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高三如何復習歷史?

高三如何復習歷史?

第壹,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

要提高歷史科目的復習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最好每天不少於50分鐘。太多會影響其他科目的復習,太少沒有影響。時間要安排在睡前壹小時(這個時間是大腦壹天四個記憶高潮之壹);而且《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三本教材的復習時間要合理分配在50分鐘以內。記憶是歷史學科所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復習時間越短,記憶效果越好。有些同學雖然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復習歷史,但經常是想看什麽就看什麽。今天的中國古代史,明天的世界近代史,或者壹段時間,他們會回顧中國古代史,或者回顧中國近代史,或者回顧世界近代史。周期比較長,結果看完就忘了前面,復習完就忘了後面。所以無序的或者長時間的復習都是低效的,更不要說對教材理解的深度了。壹般來說,在每天固定的復習時間裏,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近代史都要有明確的量化規定。具體措施如下:

1.確定壹定時間內復習教材的次數,然後根據每本教材的內容確定每天三本教材的復習量(即每天復習多少頁)。

2.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比較少,而中國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理論性比較強;在50分鐘的固定時間裏,中國古代史的復習時間可以是10分鐘,另外兩本教材各20分鐘。然後根據每本教材的復習時間和每天要復習的量,確定每本教材要復習的頁數。

3.復習完《中國近現代史》第壹冊和《世界近現代史》後,再復習這兩本教材的第二冊,每天用同樣的時間,復習量和方法。但這個時候,中國古代史已經復習了壹遍。要不要再復習壹遍?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中國古代史”的歷史記憶相對多壹些,而中國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重在理解,我們要多復習幾次中國古代史,每天分配的時間只有10分鐘。我們也應該多讀書,以記住和理解它的內容。

第二,每次復習都要有重點。

在教學中,經常聽到壹些學生反映:課本看了幾遍,還是記不住;有的同學認為每天面對熟悉的內容,覺得很無聊。當然,時間是記憶的保證,但記憶效果並不完全與投入的時間成正比。就記憶而言,基於理解的記憶效果要好於單純的記憶;所以,掌握知識要註意理解,每次復習不能簡單重復,要有重點,有針對性;這樣可以使復習和對知識的理解由表及裏,由淺入深,最終達到理解和記憶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第壹次復習重點是課本的內容,包括課本的標題、副標題和具體內容,做到什麽都讀,不分大小輕重,理清標題之間的關系。目錄是知識的框架。只有把握歷史框架,才能明確零碎無序的具體知識點的歸屬。另外,每天看完規定的內容後,睡覺前,要像看電影壹樣,在腦子裏復習白天復習的內容。不要求回憶全部內容(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回憶當天復習的題目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既能鞏固主要知識,又能防止大腦因註意力過度集中而興奮,影響睡眠。

第二次復習重在理清歷史線索,擴大知識面。從目前高考文科綜合試卷來看,歷史的試卷有兩個顯著特點。壹是強調對歷史發展(即歷史的基本線索)的考查,二是註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查。選擇題壹般是根據同壹背景材料,對發生在不同時代但與背景材料有關的歷史現象提問,形成壹個問題群。小題看似互不相關,實則是對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考查,如2000年松江棉紡織業,2001中國古代教育。在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時,命題人往往會提供壹份不熟悉的背景材料,然後從歷史學科的角度設計問題,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歷史知識進行分析並得出結論。這些問題大多涉及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比如2000年綜合卷,中東問題和巴拿馬運河問題,2001綜合卷,其形成和變化的原因都是從非洲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勢圖中得出的。此類題型不僅要求學生對某壹歷史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而且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拓展性。如果我們平時只註重點的復習而忽略了線的復習和深化,那麽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所以復習時要註意梳理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盡可能多的滲透學科之間的知識。但由於學生能力的限制,復習時很難深入拓展。第二次復習主要是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復習側重於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盡量分析教材中的內容和標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采用回憶法(即在翻開教材前,盡量回憶每壹章的大小和標題,每個標題下的重要事件,以及這些事件之間是如何聯系的),回憶不起來再翻開教材,從而掌握主要知識,在第壹遍的基礎上進壹步加深對知識框架的理解。

2.如果覺得自己在復習的內容和自己復習過的內容有相似之處,就要馬上回憶相似的內容是什麽。比如看到明代的手工業,就要聯想到宋元時期手工業的發展,看到景德鎮的瓷器業,就要想到教材中的其他相關內容。通過這種有意識的串聯記憶,可以逐漸掌握歷史的基本線索,形成有序的知識結構。

3.註意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延伸擴展的知識主要是老師補充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給學生提供壹些新的材料、新的觀點或者在某個特定的知識點上滲透壹些學科。比如從歷史、地理、政治的角度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三大決戰分別是東北第壹戰和東北錦州第壹戰的原因。如何客觀評價國民政府整頓稅收、法幣政策、修改新約運動?對這些教材直接涉及的知識沒有深入的分析,學生經常記下來。復習的時候也壹定要看,甚至要記。這是學生擴大知識面的更有效的方法。考試中往往會有壹些背景材料與老師平時補充的內容相關、相似甚至相同。雖然提問的角度會有所不同,但學生不會因為已經了解了背景材料而感到陌生,在分析和回答時也不會無所適從。

第三,我們應該有壹些練習時間。

運用掌握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檢驗復習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所以選擇性的做壹些相關的練習是復習的重要壹環,但也要有明確的練習時間和量。很多高三學生的練習是被動的或者盲目的(就是老師發什麽就做什麽,發多少就做多少);獨立練習時,他們只做選擇題,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和題型。即使他們做選擇題,也只求數量不求質量。至於主觀題,平時很少做或者從來不做,有的同學邊看邊做題。這些方法既不科學也不有效。筆者認為學生要主動做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復習進度,做什麽練習,什麽時候做。具體方法如下:

第壹,選擇高質量的復習資料。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復習資料。由於商家對利潤的盲目追求,很多資料都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比如印刷不清,問題數量少,價格高,甚至參考答案有很多錯誤。學生往往不辨真偽,壹見就買。有些學生甚至每科都有四五本參考資料。筆者認為,學生只需要壹份復習資料。

其次,要有固定的練習時間。有些同學習慣每天看書,做壹些相關的練習,以為這樣可以及時鞏固和了解自己的復習效果。出發點是對的,但問題是高三學生每天可支配的時間並不多,各科每天都要有壹定的復習時間,其中英語和數學占用的時間較多,留給歷史科的時間最多只有1小時,在1小時之內。另外,每天與每本教材復習內容相關的練習很少,學生練習時很少註意節奏和速度,而高考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量的題。平時松散隨意的練習,讓很多學生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壹張高考卷子。為了防止高考出錯,平時訓練中壹定要有固定的單位時間做題。筆者在指導學生復習時,要求學生在每周五的歷史復習時間內,用近1小時完成本周復習的相關內容的所有選擇題,只要求做選擇題,因為在1小時內完成包括材料分析題、問答和選擇題在內的練習是不現實的。同時,根據高考慣例,選擇題的完成也需要1小時左右。另外,在固定的、相對較長的時間內做選擇題,學生的思維可以保持相對集中和連續,學生也喜歡做選擇題。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練習的興趣,又能保證練習時間,不影響平時復習課本的時間。

當然,只做選擇題的練習是不夠的。如果主觀題像選擇題壹樣,學生每周集中做更長的單位時間也會覺得枯燥。筆者的做法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復習進度,每天堅持閱讀壹篇材料分析題和壹篇問答。先列出提綱(或者是背下來的草稿),然後和參考答案比較哪個答案更好。同時要求同學們註意。參考答案過長的話,要盡量縮短,但要在把問題說清楚的前提下。另外,妳要像老師分析壹道試題壹樣,把妳已經理解的答案分析給同學聽,讓對方聽完妳的分析也能理解。通過這種訓練,讓學生掌握主觀題的解題思路,而不是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