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周恩來的生平事跡

周恩來的生平事跡

周恩來,翔宇人,別名韶山、吳昊,江蘇淮安人,1898年3月5日出生。

淮安,壹個文化發達、經濟繁榮的地方,既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也有鴉片戰爭中抗英英雄關天培的祠堂。“少行江淮,飽覽名勝”的周恩來熱愛祖國的山川和歷史上的英雄,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小時候看過章太炎在《國粹》雜誌上發表的壹篇文章。“雖然當時不懂,但激發了我的愛國民族思想。”他曾在林則徐寫給關天培的挽聯前默默默哀。後來周恩來在1939回紹時,講到抗戰中的團結,也講到廟前的對聯,鼓勵大家不要忘記關天培的氣節。

周恩來的母親石灣聰明能幹,而周恩來從小就迷上了儒家思想。他不到壹歲時就收養了他的叔叔。後母陳,學識淵博,學過詩詞書法,教讀書吟詩,從小就培養了他豐富的感情。如“鋤禾到晌午,汗滴禾下,每粒都辛苦”“春種壹粟,秋收萬種,四海無閑田,農民還餓死”的詩句,南宋梁紅玉在淮安與遊牧民作戰,淮安名將韓信乞討糧食,漂泊建立西漢漢業;震驚全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陶冶了他幼小的心靈。他的奶媽姜讓他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苦生活。

在他不到10歲的時候,已經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陷入了貧困和困苦。兩個母親相繼去世,父親長期在外打工謀生。年輕的周恩來不得不去敲壹個富人的門借錢,或者把衣服送到當鋪。

保證

國家難為敵國,所以周恩來從小就被教育。

1910年春,12歲的周恩來隨叔父周益謙到奉天(今遼寧省),到銀川(今鐵嶺)銀岡書院讀書。半年後轉到沈陽東關模範二班小學。這壹年,日本軍國主義正式吞並了中國的鄰國朝鮮。在東北日俄戰爭的戰場上,曾有少年周恩來的足跡。

“我對陳佳年很著迷,想到日俄戰爭我就很難過。”有壹次,當校長問大家為什麽上課學習時,周恩來大方地回答說:

“為了中華的崛起!”

這個誓言貫穿了他的壹生,貫穿了他的壹切活動。他看到民族危亡,山河破碎,才自覺參加革命。

1965438+2003年春天,周恩來穿著壹件褪了色的藍長衫來到天津,進入南開學校。天津,原名天津衛,是保衛中國京都的門戶。1860年被迫開放,9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此有租界,成為典型。

半殖民地城市。南開學校是壹所仿照歐美方式的私立學校,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他在這裏學習了四年,學到了現代教育的方方面面,對他的壹生產生了重要影響。參與組織奉獻音樂小組會議,主編刊物《奉獻》《校風》,發表小說和文章;加入壹個新的劇團;當選為學校演講會副會長、江浙校友會會長;參加天津人民舉行的救國儲蓄募捐會;參加全校演講比賽;等壹下。在這些活動中,體現了青年周恩來的憂國愛國思想。他正在寫壹篇文章。

中國人說:“在今天中國的危急之秋,在緊要關頭,東方的同族鄰居突然表現出野心,噩耗傳來。舉國上下壹片亢奮,想著壹戰,以為是孤註壹擲之計,借城背之招。”他在詩中說:“郊迷木青,煙蠶布厚。中原爭鹿,浪逐流。”針對日本提出的亡國滅種的“二十壹條”條約,他大聲疾呼:“遼闊的中國已淪落到救亡的邊緣,遼闊的中國,誰是中流砥柱?”弱冠自求,我聞雞起舞。真的希望中國人民不會錯。“他同情窮人”,然後想到推己及人,把世界看得和自己壹樣餓,把自己看得壹樣溺。“他註重體育鍛煉,想改變‘東亞病夫’的面貌。正是他參加了話劇的演出,也是為了喚醒民眾,“重整河山,復興祖國。"

1917年夏天,我從周恩來中學畢業,打算去日本留學。他給同學留言說:“我願意在中國在世界騰飛的時候見面。”這表明了他的壹貫願望。但是如何才能讓中國騰飛呢?當時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甚至軍國主義的理論無孔不入。周恩來是壹個可靠而謹慎的年輕人,他需要進行壹次認真的調查。

當時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從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那裏不僅有燈紅酒綠的繁華世界,還有饑民無業大軍。軍隊叫囂著要侵略中國。看到這個現實,周恩來放棄了軍國主義可以救中國的想法。他處於恐慌和沮喪的狀態。他在給別人的信中說:“家國相恨,天下事不可提!放眼中國,我已經到了極致!”“苦吾民,何樂而不為!”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周恩來在日本報紙上讀到壹些關於十月革命的介紹,並以極大的熱情關註著俄國革命的發展。他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讀了鳩山由紀夫的《社會主義的本質》、約翰·裏德的《震驚世界的十日》和解立言創辦的《新社會》雜誌,尤其是他創辦的《窮人的故事》、《社會問題研究》等日本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川崎的著作,給周恩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學社會主義影響了周恩來的思想,周恩來的思想開始轉變,正如。

他在詩中說:

“世間萬象的真相越來越模糊。——在曖昧中看到壹點光,真的更美。”

周恩來決定“回國追求其他利益”。他於1919年4月回國,後投身於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迫使北洋政府不敢貿然簽訂屈辱的《巴黎和約》,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周恩來積極參加了示威遊行。他創辦了《天津學生會報》,在報紙上他大聲疾呼:“人民!黑暗勢力來了!”我們應該做好準備!壹定有辦法壹定有犧牲!“這份報紙‘精神飽滿’,‘敢說’而且它的‘意見’和‘評論’兩個欄目各有特色,哪敢說是全國學生會的報紙之冠”。從1919的8月下旬到10的10月上旬,為了支援山。

在東方人民的愛國鬥爭中,周恩來和天津各界人民代表兩次進京,在總統府前示威。他負責後勤供應、宣傳和報道。在此期間,包括、、鄧、陳、馬軍在內的20名男女學生組成了啟蒙社。“階級鬥爭”是在《覺醒者之歌》中提出的。

“世界潮流,風起雲湧,來到中國,

社會革命,階級鬥爭,大家壹起努力。"

今年6月5438+065438+10月,日本駐福州領事下令歹徒死傷中國留學生和警察,並使驅逐艦侵入中國海域,派水兵登陸挑釁。天津人民決定抵制日貨。日本駐天津總領事提出“嚴重抗議”。天津市公安局局長楊懿德鎮壓學生。周恩來和其他20多人被捕。在牢房裏,他們沒有屈服,繼續點燃火炬。周恩來向他的獄友宣講馬克思主義。

根據當時的“檢察院日記”記載:

5月1920、14日,決定“周恩來應該引進馬克思的理論”。

5月28日,“周恩來講馬克思的理論,歷史上經濟組織的變化和馬克思的傳記壹樣。”

5月31日,《周恩來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唯物史觀》。

6月2日,“周恩來仍在談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歷史唯物主義通論和階級競爭史”。

6月4日,“周恩來繼續講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的剩余勞動和剩余價值理論。”

6月7日,“周恩來繼續談論馬克思的理論――經濟學理論中的資本和資本集中”。

今天,馬爾可夫理論已經講完了。"

這說明在五四時期,周恩來壹直在系統地宣傳馬克思的理論。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者之壹。

經過周恩來在獄中的鬥爭和獄外愛國學生及人士的支持,反動政府終於釋放了所有被關押的學生。

半年的監獄生活讓周恩來變得更加堅定和簡潔,他觀察問題和考慮問題更加深刻。他深感苦難深重的中國需要壹場根本的變革,而變革必須有更強大的社會力量,“走向民眾”,開展“農工組織運動”。必須有正確的思想和理論指導。周恩來後來談到自己對* * *產品主義的信仰時說:“他的思想在監獄裏顫抖”,壹種革命意識,“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1920 165438+10月,周恩來乘海船赴法深造馬克思主義,學習歐洲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經驗。他說:“虔誠的考試旨在了解他的國家的社會真相,解決各種問題,思維適用於我們民族之間的人。”

當周恩來初到歐洲時,他還沒有最後決定采取什麽樣的學說來拯救中國。是俄國十月革命的暴力手段嗎?還是采取英國的社會改良主義方式?他當時的思想認識是:“如果在我們國家,積累的弊端會很深,好像不是在模仿俄國式的革命,很難達到改革的效果;但是強鄰容易控制,尤其是暴動,穩中求進的理論是有力的。持兩者,取俄英,哥哥本無偏見,但以為走極端,便得中庸之道,以導民心。在實施的時候,帶著奮進的力量,哥哥終於想到,勇氣應該是第壹位的。“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因生產的調整而滿目瘡痍。

物價高,民生艱難。1921年1月,他去倫敦視察英國。此時,英國正處於戰後第壹次經濟危機。資本家瘋狂剝削工人,煤礦工人舉行大規模聯盟罷工。所有這些都使周恩來感到“不放棄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沒有解決勞工戰爭的其他辦法”。2月回到法國,分析了工會主義、行會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各派思潮,最終確定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

這年春天,周恩來經張申府和劉清揚介紹,加入了巴黎的* * *制作組。這是中國* * *產黨的八個發起團體之壹,周恩來成為該黨的創始人之壹。從那以後,周恩來就成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為* * *生產主義奮鬥了壹生。

1921年底,周恩來和趙世炎開始醞釀壹個針對旅居歐洲年輕人的* * *制作組織。他們約李在巴黎見面商量,然後分頭行動。周恩來經常往返於德法之間,傳達和貫徹歐洲黨組織的意見,並在青年中激發革命意識。經過多方籌備,1922年6月,成立大會在巴黎西郊的布倫森林召開,中國青年生產者黨在歐洲成立。趙世炎任書記,負責宣傳,李負責組織。這個組織後來來自中國。

經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和團中央批準,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歐洲支部。

在西歐的近四年時間裏,周恩來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各種實踐經驗。

1921年7、8月間,中國留法勤工儉學學生與中國工人和各界華僑壹起,成功地開展了反對北洋政府秘密借款的鬥爭,迫使其停止了以出賣國家主權為代價與法國政府和資本家簽訂的5億法郎借款合同。周恩來積極支持這場鬥爭,並向中國做了詳細的報告。法國政府采取報復措施,決定從9月15日起停止勤工儉學。

健康維護費。與此同時,即將開學的裏昂中法大學剝奪了學生的入學權利。工讀學生被逼到絕境,他們采取行動占領大學。裏昂警方逮捕了勤工儉學的首發隊員,並押解回國。

自此,五四運動後形成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基本結束。

1923年5月,山東臨城發生壹起劫車案。土匪扣留了30多名西方乘客,帝國主義國家趁機提出共同管理中國的鐵路。到6月12日,被劫持的乘客全部被釋放。然而,7月,法國《巴黎時報》披露,由大國管理的中國鐵路“即將實施”。看了報紙後,周恩來決定動員旅法華人為國家主權而戰。7月3日,他主持了旅法華人團體聯席會議,討論行動計劃。8日召集22個旅法團體代表,組成“臨時委員會”,發出“致中國各界民眾電報”,指出“管理鐵路無異於亡國,所有旅法中國人反對。希望農工商各界趕快爭取”。國內民眾也強烈反對此事。中央機關報《導報》先後刊登了蔡和森、張的文章。帝國主義看到民憤難犯,後來不得不擱置“* * *”的計劃。在這場鬥爭中,周恩來壹直是旅法華人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有5萬名勞工漂洋過海來到法國,“以工代兵”,表明中國參戰。當周恩來到達法國時,有2000多名中國工人留在法國。他們吃黑面包,住帳篷和木棚,被奴役。歐洲的黨組織非常重視華工,建立了統壹的組織——華工總會,對華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階級教育和* * *教育,幫助他們辦好工人旬報。周恩來經常到華南理工大學所在的巴黎郊區碧陽谷,深入工廠、工棚與華南理工大學辦公室負責人交談,了解工作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有時還做壹個報告。在歐洲逗留期間,他本人

當過工人。在他的帶動和號召下,歐洲的黨組和下屬單位經常召開華工的各種會議* * *產生黨員和團員深入華工活動。華工領導袁子珍、馬致遠先後加入歐洲青年團、中國生產黨。

1922年8月,孫中山委派王在法國組織中國國民黨支部。此前,今年6月15日,中國* * *產黨在對時局的意見中提出,願意同“國民黨等革命民主派和革命社會主義團體”建立民主統壹戰線。王壹到法國,就根據中央的指示同他取得了聯系。6月1923、16日,、尹寬、林維代表歐洲青年團與王達成協議,80多名團員全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在歐洲的組織。這是國內統壹戰線。

在正式成立之前,歐洲已經實現了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成為第壹次大革命時期國與國合作的先行者。由於黨員產生於歐洲,青年團成員遍布法國、德國、比利時,國民黨總部將法國支部改為歐洲支部。1923 165438+10月25日,在中國國民黨歐洲支部成立大會上,周恩來當選為執行部總務科主任。行政部長王返期間,為代理部長。

職務,實際上負責國民黨歐洲支部的工作。

在統壹戰線中,周恩來強調要遵循* * *的革命綱領,團結其他革命力量,積極從事民族革命工作。但是,絕不能“把* * *資本主義扔掉,不信”,忘了“國民革命以後,有過壹次從無產階級到無產階級的‘階級革命’”。他與王合作,壹個對外,壹個對內,關系埋得很好。後來調回國內,王深感“現在中央(廣東)已取之於東,歐洲黨務影響甚大”。

中國* * *和歐洲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非常重視對資本主義* * *理論的研究,專門辦了以理論為主的《青年》雜誌。在此期間,周恩來閱讀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書籍,同時結合歐洲的鬥爭實踐,撰寫了許多文章,提出了許多傑出的見解。

他說:“中國要生存,就必須推翻帝國主義。帝國主義不會失敗,中華民族也不會失敗。帝國主義列強、新舊軍閥、封建主義殘余和外國公司對官員的濫用是“我們的敵人”。"

他說,只有中國的工農商學生團結起來,進行國民革命,中國才能得救。工人階級是“最可靠的主力軍”。

他主張中國革命應該分兩步走。第壹步是民族革命,無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合作推翻統治的封建階級,第二步是從無產階級到無產階級的“階級革命”。“不走第壹步,怎麽走第二步?”

在《工人工作》中,他系統地論述了工會的性質、任務、職能和組織,以及工會與無產階級政黨的關系。他說,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前,工會主要是“促進工人階級覺悟,宣傳無產階級教育,傳播革命種子”,即“準備摧毀”舊制度。奪取政權後,工會的主要作用是“建設”。工會與黨的關系“極其密切,互不欺騙”,黨是“工人運動的先驅和社會革命的引路人”

。工人運動的目標應該是“改善工人狀況,引導工人為經濟而鬥爭,協助工人政黨密謀解放工人階級,廢除工行奴隸制,以取得* * *資本主義的最後勝利”。

關於世界形勢,周恩來分析了第壹次世界大戰後日美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指出“他們正在準備帝國主義戰爭”。他深謀遠慮地預言“太平洋上的帝國主義戰爭總有壹天會爆發”,而在中美開戰之後,謀求日本獨立的軍人“真的應該準備乘機在太平洋上掀起革命浪潮”。

在歐洲期間,周恩來不僅為他日後領導中國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和理論基礎,而且在組織上聚集了壹大批誌同道合的同誌,為中國革命培養了許多領導幹部。其中有朱德、李富春、王若飛、陳延年、陳喬年、鄧小平、聶、李、、蔡暢、傅鐘、何長工、李卓然、柳丁、張伯健、林蔚、郭隆真、熊雄、孫秉文、穆青、歐陽欽、袁子真、馬致遠、李大章、邢西平。

周恩來

出生於3月5日,1898,翔宇。外號,大亂。曾經是菲菲、吳昊、韶山、關勝等。原籍浙江紹興,出生在江蘇淮安。

1913進入天津南開中學就讀。

1917日本留學。

1965438+2009年回國。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組織啟蒙社,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

1920年至1924年赴法國、德國勤工儉學,在中國留學生和歐洲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發起組織中國青年* * *生產黨(後改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年加入中國* * *產黨(經張申夫等人介紹),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歐洲總支書記,參與中國* * *歐洲總支的領導工作,在早期黨建和團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24年8月從巴黎回國,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壹軍政治部主任、兩廣軍部主席、常委、部長,主持建立黨直接領導下的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

1925年2月和10年10月,率領第壹、二次東征,為鞏固和發展廣東革命根據地,進行北伐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26年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軍事課程,同年冬赴上海,任中央軍委書記、江浙軍委書記。

3月1927領導上海工人取得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8月,領導南昌起義,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壹槍,為人民軍隊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並任中國前敵委員會書記。同月在* * *“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28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在會上作了關於軍事和組織問題的報告。之後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發表了《堅決肅清黨內壹切非無產階級意識》、《中共中央給紅四方面軍前委的指示信》。

193112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歷任中央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壹方面軍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3年春,與朱德壹起領導指揮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取得重大勝利。

在遵義會議上,他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對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遵義會議後,他仍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三人中央軍事指揮小組成員。

1936 1936年2月,任鐘* * *全權代表,赴安與被捕的蔣介石談判,和平解決了安事變。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央代表兼南方局書記,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他在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武漢和重慶為黨和統壹戰線工作。

1945年8月,他和毛澤東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十月十日協定簽訂後,他率團留在重慶和南京。

1946 165438+10月從南京回到延安。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主攻陜甘寧邊區時,轉戰陜北。同年8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代理參謀長。

1948年9月,參加領導指揮遼沈、平金、淮海三大戰役。同年10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參謀長,165438,在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武裝奪取政權、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等方面建立了不朽功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總理、外交部長(兼)、中央軍委副主席、第壹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第二屆、第三屆主席。他是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至第十屆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六和第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八至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八和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以及第壹至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在處理黨和國家的日常事務時,他同毛澤東壹起制定了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他親自主持制定和實施了幾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1960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采取了壹系列措施,順利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並指出我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起著關鍵作用,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事務中,他參與制定並親自執行重大外交決策,提出了壹系列外交工作的具體方針政策,創造性地貫徹了黨的革命外交路線。1954年,他倡導了著名的和平五項原則。1955年4月,他率中國代表團出席首屆亞非會議,促成了以和平五項原則為基礎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的通過。1961年出席蘇聯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對赫魯曉夫分裂國際* * *資本主義運動的行徑進行了堅決鬥爭。“文革”期間,他顧全大局,努力工作。為了黨和國家工作的繼續正常進行,他竭力減少損失,保護大批黨內外幹部,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鬥爭。在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他代表黨提出了在本世紀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的宏偉規劃。1972生病後,他壹直堅持工作。

1976 65438+於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主要著作編入《周恩來文選》。

鄧·鷹巢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