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如何看待中國文化在當今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如何看待中國文化在當今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歷史地位是由中國文化的歷史貢獻決定的。(1)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壹。

從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民族和國家,無論大小,都或多或少地對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恐怕是歷史事實,無法否認。同樣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每個民族或國家的貢獻並不完全相同。壹些民族或國家的文化對周邊民族或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長期以來形成了壹個文化圈或體系。按照我的說法,從人類有史以來,壹直有四大文化圈:古希臘羅馬,壹直到現代歐美,從古希伯來到伊斯蘭國家的蘇美爾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中國文化圈。在這四個文化圈裏,有壹種占主導地位的、有影響力的文化,同時,各個民族或國家也在相互學習。文化界之間也有相互學習的關系。這種相互學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如果從更大的宏觀角度來討論,可以發現這四大文化圈可以分為兩大文化體系:第壹個文化圈構成了西方文化體系;第二、第三、第四文化圈構成了東方的大文化體系。在這裏,“東方”既是壹個地理概念,也是壹個政治概念,即所謂的第三世界。這兩種文化體系的關系也是相互學習的關系。目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主導地位。但從歷史上看,兩者的關系是三十年東三十年西。

人類歷史上有過很多文化,歐洲歷史學家長期持有這種觀點。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其代表作《歷史研究》(薩默維爾節選,曹偉峰譯,第壹、中、二卷,第五版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從世界歷史大局出發,* * *發現了二十壹或二十三種文化(湯因比稱之為社會或文明):西方社會、東正教會(可分為拜占庭和俄羅斯東正教會)、伊朗社會、阿拉伯社會、印度社會、遠東社會(可分為中、韓、日)、古希臘社會、敘利亞黃河流域中國古代文明之前的巴比倫社會、埃及社會、安第斯社會、墨西哥社會、尤卡坦社會、瑪雅社會、商社會(見原書第壹卷,第43頁)。

所以唐明確反對只有壹個社會——西方社會的理論,這是壹種文明的統壹。他認為這是“誤入歧途”,是壹個“錯誤”。盡管世界各地的經濟和政治特征都已西化,但其他社會(文明)總體上仍保持著原有的特征。文明之河不僅限於西方。(第壹冊,第45—48頁)②

四大發明,天文歷法,中醫,農業科學,算盤,二進制:壹個數字的表示。十進制是十進制,二進制是二進制。二進制只用“0”和“1”,現代電子計算機多采用二進制。

煉金術:中國的煉金術傳入阿拉伯,直接促進了阿拉伯煉金術的成長,進而影響了歐洲的煉金術,而現代化學是在歐洲中世紀煉金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西方學者高度評價中國煉金術的世界意義:“中國煉金術的基本思想,作為印度、波斯、阿拉伯和伊斯蘭西班牙西進的結果,傳遍了歐洲。葛洪的理論和方法,甚至他使用的術語,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裏,都被這些國家的煉金術士普遍采用...如果承認煉丹術是現代化學的先驅,那麽中國煉丹術的原始理論可以算是藥物化學的最早規範(《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第322-333頁)。

中國瓷器和絲綢生產技術的傳播,古絲綢之路。(3)中國藝術。

中國神秘而多彩的藝術吸引了壹代又壹代的西方哲學家和藝術家。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大師伏爾泰把東方稱為“壹切藝術的搖籃”。並認為“西方的壹切都應歸於它”。19世紀的法國作家巴爾紮克認為“中國藝術有著無窮的豐富性。”17年底到100年底,洛可可風格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核心是對絲綢、瓷器等的推崇和追求。

中國的興趣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表現在園林布局上。歐洲人認為中國的造園兼有英法的長處。他們說中國的民族藝術別出心裁,崇尚自然,不像歐洲的整齊呆板。所以中國園林在歐洲國家流行了壹段時間,法國、英國、德國等地出現了對中國園林的模仿,至今仍能看到遺跡。

中國的繪畫也傳入歐洲,主要是中國的山水畫和人物畫,在瓷器中表現最為突出。也有畫家畫出了有中國味道的畫,比如《孤島帆影》《綠野長橋》。據說梵高也研究過中國的潑墨書。(4)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在國外有廣泛的影響。《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聊齋誌異》和《金瓶梅》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受到外國學者的高度評價。德國作家歌德在談到中國的文學時說:“中國人有小說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在樹林裏生活呢!”黑格爾認為中國的詩可以“比得上歐洲文學中最好的傑作”。(5)中國的哲學。

中國的哲學在17-18世紀也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德國古典哲學的先驅萊布尼茨是第壹個認識到中國文化對西方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哲學家。他在介紹中國最近發生的事件時說:“我們以前不相信世界上有哪個民族的倫理道德更好,生活方式更進步,但現在我們從東方的中國覺醒了!”他的主張為後來的啟蒙思想家依靠中國文明沖擊舊歐洲傳統開辟了道路。萊布尼茨比較了中西文化,說:“歐洲文化的專長是數學和思辨科學,...但在實用哲學上,歐洲人不如中國人。”因此,他極力主張進壹步擴大中西文化的交流。

中國文化的倫理傾向也引起了歐洲思想家的廣泛關註,他們認為“倫理與政治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在世界上,“唯壹把政治和倫理首先緊密聯系起來的國家是中國”。直到法國大革命,中國哲學中的德治也影響了雅各賓派的歷史。羅伯斯庇爾起草的1793《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第六條說:“自由屬於所有人做壹切不損害他人權利的事情的權利。它的原則是自然,它的規則是正義,它的保證是法律,它的道德邊界在下面的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布萊希特是世界著名的德國社會哲學戲劇家,他致力於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翟墨的“不侵犯”和“兼愛”思想,老莊的修身治國的哲學理論,以及“弱勝強”的理論,都是布萊希特特別重視的。中國哲學不僅為布萊希特與德國表現主義戲劇家的哲學論爭提供了有力的論據,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他的哲學視野,促進了他哲學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使他從壹個歐洲學者變成了壹個德國學者。

中國的傳統哲學在19世紀的俄羅斯也有影響。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對中國哲學非常感興趣。他學習孔丘、翟墨、蒙克等中國古代哲學家的理論,對老聃作品的學習和研究壹直持續到晚年。他曾說:“中國的先賢深深吸引了我...這些書給我上了道德課。”他想。

錢穆先生(1895-1990)說:中國文化過去最大的貢獻在於對“天”與“人”關系的研究。中國人喜歡把“天”和“人”放在壹起說。我曾經說過,“天人合壹”的理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人類在世界上遇到的第壹個難題是關於天空的問題。看過幾本西歐古人講的關於“天”的學術書,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西方人喜歡把“天”和“人”分開來說,換句話說,他們談論的是沒有人的天。隨著這壹概念的發展,在科學越發達的今天,宇易表明它對人類生存不利。

中國人壹起看天人。中國人認為“命運”是在生活中揭示的。沒有“命”,就談不上“命”。沒有“命”,就談不上“命”。所以中國古人認為“命”和“命”是最高尚最偉大的地方。認為人類壹切進化服從天道,違背天命,即根本沒有人類。中國的古人早就知道這個概念。我認為“天人合壹”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最古老、最有貢獻的命題。(6)中國經典傳入西方(錄自季羨林先生論文《宏觀看中國人》)

四書五經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如果中國的經典流傳到西方,首當其沖的就是它們。明萬歷二十壹年(1593),利瑪竇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寄回國內。天啟六年(1626),他把五經翻譯成拉丁文,在杭州印刷。康熙元年(1662),刻於建昌。尹將《中庸》翻譯成拉丁文,分別於康熙六年(1667)和康熙八年(1669)刻於廣州和印度果阿。《論語》最早的譯本也是殷和郭寫的,也是拉丁文。牧師白英麗回到了歐洲。康熙二十六年(1687),他的著作《中國的哲學家孔子》在巴黎出版。雖然中文書名是西文四書,但孟子的名字並不壹致。康熙二十六年(1687),奧地利牧師白乃心用意大利語出版了《中國雜記》。布拉格大學圖書館出版了弗朗索瓦·諾埃爾用拉丁文翻譯的四本書《小靜》和《遊學》,這四本書在1783年至1786年間被翻譯成法文。魏實還用拉丁文寫了《中國哲學》,與該書同時出版。白晉寫了拉丁文《易經》,未出版。康熙四十年(1702)。討論中國的哲學和風俗習慣。目前,梵蒂岡圖書館中有14部西方學者研究的《易經》中文手稿。宋俊榮曾經翻譯過《易經》,劉英翻譯過《禮記》的壹部分。康熙末年,馬若瑟刪節了《易經》和《詩經》。康熙四十六年(1707),馬若瑟從建昌府發函歐洲。他還研究了中國的古籍。傅盛澤有《道德經》的註釋,被翻譯成拉丁文和法文。他還把《詩經》翻譯成了法文。何滄碧在康熙四十年(1701)來到中國,也從事《詩經》翻譯工作。(7)《孫子兵法》在世界軍事學術界和企業界影響很大。(8)

梁啟超曾將中國歷史分為“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三個階段,從秦統壹到清末為“亞洲之中國”。從秦朝到清朝,大約兩千年的時間裏,中國都是亞洲歷史舞臺上的主角。中華文明就像往下流的水,氣體從集中的點向稀釋的區域擴散,強烈影響了亞洲國家、日本和朝鮮。

中國和日本是壹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交往源遠流長。4世紀中葉,大和政權統壹了日本。公元600年,日本向隋朝派出了第壹位使節,新興而強大的隋帝國給日本使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世紀初,聖德太子沿襲中國制度,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進行了“推古變法”。改革初見成效。日本統治者堅定了移植日本文化的信心。唐帝國建立後,政治制度完備,軍事強大,文化發達。日本統治者非常欽佩唐文化。公元623年,唐朝歸國的留學僧人齊輝、惠光等人奏禦雲:“大唐為國,罕國也。”(《日本國誌》,朝廷接受了這個建議。630年,日本向唐朝派出了第壹批使節,此後的200年間,日本* * *向唐朝委派使節18次。在留日唐朝學生的鼓動下,公元645年,日本經歷了壹場著名的大規模革新。就像明治維新以“西化”為最高理想壹樣,是大規模的革新。派往唐朝的使節達到了頂峰。這個使團規模龐大,成員多達500或600人。除了大使和副使節之外,使團還包括留學生、在國外學習的僧侶和各種技術人才。他們“回歸現實”,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將唐朝的文化引入日本。

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古代朝鮮時期(5世紀-1世紀中期),儒學和漢字傳入韓國。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時期(1世紀中葉——7世紀中葉),中國文化被三國從不同渠道大規模吸收:高句麗從陸路傳入儒學。百濟從海上傳入中國南方文化,吸收了六朝多元的學術思想。新羅通過高句麗和百濟間接吸收了中國文化。

從唐朝開始,高句麗、百濟、新羅積極派遣留學生到唐朝學習韓國文化。新羅統壹華北後,以唐制度為立國範本。

漢字曾經是東亞的通用語言,是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所有民族的通用語言。用它作為官方甚至唯壹的書寫系統。

漢字成為東亞世界的通用語言,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國周邊地區的稱呼)和佛教的傳播密切相關。在朝鮮,漢字的引進和使用與儒家經典的引進和使用是同步的。在日本,最早的漢字傳入記錄,也是最早的儒家經典傳入記錄。在越南,漢字遵循儒家詩詞,這是壹種“民族習俗”

隨著東亞國家傳統教育體系的建立,儒家經典成為東亞國家通用的教科書。這段歷史延續了壹兩千年,學習漢字的歷史也同步延長。當然,佛教甚至道教都得在後面加上。

壹些民族在使用漢字的同時,遲早也創造了自己的文字。這個時候,漢字往往會成為參考樣本。日語的“假名”使用的是漢字的偏旁部首,而“假名”的表達方式相對於“真名”(漢字)表現出了強烈的對漢字的尊重感。朝鮮半島的“諺語”雖然是拼音文字,但也使用漢字的筆畫和結構。“諺”的說法也與“真書”相對。越南的“南”字(又稱“南”,即“南”)使用漢字的部件(部首)和構詞方法(借、知、形聲字等),其讀音以“漢越音”(唐代傳入越南的漢字讀音)為基礎

漢字曾經比國家語言更高級,更時尚。古代朝鮮半島,漢字最高,其次是“諺文”。在古代日語寫作中,用“真名”(漢字)比用假名好。男人用漢字,女人用假名。單詞的高低暗示著性別差異。越南的中國文學作品遠遠多於《紫楠》文學作品。

近代以來,由於西風東漸和中國的衰弱,漢字在東亞國家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限制使用漢字,有的禁止使用漢字,有的走上了拼音之路。但隨著中國的偉大復興,漢字近年來在東亞國家重新受到重視。可以預見,中國人去東亞國家旅遊會像古人壹樣方便,因為到處都有漢字。

東亞語言中有大量的漢語詞匯。比如在韓語、日語、越南語中,都占總詞匯量的60%以上。所以漢字對這些語言的影響“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依然存在。

壹些古漢語詞匯至今仍活在東亞國家的現代語言中,成為“活化石”。比如韓語中,未婚男青年稱為“總角”(出自《詩經》),日語中,博士稱為“進士”,院士稱為“翰林”,鐘表稱為“銅壺”...在中國古代,人們稱大門為“門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