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英國留學:教授寫推薦信不收禮。

英國留學:教授寫推薦信不收禮。

劉鑫

我高中畢業,碩士畢業於牛津大學

我參加過BBC每日政治。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劉鑫在華南媒體嶄露頭角,是因為他曾在2006年上過BBC每日政治,當時他是英國肯特郡中國協會的主席。當時他才20歲,在肯特大學學習精算。這是國內學生出國留學的熱門但難度較大的專業。在英國,參加精算師考試差不多需要12年,壹個* * *,需要15次考試,每次考試需要幾百英鎊的會員費。在他所在的大學,79個學生中往往只有40個能順利畢業,能因為成績好而獲得部分科目免試的就更少了。劉鑫覺得在國外上課,老師可能會講很多東西,但是真正的考試用的不多,主要是啟發妳的思維,真正的成績還是要靠自學。而且大壹大二難度突飛猛進,有時候中國學生會覺得很難受。後來英國出現留學生成績作弊的醜聞,也與這種學習壓力有關。

外國教授寫推薦信不收禮物。

本科畢業後,因為以自己的成績考上牛津大學,再次被國內人關註。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步入上流社會的壹步。其實劉鑫說自己也沒什麽特別神奇的地方。除了成績優異,她參加社團活動和老師的推薦信加起來,她被錄取了。國外的申請是通過網絡進行的,教授的推薦信不會被學生直接看到,也不會像中國那樣更關註世界,或者說不會因為教授對妳有偏見而客觀的寫。

這裏面有壹個小插曲,就是他在申請牛津碩士課程的時候,因為想送老師壹個小禮物而被拒。他後來才知道,國外學校並不禁止教授接受學生的禮物。老師收到學生卡會覺得很開心。如果東西稍微貴壹點,教授可能會認為妳在“行賄”,那可能只是壹袋茶葉。後來他擔心老師會對自己有想法。後來申請後,劉鑫去拜訪老師表示感謝。

讓外國人減少對中國的偏見。

在與英國人的接觸中,劉鑫也覺得,有時候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只停留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而在此之前,外國對中國的關註度更低。比如他有壹個學俄羅斯歷史的鄰居,曾經邀請他和幾個中國留學生到家裏問關於中國的問題。鄰居也會問壹些問題,比如“那裏的天空會像英國壹樣藍嗎?”。很多時候,劉鑫和他的同學都願意介紹壹些中國發生變化的事情。

汶川地震時,劉鑫和同學還發起了壹次募捐活動,短短三天就籌集了3000多英鎊。要知道,在英國,其實富人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多。100英鎊可能是壹個人工作壹周的工資總額。這個時候,國外人的壹點點幫助,都會讓劉鑫覺得很感動。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劉鑫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小小的成就感。2009年,他們還組織了牛津版的“春節聯歡晚會”,相當壯觀。

回國想考公務員,實現社會價值。

如今劉鑫已經畢業回國,剛剛開始自己的求職之路。與很多留學生不同的是,雖然有這樣的學習經歷,但在會計師事務所或保險公司做顧問可能收入更高,找工作也更容易。不過他說自己第壹個想法是考公務員。用他的話說,“我在國外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想如果我能把這些想法融入進來,為社會做壹點改變,我就能實現我的社會價值。”在英國時,他不僅參加學生會的壹些活動,還關註壹些政治話題。在國外呆久了,他更能體會到黃皮膚的中國人的存在感。(郭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