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吳雙父親的信息

吳雙父親的信息

吳祖光目錄[隱藏]

傳記

作品評論

過去事件的簡要收集

生命的概念

書目年表

(1917—2003)

[編輯本段]傳記

吳祖光,又名吳、吳少,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和導演。出生於江蘇武進,1965438+21,2007年4月出生於北京東城小草工廠的壹個大房子裏。他的家庭為吳祖光提供了文學環境。其父吳瀛參與創辦故宮博物院,擅長詩詞書畫、篆刻和古代文物鑒賞,對吳祖光的文學生涯影響深遠。同年,吳祖光畢業於北京孔德學校。在中法大學文學系學習壹年後,要聘請南京戲劇學院校長辦公室秘書。1934發表的小說《宮娥怨》是他的第壹部小說。七七事變後,隨戲劇學校赴湖南、四川教授漢語和中國戲劇史。1936畢業於中法大學文科系。65438年至0937年,吳祖光擔任南京國立戲劇學院校長辦公室秘書,同年創作了抗日話劇《鳳凰》,成為國立劇場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武器。隨後創作了《宋正琦》、《雪夜歸來》、《林沖夜奔》、《牛郎織女》、《青春之旅》等劇目,收入《吳祖光戲劇選》。1945年,由他主編的《新民晚報》副刊率先刊登了毛澤東的詩《沁園春·雪》。1946年在上海創辦《新民晚報》副刊《夜杯》、《清明》雜誌,還創作了《捉鬼》和新劇《嫦娥奔月》,痛斥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後被國民黨反動派迫害逃往香港。65438年至0947年,執導並執導了《中國之魂》《青春不要被忽略》《山河淚》《春風秋雨》《雪之夜歸》等電影。新中國成立後,吳祖光先後創作了反映紡紗女工的電影《紅旗歌》和兒童劇《除四海》。1954之後,吳祖光執導了《梅蘭芳的舞臺藝術》、《洛神》、《荒山淚》等電影,為梅蘭芳、程兩位京劇大師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963年與妻子辛合作改編評劇《花為媒》,成為評劇舞臺上的壹部成功力作。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如《武則天》、《三桃三泉》、《江湖浪子》、《新傳奇》、《三俗宴》等。

1937至1948,吳祖光曾任南京國家戲劇學院講師,重慶中央青年劇社、中國戲劇藝術社理事,《新民晚報》副刊編輯,《清明》雜誌編輯,香港大中華電影公司董事,香港永華電影公司董事。1949後,吳祖光歷任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制片廠主任,牡丹江藝術團團長,中國戲曲學院、中國戲曲研究院、北京京劇院編劇,文化部藝術局專業創作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友誼出版公司名譽董事長。1957被錯劃為右派,北大荒勞動下放。1960回京,先後在實驗京劇團、北京京劇團擔任編劇,創作了《武則天》、《秋鳳黃》、《三大桃三春》等劇目。65438-0979文化部藝術局從事專業創作。粉碎“四人幫”後,他寫了京劇《紅娘》和話劇《闖江湖》,都很受歡迎。他是第五屆至第八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新中國成立後,吳祖光出版了戲劇集《雪集》和散文集《藝術之花》,還執導了多部藝術片,其中梅蘭芳的《舞臺美術》、《洛神》、《荒山淚》等為京劇大師梅蘭芳、程留下了珍貴的素材。65438年至0960年,回到北京實驗京劇團、中國戲曲研究院任編劇,創作了《三桃三春》《三俗宴》等京劇劇本。評劇《以花為媒》改編的電影劇本,可視為戲曲革新的典範。“文革”結束後,吳祖光根據妻子新的生活經歷創作了話劇《江湖浪子》。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編輯本段]作品評論

▲《三桃三泉》

20世紀60年代,吳祖光的作品1983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了色彩斑斕的舞臺藝術專題片。

五代時,闖蕩江湖的英雄鄭恩路過蒲城縣,因偷西瓜被觀瓜女子陶三春暴打壹頓。趙匡胤看到她天資出眾,容貌出眾,便撮合了壹對。鄭恩和陶三春結婚了。

周世宗、柴榮繼位後,趙匡胤被封為南平王,鄭恩被封為北平王,鄭恩獲準迎娶三春。三春離別後日夜思念鄭恩,欽差大臣讓她進京結婚。她沒有穿羽衣,騎著壹頭驢,帶著她的弟弟胡濤去了北京。

他們來到汴京城外的十裏堡,見到了趙匡胤和鄭恩派來的將軍高懷德。高懷德化裝成紅胡子,揚言要讓陶三春做他的妻子。陶三春聽了,大怒,和他打了起來。經過壹場激戰,陶三春打敗了“相馬”。高懷德無奈之下,吐出了真相。陶三春聽到這個消息後,怒氣沖沖地闖進皇宮,想找鄭恩算賬。

鄭恩看見陶三春闖進金色大廳,悄悄地躲了起來。柴榮見三春不尊重平臺,就命令禦林軍把她拿下。禦林軍又被三春打得落花流水,大將高懷亮也被打得落花流水。柴榮只好命令趙匡胤連夜找到鄭恩,為他們證婚。

鄭恩問十裏堡是如何實現的。高懷德謊稱自己射了壹箭,把三春射下了山。鄭恩聽後,認為三春的威風已經毀了,於是就回府結婚了。鄭恩為了擺架子,甚至在新房裏說自己渴了,讓三春給他倒茶。三春壓住怒火,不予理會。當他發現桌子上的賣油香腸時,他認為三叉故意羞辱他,並要求女仆用帶回家的方法懲罰三叉。三春忍無可忍。他和鄭恩聯手,幾個回合就把鄭恩打倒在地。鄭恩知道自己被打敗了,跑出洞房,甚至打電話給高懷德求救。高懷德跑了。

柴榮和趙匡胤聞訊趕來勸架。在他們面前,陶三春把賣油作為鄭氏家族的家法,以示不忘根。鄭恩跪下來道歉,這對夫婦和好了。柴榮封陶三春為勇敢的夫人,獲準參政。

▲「花為媒」

這部電影劇本由長春電影制片廠1963出品,吳祖光編劇,被認為是傳統戲劇革新的典範。

王俊青和他的表妹李悅娥,青梅竹馬,彼此深愛著對方,他們發誓要結婚壹百年。王太後渴望她的孫子,並要求阮媽為峻青做媒。阮媽嫁給了才貌雙全的張五可,峻青拒絕了。在被王太後詰問後,峻青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感受,除非月娥不娶,否則從不與人同理心。太後無奈,讓阮媽去月娥家說親。

月娥的父親李茂林認為男女私情見不得人,堅決不允許結婚。峻青得知這壹情況後,病情越來越嚴重。王太後很擔心,阮媽提出壹個計劃,鼓勵峻青去張家花園相親。她認為只要峻青看到吳克,她就會愛上吳克,這就成功了。但是峻青病得太重,不能去。阮媽又生了壹個打算,叫表妹賈去相親。應均和吳克在花園相遇,這說明他英俊瀟灑,並送了壹朵紅玫瑰作為定情信物。應均把紅玫瑰送給了峻青,但峻青拒絕接受。阮媽向王太後進言,不如先嫁給吳克。峻青必然會屈服,王太後會定期會見和結婚。

月娥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難過。月娥的母親知道女兒的擔心,趁父親不在,把女兒用假名送走了。月娥先被送到王家嫁給峻青,五轎子到的時候他們已經結婚了。五能見之,怒不可遏。她在花廳裏大吵大鬧,然後馬上闖進洞房,嚴厲地質問無言以對的峻青。阮媽見此情景,不知如何是好。忽見賈站在旁邊,拉著他進了洞房。於是,這對戀人,微笑著,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花為媒》精彩歌詞節選

送妳壹朵玫瑰。不要笑

(張五可唱)打電話給王俊青。妳來得正是時候,不顧女孩發燒。我的心臟無法停止跳動。有件事我想問妳。仔細聽著。我該不該為婚姻煩惱?我應該說我壹文不值嗎?妳說我心弱,手不吉利,又醜又無能,身材也不苗條。我們今天在花園見面,我讓妳仔細看看花。看看紅玫瑰,看看含羞草,看看藤蔓,看看彎腰的柳樹,看看蘭花,看看芙蓉,看看我花園裏美麗的花朵。邁出壹步,鳳凰展翅;走兩步,彩雲飄;五能連步走,簪環嘹亮,笑妳小秀才為花顛倒,垂目散魂。

這是我的淑女和紳士。

(張五可唱)張從上到下仔細打量這個閨女;為什麽她的頭發這麽黑?為什麽穿衣這麽好看?太陽穴蓬松光禿禿的為什麽要用桂花油?萬高-馮的代碼既不向前也不向後,還有壹個名字叫仙人集。銀絲線在鬢角穿了壹只珍珠鳳凰,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就像金雞點頭。芙蓉臉,眉毛像遠山秀,杏眼有穿透力,她的鼻子很高,長著壹張櫻桃小嘴,牙齒像玉,嘴唇像朱,不薄也不厚,她的耳朵上戴著壹個叫做紅金鉤的東西。我穿著紅繡衫,雲扣金邊,萬言環繞,壹只獅子解下腰帶,卷出繡球。裏面壹件小襯衫,她的袖口有點細;她整了整妝,舉起手,稍微用力,就穿透了袖子;十指如筍,手腕如白藕。人天生有壹雙靈巧的手,巧娘生了這個漂亮姑娘?穿八裙,褶雲皺,都是錦繡緞。裙下紅鞋露,花蓋,金線鎖,五色絨繩合。巧手難以形容,但畫的不好。生得帥,動作浪漫,動作浪漫,動作浪漫,動作好浪漫。我猜不透這個好女孩是誰。美麗的仙女比她還醜,嫦娥見了都害羞。年輕人不夠愛,也就是妳,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老人看到她,微笑著點頭表示贊成。這樣的女人真是世間罕見,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暴風雪夜歸》

這部劇是吳祖光的代表作,完成於1942,由吳祖光本人於1948拍成電影,香港大中華電影公司出品。

20世紀40年代末,在壹個寒冷的雪夜,壹個人跌跌撞撞地走進了蘇宏基家的花園,手裏拿著那棵枯萎的海棠樹,仿佛在尋找他過去留在這裏的影子。

20年前,在這座大城市,出身貧寒的京劇演員魏連生飾演花旦。達官貴人、青年男女,甚至普通大眾都被他的聲音和情感迷住了。他人脈廣泛,經常幫助貧困的鄰居,受人敬仰。

朝廷大臣蘇宏基,以走私鴉片起家,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他的四姨玉春,本來是煙花姑娘,後來被蘇宏基贖為妾。玉春,懷著壹顆渴望自由和幸福的火熱的心,不甘於過著牢籠般的富貴生活。她通過學習戲劇認識了魏連生,告訴他自己悲慘的生活經歷,並邀請他到她自己的小樓,然後她去看了扶蘇的生日演出。兩人過去有過相似的經歷,兩人都成了富人解憂失尊嚴的玩具。於是,他們出於憐愛,約定私奔,走向自由。這時,蓮花從窗口摘下壹朵海棠花,送給了玉春。沒想到,這壹切都是連升推薦給蘇家管事王新貴的。

這個阿諛小人竟然忘恩負義地向蘇宏基報告了這件事。當宇春如約離開時,王新貴帶領幾名打手將宇春接回,而連生則被驅逐出境。兩人道別,從此天各壹方。二十年後,連生拖著過早衰老的身體回到了故土,但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宇春是蘇宏基給天南鹽運使徐福做妾的。荷花感慨萬千,在那個雪夜,靜靜地死在海棠樹下。

[編輯本段]對過去的簡要總結

▲“二流館”很奇怪

對於自己的命運,吳祖光生前也有過回顧和回憶。“二流館”是他無法擺脫的創傷記憶。

黃苗子,出生於1913的畫家,上世紀80年代末在澳洲生活了近十年,曾在昆士蘭州格裏菲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是二流大廳的見證人。他在北京的公寓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二流館是壹場荒誕的鬧劇。

二流會館最初的形成和壹個叫唐瑜的人有關。仰光華僑唐瑜,上世紀60年代初活躍在上海電影界。據說他因為反對包辦婚姻,逃到了上海,後來又搬到了重慶。唐瑜在仰光有個哥哥,是個富商。有錢的兄弟是兄弟,關心他的兄弟。唐瑜的哥哥給了他壹把金梳子,並告訴他,如果他沒有錢,可以用壹把梳齒換錢。唐瑜拿著這把梳子突發奇想,把金梳子賣了,用拿到的錢蓋了房子。

新房子在不斷建造,房子都是用當地的材料建造的。大部分都是用當地很容易獲得的巨大竹子做的,綁起來做屋頂框架,門窗。然後裏外抹上灰泥,蓋上屋頂,就成了客廳。這種在當地統稱為“綁屋”的建築,經過精心的加工,可以變成漂亮的西式住宅。唐昱建了不止兩三棟房子給朋友住,他的第壹棟房子陸毅是給夏衍壹家住的。

吳祖光在《二等堂的回憶》中寫道:唐瑜最後蓋的最大的房子在側村,是從中堤路到四堤的下坡。它有壹個寬敞的客廳和三間臥室,裝修得很好,取名“碧廬”。“畢魯”與“壁爐”諧音。唐瑜特別喜歡壁爐,客廳裏建了壹個很漂亮的壁爐。

黃苗子說,唐瑜的碧廬是重慶文藝界的壹個吸引人的地方,朋友們都願意來這裏相聚。Bilu現在就像壹個沙龍或者俱樂部。那段時間,吳祖光是碧廬的活躍人物,在重慶的歲月,是吳祖光壹生的鼎盛時期。在重慶,戲劇成了最流行、最時尚的文化活動,吳祖光的《義之歌》、《青春之旅》、《牛郎織女》都成了膾炙人口的戲劇。

碧綠全盛時期住著十幾個租戶。有壹天,徐炳(徐炳是解放後的統戰部長,當時在重慶主管文藝)和郭沫若來到碧廬,住在那裏的人還沒有起床。徐炳說這些懶漢真的很懶。其實當時大家都參加了演出,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三四點了。當時,大家剛剛學會了壹個陜北詞“二流子”,所以老郭說要給他們起個名字“二流堂”。“二流會館”的名號由此而來。

但是吳祖光不喜歡這個稱呼。他壹直勤於寫作,不太喜歡聚眾聊天。

抗戰勝利後,大家各奔東西。65438到0947,吳祖光去了香港。到香港後轉做電影導演,給他帶來了新的人氣和豐厚的收入。

吳祖光9月回京1949。擺在他面前的是壹個新的國家,還有幸福的婚姻在等著他。

當時,演員戴浩和余夫婦租住在東單西觀音寺34號的壹棟老式大別墅裏。入口是壹排六間平房,與壹棟大樓相連。他們把壹棟樓轉租給盛嘉倫。音樂家鄔析零壹家住在樓下的壹個大房間裏。此外,跨院的兩間平房由黃苗子和余楓租用。故友再次相聚於此,還是碧廬的老人們。於是馬上傳開了,說“二流館”在北京重建。

吳祖光租了壹排平房,六個房間。他和新就是在這裏結婚的。

辛小時候被賣到天津,在天津的貧民窟長大。父親賣糖葫蘆,母親不識字,壹家人靠唱歌為生。她6歲學戲劇,14歲成為女主角。1949,當新22歲的時候,她開始去北京闖世界。她在北京遇到了吳祖光。在北京,吳祖光和辛的婚姻壹時成名。

吳祖光是“二流館”的活躍人物,青年藝術家經常去找他。杜高、錢莊和葉濤經常聚集在他周圍。這些人被視為“二流會館”的“小家庭”。

1954年,深受“二流會館”人際關系影響的吳祖光買下了位於帥府園馬家廟9號的18房新四合院。他帶著住在上海的爸爸媽媽來到北京生活,當時他的父親中風後已經病了很多年。

在當時的"肅反"運動中,"二流館"發生了壹些事情,有人認為這個地方很奇怪,為什麽很多藝術家在那裏進進出出。老齊白石和梅蘭芳,年輕的杜高和格蘭奇,藝術界和音樂界的人,這麽多人聚在壹起。很多人開始懷疑。隨後,“二流館”的“小家庭”成員被認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成員,來往於“二流館”的人被認為是“胡風集團”的外圍組織而受到審查。

1957,“二流大廳”再次被查,壹個專案組過來問:妳們在這裏幹什麽?其實我什麽都沒做。只是聊了聊文藝,聊了聊。工作隊不相信。畫家張定想在1957開頭辦壹份雜誌,他正在等待申請的批準。這件事也被專案組立案了,說“二流館”要辦機關刊物。

很多人問為什麽要成立“二流館”這個組織,被問的人都說根本沒有這個組織。但也有人故意落井下石打人,說“二流館”有館印。因為盛嘉倫讓王的哥哥刻了壹個“二流堂”,當時他說是堂印。吳祖光買了壹些年畫,是幾個小朋友畫的。題目是“百玩不厭”。吳祖光喜歡那首《百玩不厭》,給每個朋友都發了壹份。他把“百玩不厭”掛在墻上,其他人都不掛。那種“百玩不厭”被視為“二流館”的標誌。當時,匈牙利發生了“佩托菲俱樂部”事件。“二流館”被視為中國的“裴多菲俱樂部”。

1957反右運動開始後,很多“二流教會”被劃為“右派”。

今年五月,黨中央號召大家在整風運動中幫助黨。“妳什麽都知道,妳什麽都可以說;說者無罪,聽者被警告。”吳祖光已經停止了自己壹直不感興趣的電影工作,急於寫壹個新劇本,取名為《吹壹池春水》。然而,人們不斷從家裏來,打斷了他的寫作。很多報刊雜誌的記者,很多談時局的朋友,甚至壹些做文化領導的老前輩,都要求吳祖光陪他們去壹個民間小劇團“放火”,更明確的是,他們奉命要求吳祖光發表意見,寫文章給領導提意見。而吳祖光對文藝界的領導,確實是意見頗多;但是吳祖光在他家裏遇到了阻力。

這種抵制來自他的妻子新夏風,當她聽到吳祖光的壹些意見時,她感到厭惡甚至害怕。她認為,在舊社會,她吃了很多苦,多虧* * *生產黨救了她;今天的領導方式雖然有問題,但比舊社會好多了。吳祖光說:“這次* * *產黨請大家出主意,為了改進工作,是毛主席要求的。”她說:“妳也不許提!”

5月31日,周揚、楊漢生邀請吳祖光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壹個會議,派人去接他。車在大門口按喇叭,接他的人催他,他溫順的妻子卻壹反常態不願意放他走。新夏風叉著腰站在門口,不許吳祖光出去。沒有扭轉乾坤的余地,吳祖光壹把推開妻子,離開了。他聽到妻子在哭,但他沒有回頭。他跑出院子,出了大門,上了公共汽車。

吳祖光回憶說:“這是我有生以來第壹次對女人如此無禮,真的後悔壹輩子。”

從後果來說,妻子的阻撓是對的。當天參加會議的只有馬思聰、金山等五六個人。後來,吳祖光在那次會議上的發言,被他的前任田漢先生以《黨‘亡羊補牢’不要領導藝術工作》為題,刊登在報紙上,成為吳祖光反黨的鐵證。

吳祖光被打成“右派”,被打成反革命右派。

1958初春的壹個早晨,雪下得很大。吳祖光去父母的房間向老人告別。他將帶著壹支500人的龐大右派大隊去北大荒勞動改造。早在幾個月前,吳祖光開始被批判的時候,他就把所有相關的報刊從父親那裏收走了,所以生病的父親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也不知道兒子的去向。他分手時面帶微笑。當時,吳祖光並不知道這是對父親的告別。第二年,父親去世,距離吳祖光在春耕的地裏幹活時收到北京發來的殯儀館電報,已經過去半個月了。

1966,“文化大革命”開始了。起初,風波並沒有波及到吳祖光。當“走資派”和當權派都被揪出來了,老右派又被揪出來了。“二流館”的問題又被提出來了。這壹次,堂主不再是吳祖光,夏衍成了後臺老板,而實際鬥爭的矛頭直指周恩來。

“二流大廳”被政治化了。壹開始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文革期間,被批判為“反黨、反革命、反社會主義集團”。這次是大事。江青親自抓的案子。“二流館”的人被關了起來。吳祖光再次下放勞動,、余楓被投入監獄,戴浩被勞動教養。

1979 6月19文化部審查委員會辦公室發出通知,撤銷二次元廳活動報告。此時,“二流館”和“小家”的劇作家王明在安徽勞改營受盡折磨而死。戲劇家格蘭奇,不能忍受每年的苦難,英年早逝。黃苗子和余楓被監禁了七年。

▲最後的歲月

在他的妻子新去世後不久,吳祖光因為抑郁和年老以及動脈硬化引起的腦血管栓塞而三次住院。但他仍然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

平日裏,他經常站在自家陽臺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流和人群,臉上掛著微笑...他經常坐在輪椅上,由保姆陪同下樓散步或者去理發店刮臉洗頭。這是他最愉快的時光。

吳祖光從小就與書籍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年前,雖然他把自己和新的書都捐給了京劇學校,但後來他收集的書堆滿了家裏的書櫃。

吳祖光也喜歡看足球比賽,幾乎每場都看。他的女兒吳雙笑著說:“爸爸老了,經常在看電視時打瞌睡,但這在足球、拳擊和京劇中從未發生過。尤其是看足球比賽的時候,他看起來就像壹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不時地嘟囔著‘犯規’...雖然他年老體衰,腦子也不如以前了,但是看球的時候表情很豐富。”

吳祖光偏愛甜食,尤其是漢堡包。為了逗老人們笑,還特意養了壹對小寵物——寶寶和PP,吳最喜歡PP。每當他看到PP在屋子裏跑來跑去調皮搗蛋的時候,臉上總會露出舒服的笑容。這兩只可愛的小動物成了他的“寵兒”。吳祖光經常接觸他們,逗逗幽默地說,他家有“八張嘴”——自己、女兒、女婿、孫子、兩個保姆,還有寶寶和PP

[編輯此段]生命的概念

吳祖光生於1917年,當時軍閥混戰,國家處於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時期;作為壹個成年人,恰好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民族危亡;直到新中國成立,吳祖光正值壯年,這是他創作的黃金時期。顯而易見,十幾歲時,他就成名了。當時中國文壇為數不多的優秀劇作家,應該寫出了更多能揭示時代面貌的戲劇作品。可惜沒多久就把整個國家推到了只允許說夢話,禁止說真話的狀態,然後就是眾所周知的十年浩劫。劫後能最終留存,步入老年,是僅有的壹點淒涼的幸運;我壹直覺得吳祖光先生這樣的人真的很不合時宜。我想,和吳祖光壹樣,經歷過那些時代的人,也有很多感嘆人生生不逢時的人。吳祖光的好友、畫家黃苗子曾寄語吳祖光:“生不逢時,才氣橫溢。”這八個字,壹方面很自然地評論吳祖光,贊美他的才華,哀嘆他的遭遇,另壹方面為什麽不能是針對黃苗子自己的處境呢?

但吳祖光不同意朋友的留言,總結道:“我生下來就不介意死。”吳祖光經常和朋友表達這樣壹個意思:20世紀最精彩的60年都趕上了,怎麽能說是“生不逢時”呢?晚年的吳祖光書法自成壹派,典雅端莊,慷慨大方,求書者絡繹不絕。據說吳祖光壹直把“生逢其時”四字書送人,前前後後寫了幾千本。無論是權貴還是王,都是這四個字。但我看到的這壹張,雖然雅致,卻不是用毛筆寫的,而是用硬筆寫的,應該是在微明無力寫字的時候寫的。這也顯示了吳祖光先生豁達的心境。

吳祖光的人生經歷並沒有多順利,相反可以說是坎坷與磨礪。進入新社會後,和當時絕大多數知識分子壹樣,無壹例外地遭遇了不堪重負的災難。晚年本該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卻因為壹篇《國際貿易案》的論文惹上官司,持續數年,不得安寧。但是為什麽吳燦祖光壹再告訴人們他是“生逢其時”呢?我的理解是,壹個像吳祖光這樣老實、敢說真話的人,有壹種傳統文化中我們常說的“書生”精神,有壹種威武的氣節。因為這種“士”的精神,這種威武的性格,他們不局限於壹時壹人,壹時壹物的得失,不是基於個人的小點,而是基於風景,著眼於大局,著眼於整個時代,個人自在芥菜籽。安如五嶽之山,靜如平湖秋月,君子觀天下。吳祖光晚年的豁達,由此可見壹斑。

[編輯此段]書目年表

▲作品參考書目

鳳凰(劇本)1939,生活

宋正琦(劇本)1942,出版部文藝獎學金管理委員會。

牛郎織女(劇本)1943,文琪書店。

《夜奔》(劇本)1944,林煒出版社。

童軍(兒童劇本)1944,新聯出版公司。

《暴風雪之夜歸來》(劇本)1944,新聯出版公司。

青旅(劇本)1945,悟。

後臺的朋友(散文集)1946,上海出版公司。

嫦娥奔月女神(劇本)1947,開悟。

林沖夜奔(劇本)1947,悟。

捉鬼(劇本)1947,悟。

藝術之花(散文集)1955,新文藝。

雪集(劇本)1955,人文

畫家齊白石(報告)1956,北京。

荒山之淚(京劇)改寫,1957,戲劇。

《走遍青山》(劇書)1979,群眾

尋鳳集(劇本)1980,四川人。

遠方的壹個世界(劇本)1980,四川人。

江湖奇遇(劇本)1980,劇情

吳祖光戲劇選1981,戲劇

童童(腳本)1981,陜西人。

花為媒(電影文學劇本)1981,河北人。

枕下收藏(詩集)1981,山西人。

吳祖光論戲劇(論文)1982,戲劇。

吳祖光散文選1982,江蘇人。

牛女姬(手跡)1982,寧夏人。

吳祖光的愁(傳)1986,四川文藝。

▲研究資料參考書目

《暴風雪夜歸》(王政等編著)舞臺藝術1984,戲劇。

吳祖光愁(許,張傑)1986,四川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