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江”這個詞從何而來?

“江”這個詞從何而來?

姜姓探源

出自姬姓,以國命名。西周初年,周公第三子姬旦,名博陵,封於蔣介石,建立了周代小國蔣介石。後來姜國被楚國所滅,伯陵子孫以原國命名,稱姜。《元和氏纂修》中記載:“周公三子,封姜,子孫為燕,國在汝南郡。”縣名因鞏復辟而得名。位於河南省淮濱縣東南13公裏處的冀,北鄰死河。春秋時楚王朝滅蔣後置,屬汝南郡。魏晉時改為弋陽郡。所以姜的祖籍在今天的河南淮濱。

江姓縣號

壹個大廳的名字

中山堂:後漢時,秣陵統帥姜在山中與土匪作戰時犧牲。他生前說過“我屍骨輕,死後成神”。三國時,孫權建都於健康(今南京)。壹天,孫權在中山堂遊玩時,看到死去已久的醴陵統帥姜騎著白馬,手裏拿著壹把鵝毛扇。於是孫權在中山上為他建了壹座廟,取名姜侯,並派人去拜他。江的名字叫“中山”。

九侯堂:西漢時,姜敘忠於漢朝。王莽篡漢後,請他做臣子。他不肯做,被王莽殺死。光武帝復興漢室後,姜敘去世,光武帝把他的九個兒子都封為侯。姜的名字叫“九侯”。

王俊

樂安縣:東漢永元十年(公元96年),改為黔城縣,位於林佶(今山東青縣高遠鎮西北)。相當於山東省的博興高青、桓臺、廣饒、壽光四縣。到了魏,三國改為郡縣,治所遷到高遠(今山東博興西南)。

姜的家譜

還沒有!

姜姓的遷徙與分布

遷移分布

先秦時期,姜氏家族主要在今河南境內發展繁衍。自從楚滅蔣後,蔣介石大部分都搬出去了,只有壹部分還住在河南。其中,壹個在漢代先遷到陜西省,壹個在東漢時遷到山東省東萊縣。另壹支於南朝、宋時遷至黟縣(今江蘇省)。西漢悼帝時,淩渡(今陜西長安縣東南)人蔣易被封為兗州刺史(今山東省)。他的兒子孫東寒在東漢初渡江,分散在整個長江以南。壹個遷到洋縣(今江蘇宜興),壹個遷到毗陵(今江蘇常州)的滆湖,壹個遷到浙江奉化三陵。東漢建武年間,的九個兒子都被封為侯,分別是:公化侯營、會稽(今屬浙江)侯政、臨江(今屬四川忠縣)侯川、侯堯、侯哲、蒲亭、九江(今屬江西)侯任、雲陽(今屬陜西淳化西北)侯默和(今屬陜西)侯。可見,自江衡以來,他的後裔大多散居在中國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等地。唐初,、入閩開漳州,有河南蔣隨行,後定居福建。到了宋代,姜已經遷到了現在的廣東。比如南宋時,李宗是秀才,蔣可是電白人(今廣東高州縣東北)。元末,永嘉人(今浙江溫州人)江為躲避戰亂,遷居閩中。元明時期,福建、廣東的蔣氏家族已經發展成為壹個大家族。最早進入臺灣的蔣介石是蔣易安,明末跟隨鄭成功收復臺灣省。在福建泉州等地任職的蔣介石,壹部分遷到臺灣省,壹部分流傳到國外。姜姓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南方姓氏。

蔣的歷史名人

歷史上偉大的名字

蔣介石:我害怕誠實。早年入保定軍校,後留學日本,入團。在辛亥革命期間,他跟隨上海陸軍總司令陳·。1924被派往蘇聯學習,因試圖談判收回蒙古的行政權而受到冷遇。回國後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俗稱“黃埔軍校”,同時兼任國民革命軍第壹軍軍長。1926年任國民黨中常委主席、組織部長兼國民革命軍總司令。1927年,在上海發起清黨運動,定都南京,建立國民政府,任軍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主席,立誌統壹中國。1937七七事變後,發表嚴正聲明,隨後帶領全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直至勝利。1948年國民議會通過憲法後,他被選為總統。1949年冬,因與* * *黨戰局逆轉,退守臺灣省。1975在臺北士林官邸病逝,享年89歲。

蔣琬:蜀漢名將。當初隨劉備入蜀,後被諸葛亮看重,長期擔任丞相。諸葛亮攻魏時,主持士兵軍餉的供應。諸葛亮稱他為“國之儀”。諸葛亮死後,他代諸葛亮執政,擔任將軍,記錄大臣們的事務。

蔣廷錫:清康熙文化堂學士。善畫善畫,尤其精花,用逸筆寫生,點綴坡石,都是出神入化。雍正帝奉命批準萬卷《古今圖書集成》。

蔣智:中國戲曲作家、文學家,曾任翰林院編審。有16種劇情和傳說。他的詩膾炙人口,與袁枚、袁遺並稱“江油三傑”。

蔣士行:明代畫家。擅長畫圖,真武像新畫尤為獨特,與上安像、瀑布龍口聖像並稱三大奇觀。

蔣方震:壹百個單詞。浙江海寧人,著名軍事家、軍事教育家。早年隨蔡鍔留學日本,回國後歷任保定軍校校長、陸軍大學代校長(校長是蔣介石)、國民革命軍中將等職。1936 65438+2月,從德國回來後,他到Xi安向蔣介石匯報,與蔣介石壹起經歷了“Xi安事件”。抗日戰爭初期,他為陸軍大學等軍政機構遷往湘西山區奔走。後來槍傷復發,53歲去世。浙江樂清姜氏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