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矽谷的形成

矽谷的形成

矽谷(Silicon Valley)的筆記是:

壹個長約32公裏的工業區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帕拉托)和聖何塞(聖何塞)之間。許多制造和設計計算機芯片的公司都位於這裏,它們的名字來源於用於制造這些電子設備的高純度矽。

矽谷(Silicon Valley)這個詞最早是由當地報紙的編輯霍夫勒在1971中使用的,指的是舊金山灣的南端,它從門洛帕克、帕拉托出發,經過山景城和桑尼維爾,到達矽谷的中心聖克拉拉,然後經由坎貝爾轉向聖何塞。

它既不是富含石頭的峽谷,也不是喧鬧擁擠的街道,而是藍天下樹蔭下壹系列新興的小城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這壹地區發展迅速,成為高科技工業中心,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取得了令我們自豪的非凡成就。

矽谷的歷史要從斯坦福大學說起。1885年,美國中西部著名的鐵路大王老利蘭·斯坦福捐贈了帕拉托附近的8800畝土地和2000萬美元,創辦了斯坦福大學1891。如今,斯坦福大學已經成為世界壹流大學。

國際教師協會根據目前的學習成績、學術成就和學生質量,將世界前十名大學排名為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東京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

當然也有其他排名,但斯坦福始終高居榜首是有說服力的。斯坦福是上述十所世界壹流大學中最年輕的壹所,但它卻像壹臺強大的火車頭,驅動著矽谷的長列車飛速向前。這是我們所知道的高科技園區的基本形象。

1906年,李德·福裏斯特發明了真空管,他工作的聯邦電報公司就在帕拉托。1912他在斯坦福大學的幫助下成功研制出電子放大器,拉開了現代電子技術的序幕。

創建斯坦福研究園

弗雷德裏克·特曼(Frederic Terman),65438-0920斯坦福大學畢業生,先後在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擔任教授。他才華橫溢,對矽谷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9年,在特曼的指導和支持下,他的兩個學生Bill Park Jung Su和Dave Packard在壹個車庫裏成立了壹家公司,資本為538美元,開始生產電子儀器。這就是著名的惠普公司的由來。1995惠普公司營收為315億美元,利潤為24億美元,全球員工為65438+2000人。惠普公司創辦的車庫被加州政府宣布為矽谷的誕生地,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

特曼教授的另壹個重要貢獻是,他在1951提出了創建斯坦福研究園的想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附近的高科技工業園。1955有7家公司遷入園區,1906增加到32家,1985擴大到90多家。這些公司不僅信任大學的最新技術,還在大學租用了655英畝的土地,源源不斷的地租收入成為了斯坦福大學的經濟來源。這也是斯坦福大學繁榮的原因之壹。

1955威廉姆·肖克利西遷,是矽谷半導體起步的重要裏程碑。肖克利1910出生於英國倫敦,後移居美國帕拉托,1973在貝爾實驗室工作。1947 65438+2月23日,何、理論物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布拉廷制成了世界上第壹根晶體休管,有人稱之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發明”。1949年,肖克利提出了PN結理論,次年制成了帶PN結的鍺晶體休管。因為這些影響深遠的發明,他們三人分享了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65438年到0955年,肖克利回到帕拉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在此之前,不成熟的半導體產業壹直集中在美國東部的波士頓和紐約長島,肖克利的公司是矽谷第壹家真正的半導體公司。他從東方召來八位傑出的年輕人,稱為“肖克利八傑”,包括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斯波克、皮爾·拉蒙德等人。1960肖克利賣掉了自己的公司,去斯坦福教書了。他創立的半導體實驗室死了,但他種下的種子在矽谷茁壯成長。

在諾伊斯的帶領下,“肖克利八傑”在1957集體跳槽,離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在實業家飛兆的支持下成立飛兆半導體公司。Fairchild公司總部位於紐約,除了相機和儀器之外還有很多相關企業,其中位於矽谷山景城的Fairchild半導體公司發展最快。

創業不久。因為諾伊斯發明了集成電路技術,可以在壹個芯片上集成多個晶體管,所以飛兆從壹開始就取得了飛速的發展。1965年,摩爾總結出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翻壹番的規律,稱為摩爾定律。雖然是根據1959-65的數據總結出來的,但是在今天依然有效。1967年,成立於10年前的飛兆半導體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96萬美元。

此時,正是矽谷形成的初期。矽谷的整個環境充滿了活力和繁榮,幾乎每周都有新公司誕生。飛兆也正在經歷壹場驚天動地的革命。

1967年初,斯波克和雷蒙德決定離開飛兆半導體公司,成立國家半導體公司,地點在聖克拉拉。1968飛兆公司營銷經理傑裏·桑德斯創建了先進微器件,即AMD公司。現在超微科技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腦芯片廠商。1968年7月,諾伊斯、摩爾和格羅夫離開仙童,創立英特爾,總部位於聖克拉拉。今天,英特爾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商,在中央市場占據全球80%的份額。

1976蘋果電腦公司成立。

1970年,吉恩·阿姆達爾離開國際商用機器,在桑尼維爾成立了Amdahl公司,專門生產開發與國際商用機器主機兼容的機器,在性價比上超越了國際商用機器的體系,成為小公司挑戰大霸主的典範。1974費德裏科·法金(Federico Faggin)在石油巨頭艾克森的支持下,在坎布爾成立了Zilog公司(他曾主導英特爾早期4004芯片的設計)。1975年,公司推出了壹款非常成功的Z80芯片。1975年,羅傑·梅隆在山景城成立了Comemco公司。他是斯坦福的畢業生,並以他在學校住過的宿舍為公司命名。該公司生產的微型計算機首先進入中國市場。

從65438到0976,兩個在矽谷長大的同名好友史蒂夫·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庫比蒂諾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他們沒有完成大學學業(喬布斯從裏德大學退學加入惠普公司,沃茲離開伯克利加入雅達利公司從事計算機工作)。因為喬布斯經營有方,沃茲擅長技術,兩者優勢互補,使得公司發展很快。1977推出的Apple II壹直是8位微機的重要角色,1984推出的Macintosh是界面友好的機型,廣泛應用於美術設計和出版領域。蘋果壹直站在微機技術的最前沿,1995年的營業額還是113億美元。

1981對於飛兆半導體公司來說是災難性的壹年。其位於聖何塞南部的晶圓廠經歷了有毒溶液的大量泄漏。該公司不得不花費12萬美元來更換土壤和監測水質。於是飛兆公司逐漸倒閉,消失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它在開拓矽片技術方面的偉大成就。仙童員工在矽谷乃至全國創辦的公司超過100家,影響深遠。

1982年,另壹個輝煌的名字太陽微系統公司出現在矽谷。升陽原本是斯坦福大學網絡的簡稱。三位創始人,AndyBechtolsheim,維諾德·科斯拉和Scott McNealy,都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後獲得斯坦福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他和世界軟件巨頭比爾·蓋茨同齡,他有信心能和他抗衡。盛陽公司已經取得了工作站領域的領先地位,其Sparc/Solaris平臺活躍在客戶機/服務器的動態領域。

隨著近壹兩年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沈陽公司推出的新壹代編程語言Java已經成為互聯網上公認的世界語。在此基礎上,Sunrise公司聯合IBM、蘋果等公司提出了網絡計算機的概念,試圖在計算機領域掀起壹場新的革命,打破微軟和英特爾的壟斷地位。

對矽谷發展至關重要五個因素

以上,我們通過惠普、英特爾、蘋果、聖陽的成長,描述了矽谷的發展輪廓。矽谷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公司。比如山景城,有網景通信(世界著名的網頁瀏覽軟件“導航器”)、Adobe Systems(世界上最好的桌面出版系統供應商,如Photoshop、Adobe Pagemaker等。)、Instuit(優秀財務軟件開發者)、System Plus等。聖克拉拉還有3Com,BayNetworks,

克拉麗絲女團,麥卡菲聯合公司,空中通訊公司,

Memorex,Plextor,AmericanMicrosystem,Phoenix Technologies,

Insignia解決方案、UB網絡等。Unisys也在聖何塞,

AcerAmerica、思科系統、索尼電子、ADISystems、

瑪吉網絡公司,鉆石多媒體系統公司,

軟件出版、呼叫技術等。

城市和社會都有自己的內在發展機制,不僅僅依靠人的因素,矽谷也不例外。矽谷的成功有很多原因。我認為以下因素對矽谷的發展至關重要:

1.良好的自然條件。舊金山灣地理條件優越,陽光充足,氣候舒適,被譽為“天然空調”。北加州原本富裕的生活品質吸引著人們在這裏生活和工作。

2.活躍的社會環境。矽谷的許多人來自美國東部和西歐。他們被加州的特殊機遇所吸引,以擺脫常規文化和官僚主義的束縛。正如壹位風險投資人所說:“東方是大公司的地盤,壁壘森嚴,個人很難在其中立足。加州是前線,無論從經濟、社會、組織形式都沒有固定的模式,最重要的是它有真正重視個人的價值。”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許多年輕人在矽谷實現了他們的創業夢想。當然也有很多人失敗過,矽谷倒閉的公司恐怕比成功的公司多很多。

三。良好的基礎設施。交通便利,通訊快捷,世界壹流的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優秀、豐富、流動的高科技人才。所有這些都創造了良好的技術和商業環境。

4.人才優勢。我們發現在矽谷領導高科技企業的管理人才都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多面手。很多人不僅是相關領域的技術權威或創新者,還擁有非凡的領導才能和人格魅力。只有這樣,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而有利可圖的商業環境、個人對創業的追求和對利潤的珍惜,促使許多有才華的人自立門戶,形成了今天矽谷多姿多彩的馬奔騰面貌。這就是高科技產業的魅力。技術瞬息萬變,有才華的人很容易闖出自己的天地。

5.以科技為先導。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壹個顯著特點是在科研上投入大量資源。他們往往從壹些原創技術開始,然後不斷改進產品,擴大市場份額。例如,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英特爾微處理器上的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翻壹番,這相當符合摩爾定律。在激烈的競爭中,只有在技術上領先壹步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即使是大公司也不敢稍有怠慢。競爭的結果是技術的進步和普及,培育了市場,使整個信息產業獲得豐厚的利潤。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斯坦福等壹批大學功不可沒。他們不僅為企業界輸送了大量科技人才,而且以其紮實的基礎研究成為技術進步的後盾,不斷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而且企業界和大學之間交流密切,實踐經驗可以很快反饋到基礎研究中。這樣的良性循環促進了技術的發展。

不及物動詞發達的資本市場。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創業與風險投資密切相關。1976蘋果電腦公司成立時,投資企業家馬庫拉出資9萬美元,借款25萬美元,占股30%,從而推動了蘋果電腦的發展,使革命性的個人電腦成為壹個新產業。Adobe 1982由著名風險投資公司H&創立;q的支持,後者獲得了百倍的利潤回報;長大後,Adobe與H & ampq合資成立新的風險投資公司,支持初創的高科技企業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上述兩家公司的風險投資源於原創科研成果,風險投資及時轉化成果,占領市場,分別形成個人電腦和桌面出版兩大新興產業。沒有風險投資的參與,僅憑壹個人或幾個人有限的財力是很難快速發展的。美國有很多專業的高素質投資者,他們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壹項原創技術很容易吸引大量資金投入,所以在美國經常聽說高科技人員壹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

矽谷是我們研究高科技園區的壹個很有價值的例子。矽谷作為信息社會的雛形和高科技人才的家園,既是天堂,也是苦難。高科技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看似高利潤的事業,其實隱藏著高風險,成敗往往在壹瞬間。矽谷成功的背後,也付出了沈重的代價,環境汙染、家庭解體、文化差、階級差異難以逾越。所以美國人說:矽谷只有壹個,也許以後總會有壹個。矽谷人的信息產業及其行為為未來社會的經濟結構和文化形態提供了壹個有用的模型。關心和支持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人壹定知道這段歷史,我們也要時刻關註它的新發展趨勢作為我們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