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郊中記憶(1979——1999)

郊中記憶(1979——1999)

1979年8月27日,我懷揣著文教局的介紹信,與八位同誌壹道,來城郊中學報到。我是生平第壹次到城郊中學,又是新上任的城郊中學校長,對郊中的壹切我都感到新鮮和親切。

? 城郊中學座北朝南。從大門進去,壹條土路貫穿南北,土路坑坑窪窪,那是陰雨天人來車往的痕跡。校園深處有兩排紅磚青瓦平房,第壹排是兩幢教室,第二排是辦公室、宿舍和食堂。教室前邊是麥田,後邊是菜地。菜地西北角上有壹眼水井,那是全校唯壹的水源。學校沒有圍墻,只有鋼橘和小溝護校。報到之前,我已聽說,這所學校的前身是農業初中,從花莊村那兒搬來這兒不到兩年,初中四個班,高中三個班(含壹個農高中班),初高中皆二年制,學生都是城郊鄉的,好壹點的學生大多找關系上城裏中學就讀,好壹點老師大多也找關系調上城裏學校,所以社會上戲稱城郊中學是過水涵洞。現在我見到的校園占地30多畝,空曠而又冷清。在郊中的第壹個夜晚,我守著壹盞煤油燈,想了許多,怎麽也沒有想到我會在這兒幹了20年,把它幹成了壹生中魂牽夢繞的壹片熱土。

壹覺醒來是晴天。校長生活的頭壹年,從第壹天開始,不管工作如何千頭萬緒、艱難困苦,我們始終抓住教學這個中心不放,我們認定這是″工作重心轉移″在學校裏的體現。壹年耕耘,豐收在望。1980年高考,壹個重點班考上5人,考出了全校師生的士氣和希望。

? 到郊中任校長時,我是寶應縣中學67屆高中畢業生,恢復高考時我已是公辦教師,與高考失之交臂。但黨和人民沒有忘記我們,1984年我考上揚教院幹部專修班,兩年以後,我以揚教院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再任城郊中學校長,這時候的我,不僅能組織教師以教學為中心,而且自己也能在課堂教學上壹顯身手。那時候,學校缺乏的不僅僅是資金,還有師資。高考9門學科,我們沒有地理老師、歷史老師和生物老師,英語老師、政治老師和語文老師也不足數。我們向兄弟學校借用過,也向社會招聘過,但主要靠我們幹部隊伍自己,既當幹部又當教師,壹人做兩人工作。從1986年起,我壹連教了7屆高中和初中畢業班政治課,教學實績在全鄉乃至全縣皆名列前茅。1988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我以揚州市第二名的成績被南師大錄取,三年後我又壹次以優秀學員身份畢業。1990年,我的教研論文《選擇題在思想政治課上的應用》被陜西師大《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發表,並被列為重要篇目向全國讀者推薦。1991年我被揚教院聘為特約研究員,在兩屆揚教院幹部專修班畢業生中獨此壹份。同年春天,在全縣教學工作大會上,我的發言″要當壹個好校長,先當壹個好教師″,贏得與會者長時間熱烈鼓掌。校長是教師的教師,有什麽樣的校長,就有什麽樣的教師。城郊中學的每壹位教師都極其看重自己的教學實績,看重教研成果,看重學歷層次。到了90年代中後期,″愛生、力行、敬業、求精″已成為郊中每壹位教師的座佑銘。

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城郊中學步入了快車道。從92年開始,郊中高中部連年擴軌,95年擴大到6軌,98年完成了6軌。教學質量與學校規模同步上升,今年(99年)高考,城郊中學在全市66所學校中排名第11位,超過了幾所新批的省重點中學,為寶應高考平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98——99學年度,城郊中學***有31個教學班,1936名在校生,學生數為全縣同類學校之最。在如此眾多的莘莘學子中,人們看到的是″勤學、好問、善思、苦練″,這許許多多的學生,不論他們來自城上或者農村,他們總是像壹株株幼苗,在郊中這塊沃土上茁壯成長。

在城郊中學,從校長到班主任,從教師到每壹個學生,他們都踐行著

″求真、務實、創新、爭先″的校訓。

? 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是壹種教育資源,更是壹種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比起來,它彌足珍貴。

? 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郊中有形資產有了百倍增長。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關心下,依靠自身的經濟力量,郊中占地擴大了10畝,上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實驗樓和學生宿舍樓拔地而起,教室,實驗室,電腦室,語言室,圖書室,音樂室,體育場及其它設施設備不僅壹應俱全,而且全部達標。教工宿舍近6000平方米,60戶教工用遠低於成本的價格搬進了新居,再也沒有後顧之憂。老的郊中成為記憶,新的郊中正崛起。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我們不僅用活用足了相關政策,籌措了幾百萬近千萬的教育經費,改善了辦學條件和生活條件;而且在學校內部管理上建立了壹整套與市場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我們以目標管理為開端,以周檢查月考核為基礎,把學期考核、學年考核這個終端與活工資、評選先進、職務聘任等等掛起鉤來,獎勤罰懶,獎優罰劣。這就極大地激發了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活力,真正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

? 到了90年代中後期,氾、曹、郊三校鼎立的格局業已成形,此時的郊中已今非昔比,它由三類高中尾壹躍為與老完中並駕齊驅。作為壹校之長的我,若還停留在已有的文化水平上,勢必不可能把郊中帶上新平臺、創造新輝煌。1996年下半年,我得到去北師大進修的機會,北師大是我向往已久的高等學府,在那裏我潛心進修,壹個學期單讀書筆記就寫滿四大本、十萬字。結業考試,我年齡最大,卻分數最高(95分)。時隔壹年,我又參加社會自考,攻讀第二個本科,今年(99年)春《古文選》自考考出了93分的高分,名列江蘇省第七、揚州市第壹。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較難的兩門我已順利通過。先難後易,勢如破竹,拿第二個本科文憑應當不成問題(2002年上半年拿到),盡管我已調離了郊中,不再擔任郊中校長。

1979——1999,在***和國50年歲月裏是改革開放的20年。城郊中學這20年發展變化,我個人這20年的成長進步,無不深深打上了時代的印記。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我;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郊中的今天。在新的千年來臨之際,沐浴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東風,郊中之星更加奪目,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會更加璀璨!

? 1999年11月30日離任郊中時於校長辦公室草就。

? 2020年12月18日重抄於盛世嘉園北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