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明治維新是如何在資源貧乏的日本發展經濟的?

明治維新是如何在資源貧乏的日本發展經濟的?

日本的發展歷史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全面提高人口素質,防止兩極分化,自強不息。中國的改革和現代化需要借鑒日本的發展經驗。

日本擁有不到世界2%的人口,0.25%的世界面積,極其稀缺的自然資源,卻創造了17%的世界財富。筆者隨團赴日本學習考察。在欣賞世界經濟強國的富裕、發展和文明的同時,他個人覺得我們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向日本學習。其中,最讓我們感慨和深思的是日本起點低,發展快的歷史!

19世紀中葉以前,日本和中國壹樣,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沒有接觸到歐洲的新興文明。1853年,美國軍艦進入日本港口,日本的大門打開了。日本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成為被壓迫的國家和民族。此後,國內矛盾引發,德川時代結束,明治維新開始。明治政府推行“富民強兵”政策,迅速提高了日本的綜合國力,使日本走上了與西方列強爭奪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945年,日本戰敗,整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此後,在美國主導的外力下,日本開始了國家轉型和經濟復蘇。從65438年到0960年,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如今,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我們不能否認日本創造了壹個奇跡。考察日本的發展歷史,結合我在日本的經歷和感受,我覺得以下的經歷應該對中國的發展有所啟發。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靈魂。

不斷改革創新,為日本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歷史上日本對中華文明印象深刻,虛心向中國學習,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在西方列強打開國門的時候,日本看到了西方文明,虛心向西方學習。1871年,日本政府派遣了壹個100多人的代表團,歷時22個月,前往歐美,對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司法機構、教育制度等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研究。當我們參觀日本參議院時,我們看到了代表團團長伊藤博文、四位首相和三位樞密院議長的銅像。日本人民從未忘記他。西方經世之後,日本開始了深度的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很快走上了發達的資本主義道路。二戰後,日本開始向美國學習。20世紀50年代,日本派遣大量年輕人赴美留學,大部分學生完成學業後回國。從今天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們融合了東西方文化,善於兼收並蓄,勇於創新,虛心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壹切文明成果,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最終奠定了日本世界經濟強國的地位。

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是發展的戰略選擇。

日本是壹個非常重視人口素質的國家,總人口約654.38+0.27億,人口密度是我們的2.5倍。在東京等大城市,購物、餐飲等生活都需要排隊。日本人有意識地在車站、超市或其他地方排隊,這反映了日本國民的素質。日本把國民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提高國民基本素質,註重人的全面發展,構建以人為本的社會體系。日本的教育制度和中國差不多,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初中以下教育為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高中入學率96%,大學入學率50%。20世紀80年代,日本提出了終身教育的問題。1990日本頒布實施終身教育法,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日語老師的地位很高。公立學校的教師納入公務員行列,工資高於普通政府官員。筆者認為,與日本相比,中國人口多確實是壹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但不能把它當作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把所有問題都歸結於它,怪別人;在搞好計劃生育的同時,要下大力氣搞好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防止兩極分化是日本始終堅持的發展道路。

統計顯示,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相比,日本的犯罪率最低。這與日本強調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有關。日本戰後的快速發展階段,雖然實行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但由於國家采取了適當的措施,社會沒有形成兩極分化,並逐漸消除了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據相關機構調查,日本居民認為自己的生活狀況與他人相比處於中等範圍,滿意度在1958為72%,在1979為91%,在1989為87.3%。大多數日本人認為他們生活在壹個“平等社會”、“無階級社會”和“同質社會”。消除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維護社會公平,是日本自二戰以來壹直堅持的發展道路。日本戰後的發展歷史非常註重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的縮小。日本解決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徑有:壹是建立相對平等的工資制度,企業中管理層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較小;二是農民、個體戶、中小民營企業個人所得稅稅率低;第三,個人所得稅在高速增長。在日本,如果妳有6543.8億日元,妳實際上只有3000萬日元可以支配。

自強是日本的民族精神。

忍辱負重,自強不息,已經固化為日本民族的優良品格。許多日本人“淡化”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激起國際公憤;然而,他們仍然記得失敗的恐怖。在江戶東京博物館裏,不僅有東京等地大轟炸的圖片和視頻,還有壹些專門制作的場景模型。他們教育後代不要忘記“悲慘的過去”。和日本人說話,提到日本歷史,總會談到被美軍轟炸。可見,這些已經深深植根於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中,成為激勵他們努力的精神動力。回顧日本近代史,可以看到日本國家變化發展的軌跡:閉關鎖國導致國恥,強兵由此暴富,強兵暴富後對外侵略,幾乎亡國。戰後,日本在廢墟上再次騰飛。50多年來,日本因為戰敗迎來了和平,因為占領實現了民主改革,在國際事務中失去了話語權,取得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成功。雖然這些變化和發展有外力在起作用,但作為壹個國家和民族,其面向未來、忍辱負重、自強不息的精神不能不令人欽佩。

中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正處於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在積極發展自身的同時,需要積極借鑒日本發展的有益經驗。我們應該學會從日本的發展歷史中得到重要的啟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吸取日本發展模式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文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

數據傳輸器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階段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戰後經濟發展經歷了壹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這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經濟恢復期(1945—1955)。戰爭摧毀了日本42%的國家財富,經濟混亂,物價飛漲,大規模失業和通貨膨脹。在占領軍的巨大影響下,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產以平抑通貨膨脹,穩定國民生活”的政策,進行了經濟和社會的民主改革。1949基本穩定通脹,經濟開始復蘇。1953接近戰前水平。

高速成長期(1955—1973)。18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2.5倍,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多倍,年均增長9.8%。1966超越英國,1967超越法國,1968超越西德,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中僅次於美國的亞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經濟界的關註,被稱為“世界經濟奇跡”。

中等生長期(1974—1991年)。受兩次石油危機打擊,日本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以貿易立國的日本經濟被迫加快產業結構的重組和調整,重化工業結構轉向知識密集型產品結構。這期間GDP年均增長4.3%,是高速增長期的壹半。

經濟危機與走出困境。1992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出現經濟危機。1992-1998年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其中1997和1998出現負增長,但仍是世界經濟強國。在企業效益回暖的刺激下,設備投資逐步恢復,就業和收入環境正在逐步改善。由於企業的推動,日本經濟復蘇的前景越來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