勢力。壹時間,因為所謂的“黨案”被槍斃的人有5000多人。孔昭綬因忠實執行南京臨時政府的教育改革法令,極力反對袁世凱獨裁和封建復古教育,遭到唐翔明的痛恨。

1914、1六月的壹天,唐派壹營人馬包圍了第壹師範,逮捕了孔昭壽。幸運的是,他得到了湯部壹個同情者的密報。孔喬裝成賣水的,從側門出去,到日本避難,到東京法政大學學習。

1916年夏,袁世凱在全國的譴責聲中畏罪而死,明離開湖南,譚被北京政府任命為湖南巡撫兼督軍。此時,孔昭壽也畢業於東京法政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在了解了國內的政治發展後,他從日本回國。鑒於他的聲望和辦學經驗,再次任命他為第壹師範校長...

然而,就在孔昭壽上任的第壹天,他在辦公桌上看到了壹份由毛澤東簽名的休學申請報告。

孔昭壽仔細閱讀了毛澤東的休學申請,又從“學生花名冊”上查找了毛澤東的簡歷,不禁深思起來。他以為第壹師範是湖南的“雅高”,無論是教學環境還是師資力量都是長沙壹流的。很多三鄉的孩子爭相來到這所學校。毛澤東,壹個邵峰山腳下的登山者的兒子,可以來這裏學習。理論上,這並不容易。但是他為什麽輟學呢?有什麽原因和秘訣?

孔昭壽決定先搞清楚發生了什麽,然後在休學申請書上簽字。在處理了壹些新學期的準備工作後,孔昭壽邀請他的好朋友、師範學校的自然歷史老師方向他詢問關於的情況。在詳細介紹了毛澤東的詳細情況後,方老師告訴他的朋友,毛澤東是壹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好學生,但是因為對學校的教育方法和壹些做法有壹些看法而受到了以前領導的批評。出於對學校的失望和抵觸,他別無選擇,只能退學,這是他不想走的路。

聽完方的介紹,孔昭壽的心裏並不平靜。他認為,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方先生認為,是“興國之才,富民之才,富民之才”。學校的責任應該是不斷改革教育模式,創造更加民主自由的學習環境,使其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成長,以便將來走上社會,報效國家,絕不讓這樣優秀的學生流失。否則,我們做老師就是失職。考慮到這壹點,孔昭壽決定立即與毛澤東面談,以便留住這位學生。

正在這時,毛澤東找到校長辦公室催他的報告。於是,剛見面的兩個師生進行了壹次長談。被孔昭壽的真誠和耐心所感動,毛澤東向新校長吐露了心聲。

毛澤東坦率地告訴孔昭壽校長,他不喜歡第壹師範,盡管這裏的自然環境和教學條件比他就讀的第四師範好得多。但是,在這個學校裏,“意誌不自由”,“學歷太低,夥伴太惡”,“學校的規矩很多,我贊同的很少”。

他向新校長毫無保留地吐露了進入壹師後這幾年的許多煩惱。在他看來,幾乎所有的學校教育都是照搬日本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課程多,學生負擔重,制約了學生學習真正的知識。第壹師範是中等師範,但是課程比普通中小學多很多。另外,學校當局重視職業培訓,增設了農工商各科,用他自己的比喻來形容就是“雜貨攤”,有點類似。正因為如此,很多必修課和他的學習興趣相沖突。他的學習壹直都是比較感性的,也就是說他平時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學習的。他有自己的理論:因為有興趣,所以讀書越多越有趣,越放松,像休息壹樣,人不會覺得苦和累;沒有興趣,咬著牙看書就像嚼蠟。即使有毅力,妳還是受不了。根據他的自學計劃,他的學習興趣集中在文學、哲學、歷史、地理上,但他不想在其他課程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懶得去爭取高分和滿分,所以有些科目不盡如人意。學校是靠分數來衡量學生各科成績的,他過不了“考試”,難免招來老師的壹些偏見和批評。

繼續向孔校長吐露心聲,說以他的倔強性格,這種不滿情緒是壹定會爆發的。結果去年有學運,學校記過!雖然此後不久張騫就離開了壹師,壹年換了三任校長,但辦學方略壹個不如壹個。最終,任職僅壹個多月的校長彭正淑因學生反對而辭職。他失望極了,壹晚上去了校長家三次,準備要求退學。

然而,退學了妳去哪裏?他以為得找個地方學習,他還是像在定王臺圖書館壹樣去自由學習了。他的家人肯定不會同意。壹旦收費中斷,他怎麽能獨立生活?再說第壹師範也算是正經學校了。在這裏就讀的學生大多家境貧寒,家境富裕、政治背景好的學生都不願意進入師範學校。所以這裏沒有紈絝子弟帶來的惡習,也逐漸形成了勤儉節約、認真努力的良好學風。他覺得這樣的環境對他的知識有益。此外,楊昌濟先生和黎錦熙先生在得知他有退學的想法後,也出面勸阻或寫信勸他。基於這些因素,去留未定,壹時難以抉擇。

就這樣,他送走了1916的春天,過了壹個短暫的暑假。眼看新學期就要開學了,他還在猶豫。最後,他終於鼓足勇氣,向新上任的孔昭壽校長遞交了書面休學申請...“總的來說,我不想好好學習,不想好好學習,不想好好學習。第壹師範不是我要找的天堂,所以我請求校長允許我退學……”毛澤東總結地對孔校長說。

聽完毛澤東的故事,孔昭壽深深感到這是壹個有獨特個性和洞察力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壹個師範生的理解,甚至遠遠超前於師範教育的現實。因此,孔昭壽不想給他任何空洞的說教。他只是建議毛澤東不要急於做出退學的決定,暫時等等看,相信到時候他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告別孔昭壽後,毛澤東把與新校長的談話告訴了他的朋友肖子勝。蕭子升比毛澤東高兩歲。孔昭壽第壹次在壹師當校長的時候,正好在這裏學習,對老校長的性格和能力比較熟悉。他告訴毛澤東,孔昭壽是壹位難得的好校長。他博覽群書,管理有方,非常關心他的學生。他在原來的部門很受歡迎。蕭子升勸聽孔總統的話,留下來。

因此,毛澤東接受了孔昭壽校長的誠懇挽留,放棄了退學的念頭。9月初,孔昭壽正式就任第壹師範校長。為此,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和新學期開學典禮。當孔昭壽在新任教務主任方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主席臺時,1000多名師生全體起立,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位反帝英雄和老校長歸來!

會上,孔昭壽發表了激動人心的講話,熱淚盈眶。從1914 1,他被迫離開第壹師赴日,以躲避北洋軍閥唐翔明的追擊。他講了自己在異鄉對故土的眷戀和壹個無國籍人所受的屈辱,以及創辦教育、振興國家的夙願,然後提出了自己這次重返壹師的“施政綱領”——順應新文化運動。

孔昭壽的講話鼓舞了全體師生,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它像壹陣溫暖的微風,吹散了曾經彌漫在壹師的沈悶空氣,也吹散了包括毛澤東在內的許多進步師生的陰霾。

從這壹刻起,毛澤東的眼前呈現出壹所嶄新的學校,他覺得豁然開朗,仿佛頭頂的天空是新的,太陽也是新的。就連學校裏那棟蓋了好幾年的灰磚青瓦的“洋樓”也仿佛是新的!也許從這壹刻開始,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從新第壹師範找到了自己理想與誌願的契合點,找到了“背靠大樹”茁壯成長的沃土。

老校長孔昭壽重回壹師,在師生中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效應”。說人們想要他們想要的,或者說人們想要他們想要的,這絕不是壹種恭維。這既有他反帝反袁的名聲,也有他在壹師辦學的功績。

回到第壹師的孔昭壽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吸收海外教育考察的成果,堅持“崇尚民主”的辦學方向,采取符合新文化運動潮流的辦學方法,使第壹師範教育迅速發展。

由於時局和身體原因,孔昭壽於1918暑假辭去校長職務,不久後在長沙去世。但是,後人永遠不會忘記他在第壹師的功績。在壹師校史中得到高度評價:“孔昭壽順應新文化運動的潮流,利用海外考察教育的成果,進壹步發展了壹師的民主教育,並使之制度化、機制化。因此,孔昭壽為第壹師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就是譚艷的接班人?第二個校長誰將是未來第壹個師裏最有影響力、最有戰鬥力的。”這壹時期,與毛澤東關系最密切的孔昭壽采取的最有影響的創新措施之壹,應該是在第壹師率先成立學生誌願軍。

1916年秋,孔昭壽就任首師大校長後不久,首師大歷史上發生了壹件劃時代的大事——學生誌願軍成立了!這件事就像是在校園裏投下了壹顆炸彈,整個第壹師範都沸騰了!

壹直講授經典、學習漢字的學校為什麽要組建軍隊、搞軍事演習?這件事還得從當時的政局和孔昭壽校長的辦學宗旨說起。

民國初年,南北軍閥混戰,湖南成為軍事重地。自1912,南北軍閥譚艷?、唐、、劉、、傅、等。更換了湖南巡撫,湖南遭受了壹場軍事災難。第壹師範位於鐵路線邊上,校舍寬敞,成了士兵駐紮的地方。1913年,孔昭壽初任第壹師校長時,唐翔明派部下駐紮於此。導致學校壹片狼藉,師生安全經常被散兵遊勇騷擾,附近居民感到極度不安。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急需壹支武裝力量來維護教學秩序和學生的安全。這是第壹師創建學生誌願者的開始。

但學生義勇軍迅速建立的深層次原因是孔昭壽校長推行“軍國民教育”的結果。

曾留學日本的孔昭壽,對日本學校教育中推行的“軍國主義”教育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中國國力衰弱的痛苦有所感受。他認為軍事可以加強國防,鼓舞人民的士氣,振興國家。於是,他同意了國民政府第壹任教育部長蔡元培的意見,在禮堂門口的橫匾上寫下了這四個字。正是基於壹師“軍教”的教育方針,建立學生誌願軍的計劃開始在孔昭壽的腦海中醞釀。

大約1916 10個月,孔昭壽親筆給湖南省省長、督學譚延思寫了壹份《呈送試點學生課外誌願計劃》。在《意見書》的開頭,他就在其指導思想上寫道:“茲推薦妳連任第壹師範校長,妳應不遺余力,訴諸良心,積極改進,整理計劃。壹是要針對時局確定教育方針,以個性教育、軍事國民教育、實用教育為唯壹教學目的,以救國強種...尤其是軍國民教育,不僅是壹種意識形態,更是壹種空洞的理想,即貫徹政策,取得實效就夠了。”

接著,孔昭壽在《意見書》中陳述了試點學生誌願軍的四點理由:“第壹,按照教育部的命令,實行軍事國民教育是妥當的。”"順應世界潮流,應該采取軍事民族主義."“壹感覺到國家刺激,就應該提倡武俠精神。”“第壹,重視師範教育,鑄造壹個年輕的中國,為將來征兵做準備。”

《意見書》最後指出:“只備火器不備,空口說白話,難得實用。”所以請按照兩個連的人數來分配槍械。該意見書被上報至省會譚艷後?立即照準。他還親自確定“激發愛國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軍事藝術,實行軍事教育是目的”,“服從壹切命令和指揮是第壹天職”,中華民國國慶節是誌願軍成立紀念日。第壹師學生誌願軍於10年底正式宣告成立。

孔昭壽的開創性工作,在首師大師生中引起了各種反響:有的歡欣鼓舞,互訴衷腸;有的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的也不少;有些人置身事外,袖手旁觀。據蕭子升回憶,他和毛澤東之間存在意見分歧。在壹次討論中,肖認為學校宣揚的“德智體美勞”的教育目的很合理,但很正常。只有壹點,美育,更有新意。他還根據這個主觀想法寫了壹篇論文,叫做《用審美代替宗教》。毛澤東不同意蕭子升的觀點,認為“軍事教育”是最值得提倡的,堅持“軍事教育更為重要。如果國家很弱,談審美有什麽用?首先是打敗入侵我們的敵人!這跟審美有什麽關系?”蕭認為:“美德的完善在古代詩歌、古典作品和音樂中壹直被強調。”"如果國家虛弱,完美的美德有什麽用?"毛澤東問:“最重要的是要堅強,要有戰勝敵人的力量,而戰勝敵人才能顯示美德。”

他們爭論了很久,但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蕭子升不贊成組織學生誌願者,而毛澤東成了報名參加誌願者的第壹人。隨後,很多同學踴躍報名參加學生誌願者。

最後,學校從大量報名者中挑選出體格健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加入誌願軍,組織成壹個營,下有兩個連,三排,三個班,每個班14人,共269人。校長孔昭壽是學生誌願者的“總司令”。

從那時起直到畢業,毛澤東經歷了近兩年的學生誌願者生活。這段生活不僅為他的頭腦註入了尚武精神,也使他經受了嚴格軍紀的考驗,系統地接受了戰術、武器、地形等方面的軍事訓練,培養了他學習軍事技術和指揮藝術,特別是戰爭謀略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自身的軍事素質,為日後的大業積蓄力量。縱觀毛澤東的壹生,這些將在他未來的軍事鬥爭生涯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當年第壹師範大學學生誌願軍中的“連上士”,在10多年後成為四面八方的“紅山王”,在30年後成為帶領百萬英雄入“黃龍”的統帥,絕不會與這段經歷無關...

191711期間,第壹師範的師生和沙城的居民壹樣,日夜擔心著壹場即將到來的戰爭災難。

事情是這樣的:北洋軍政府段派北洋軍閥傅到湖南鎮壓保民運動,被桂系軍隊譚打敗。傅率敗兵逃離長沙,向湖北方向逃去,而譚部仍駐守衡山、湘鄉,未能及時趕到長沙。於是,長沙暫時成了壹座空城,只有少量警察維持秩序。正在這時,突然傳來消息,北洋軍混成旅之壹的傅聽說傅在湖北戰敗,不願再戰,於是沿粵漢鐵路從株潭撤往長沙,已經到了離第壹師學校不遠的猴子石壹帶。

消息瞬間傳遍了第壹師範。學校近1000名師生完全處於緊張混亂的狀態。在全體師生大會上,孔昭壽校長向大家報告,南郊有戰事危險,全校師生必須立即做好準備,集體到城東五裏的阿彌林避難,等待命令立刻出發。

聽了孔昭壽關於敵情的匯報後,毛澤東沒有立即離開會場。他坐在禮堂的方桌前,手裏捏著下巴剛,皺著眉頭沈思:這幾年軍閥混戰,戰火不斷。湖湘人民飽受軍事災難,壹師師生也飽受戰亂之苦。事實證明,被動回避永遠不是壹個選項。俗話說,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別說1000多師生難退,就是人都撤離了,壹師的校園也必然是潰兵的第壹目標。如果是這樣,學校這幾年辛辛苦苦建起來的校舍、教學設備、圖書資料豈不是壹下子就毀了?想到這裏,毛澤東覺得他這次說的任何話都不可能讓學校再遭受壹次軍事災難,所以他必須想出壹個解決辦法。隨即,他詳細分析了雙方的情況後,形成了依靠學生誌願者保護學校和城市的方案。

於是,毛澤東來到校長辦公室,和孔昭壽談了他的想法。孔昭壽不安地問:“潤之,用200多名學生軍抵抗幾千潰兵能行嗎?”毛澤東分析說:“師生離開學校,學校就空了,敗兵肯定會搶學校;相反,積極組織保衛學校比離開學校去避難更安全。另外,為什麽這些敗兵只是在城外遊蕩而不進城呢?因為不了解市裏的情況,所以不敢輕舉妄動。如果他們慌了,累了,主動進攻,就能把他們趕走!”孔昭壽聽了毛澤東的意見後,沒有立即表態,而是提醒毛澤東:“潤之,此事關系到壹師1000余師生的安危,責任重大!”毛澤東從校長嚴肅的話語中感受到了肩上擔子的重量。稍作思考後,他壹本正經地回答:“放心吧,校長……”

接著,毛澤東親自到猴子石附近去了解潰兵的真實情況。經過偵察,他了解到這些敗兵已經完全陷入了饑餓和疲勞之中,他們根本不知道長沙的軍情。他們像受驚的小鳥壹樣害怕再次被擊中,他們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完全有可能組織力量擊退這些潰兵。經過深思熟慮,他立即返回學校,向孔校長提出了壹個應急方案:組織學生誌願者,設下埋伏攔截並擊潰士兵,收繳他們的槍支。

經過與方等老師的緊急磋商,孔昭壽最終接受了的建議,授權指揮學生誌願軍。毛澤東受命後,立即與孔校長作出決定:派遣約100名配槍學生誌願軍,準備出發;緊急動員全校師生搬出所有桌椅板凳,封鎖學校所有大門,形成多重屏障,做好戰鬥準備。然後,他拿著學校的公函到南區派出所聯系警方統壹行動。這樣,全校師生、抽調的學生誌願者和部分警察,都在毛澤東的統壹指揮下,他成了“三軍”總司令。

黃昏時分,孔昭壽、毛澤東帶領武裝學生誌願軍,攜帶鞭炮、煤油桶,分成三隊,迂回潛伏在猴石附近的幾個山頭上,對敗軍形成居高臨下的包圍圈;同時讓警察守在學校後面的妙峰。這時,潰兵恐懼地向北移動,試圖進城。到了離伏擊區不遠的時候,警察和學生軍壹起向山頂開槍,同時用煤油桶放鞭炮,齊聲喊道:“傅逃了,進城了。不要殺!”此刻,炮聲“炮聲”響起,喊聲震耳欲聾,像是壹個部落席卷過來。北方軍隊是壹只受驚的鳥。經過這壹次突然襲擊,隊伍瞬間瓦解,將士東躲西藏,兵敗如山倒。約3000人當場投降。當晚,敗兵在第壹師範門前紮營,第二天,被商會送回北方。

就這樣,長沙城躲過了壹場軍事災難。毛澤東的果斷和勇敢,智勝了潰兵,受到了全校師生的贊揚,他們都稱贊他是“勇敢的人”。為了表彰毛澤東超人的勇氣和非凡的組織指揮能力,孔昭壽提拔他為連長。對於這次軍事行動,毛澤東本人非常滿意。他覺得自己不僅在實戰中得到了鍛煉和檢驗,還嘗到了指揮士卒、馳騁自如、運籌帷幄之後行動自如的舒適,使他對兵法有了初步的興趣。過了很久,毛澤東還在聊天中提到他“從事軍事,那是第壹次”!

有了這段經歷後,1918年南北軍閥再戰時,張部隊入侵長沙,孔昭壽再次授權組織“警衛隊”並擔任隊長,負責鎮守學校。這年4月,湘東戰事還很緊張,長沙風聲鶴唳,居民連覺都不敢睡。毛澤東帶領衛隊日夜巡邏,嚴密守衛學校,使學校仍能照常上課。為了紀念這壹事件,孔昭壽特意拍照留念,並在這張照片上題詞:“在五壹節的最後壹段時間裏,我們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不停地唱著弦歌,我幾乎不知道部隊發生了災難。”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作為毛澤東帶領學生誌願者保衛學校的見證,至今仍陳列在“湖南第壹師範學院毛澤東同誌紀念館”。

“知勇能成大事”,曾經“留學”的孔昭壽對外國名人的著名論斷耳熟能詳。也許是從第壹師範普通學生毛澤東身上,他窺見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平凡中的不平凡;從毛澤東學生生活中表現出的非凡智慧和勇氣,我期待著未來“偉大事業”的支柱。於是,他親自在《第壹師範學報》上壹壹記錄了毛澤東帶領學生誌願軍打敗軍隊,組織“警衛隊”看護學校的詳細情況,連同毛澤東從1917到1965438寫的兩本書。從而為後人研究第壹師範的歷史以及毛澤東在第壹師範的學習生活和參與社會活動提供了難得的史料,也為他與毛澤東良好的師生關系提供了有力的佐證。1951年,人們在孔昭壽久違的家中發現了這些珍貴的資料,於是把它們獻給了國家...

孔昭綬在第壹師範創建民主教育的努力,像壹陣春風,吹散了第壹師範的昏睡,使它充滿了生機。

分工變了!她以全新的風格站在學生面前!

學校門口寫著“德、智、武、美”四個紅字,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宗旨,向世人呈現了壹個嶄新的學校。

當然,這些都只是表面的變化,真正深層次的變化是上文提到的民主教育的興起——在孔昭壽的帶領下,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自動能力的組織和活動層出不窮:改組校友會、設立工人夜校、創建學生誌願者、舉辦運動會、成立工會、加強職業培訓、開展遊學等等。

這些組織和活動充分體現了孔昭壽辦學育才的願望,順應了當時中國的歷史發展趨勢。此後,壹大批有前途的青年,特別是毛澤東、蔡和森等,把壹師作為救國救民的練兵場,錘煉堅強意誌,磨礪高尚品格,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秀人才。他們從早期參加這些有益的組織和活動開始,到後來投身愛國和革命運動,走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最終成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領導者或領導骨幹。

尤其是毛澤東,這個階段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孔昭壽擔任校長的兩年時間,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輝煌人生的開始!

實踐證明,毛澤東在第壹師的經歷為他後來的革命活動奠定了全面而堅實的基礎。1936期間,毛澤東在陜北與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談話時曾說:“我在湖南第壹師範學校的生活中發生了許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也是在這壹時期開始形成的。在這裏,我也獲得了社會活動的初步經驗。”1949年,毛澤東在京會見老同學時說:“我沒有正式上過大學,也沒有出國留學。我的知識和見識是在第壹師範打下的基礎。第壹師是個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