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樂陵的英雄人物或著名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樂陵的英雄人物或著名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樂陵在長達500多年的明清時期,其文化水平壹直處在全省比較先進的行列,始終是武定州與武定府所轄區域中的佼佼者。這壹時期,樂陵通過科舉考試湧現出史、張、王、宋、潘五大仕宦家族。這些家族的部分子弟通過寒窗苦讀,進入封建社會的管理層,他們在為明清封建王朝統治謀劃、出力的同時,也為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黎民百姓的生產生活做了許多好事。這些家族雖然都出現過重量級的文化名人,可惜文化的傳承沒有能夠持續恒久,隨著科舉取士制度的終結,這些家族也都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西關史氏家族

樂陵西關史氏家族始祖史秀,原籍江蘇溧陽,人稱“白馬將軍”,明洪武年間跟隨徐達、常遇春的討元大軍北征時戰死樂陵,後人因守墓而落籍樂陵。該家族代表人物為七世中的史邦直。他不但是樂陵史氏家族走出的第壹位進士,也是整個樂陵在明清時期考出的第壹位進士。該家族***考出進士8人,包括七世史邦直,八世史高先、史高胤,九世史玉明,十世史長昆,十六世史譜、史評,十七世史炳符。在今日的德州區域內,是唯壹能夠和德州盧氏家族不分伯仲的科舉仕宦世家。史氏家族在樂陵來看,不僅進士數量最多,而且曾經出現父子三進士(明隆慶、萬歷年間,史邦直、史高先、史高胤)、壹榜三舉子(康熙五十九年榜,史爾信、史麟經、史珽)、兄弟兩翰林(清嘉慶、道光年間,史譜、史評)的佳話。該家族考出舉人13人,包括五世史翺,十二世史爾信、史麟經、史繼經,十三世史珽、史楷,十四世史尚確、史尚樸、史尚淳、史鶴年,十五世史彬瑗、史彬洵、史闕文。擔任四品以上官職者11人,擔任七品以上官職者64人,接受各種品級的大夫、孺人、夫人、淑人、宜人等誥封140多次。其八世傳人史高先是晚明書法大家邢侗的女婿,見與邢侗有關的許多珍貴書畫、刻石流落民間,花重金將瑞露館刻《來禽館真跡》從臨邑東關的當鋪贖出,現存於樂陵市文化館,成為研究中國書法史和邢侗書法藝術成就的寶貴實物資料,也是文化館的鎮館之寶。

史氏家族著作有:史高先的《邢太仆文集》《王文成文集》《王家植史薈》,史以明的《明史記》《明紀事本末》《明世說》《忠臣孝子隱逸節烈》《秋來草》《西山藏詩集》,史麟經的《三幸集》,史繼經的《養拙山房集錄》,史尚確的《樂陵詩匯》。

東關張氏家族

明永樂初年張氏始祖張八老,由北直隸(今河北省)玉田縣遷居樂陵縣,壹直以務農和做小本生意為生。其家族代表人物為參與明朝移宮案的八世傳人張潑。該家族***考出進士3人,包括八世張潑,十四世張源長,十七世張桂芬;考出舉人14人,包括二世張彥啟,十二世張镠、張裕中、張宗鳳(武舉)、張逢泰(武舉),十三世張厚郿,十四世張勅、張紋植,十五世張鸮、張典,十六世張汝瀛、張汝沅,十七世張為柄,十八世張多祿。張氏家族從遷來樂陵後的第二代就考出舉人,也享有開樂陵文化之先河的美譽。家族代表人物,也是家族官職最高的人物為八世張波,官至明崇禎朝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官居正二品。

其家族著作有:張潑的《庚申紀事》《臆諫草》《竭力草》,張楫的《南遊紀事詩集》,張震南的《退步吟》《說好篇》,張士睿的《五恕齊詩文集》《賣肉記》《海萍逢》《鸞膠河》《水火難》《火焰山》《獅駝國》《寶塔記》《繡球記》,張镠的《樂陵文匯》《樂陵詩匯》《周易晚學編》《春秋大意》《張子淵錄》《壹銘齊擇中錄》《壹銘齊寸心集》,張渠的《濟南初度》,張汝瀛的《越南日記存稿》,張廷蘭的《四知堂詩集》,張葉兌的《雕蟲集存稿》。

北關王氏家族

王氏始祖原籍北直隸(今河北省)遷安縣,明永樂初年遷來樂陵城北的三裏莊。前三代名諱無考,四世祖為王茂、王森。七世中開始有大量學子出現,八世中有教諭、訓導等低層官吏出現,家族發跡在清代。該家族***考出進士3人,包括十三世王培,十四世王榮琯、王榮第;考出舉人8人,包括十世王不舍(武舉)、王大勇(武舉),十二世王所舉,十三世王銳、王炤,十四世王榮封、王榮綬(武舉)、王榮壽。家族代表人物為:清同光時期的兄弟翰林王榮琯、王榮第。家族中官職最高的是王榮第,官至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署河南布政使,官居正三品。

家族著作有:王所禮的《歷下草》《河上草》《西村草》《應酬集》,王所擢的《羅峰》《過裏都門》《邊城病余》。

東關宋氏家族

宋氏家族的始祖宋宣、宋申、宋宏,於明建文時期由河南商丘壹起參加朱棣的靖難部隊,靖難之役後脫離軍籍,於永樂元年(1403)被安排在北直隸(今河北省)靜海縣種田,永樂二年(1404)再由靜海縣遷居樂陵落籍。家族代表人物為明朝末年的兵部左侍郎宋槃和抗日名將宋哲元。該家族在明清兩朝***考出進士3人,包括六世宋槃,十五世宋飛彪(武進士),十六世宋備恪;考出舉人6人,包括十世宋著、宋芷,十壹世宋登甲、宋曰鎮(武舉),十二世宋佑、宋正(武舉)。宋槃既是宋氏家族考出的第壹位進士,也是宋氏家族中官職最高的壹位。萬歷年間,宋槃曾因政績突出,晉升都察院右監督禦史兼陜西巡撫。天啟間,遭權奸魏忠賢迫害。崇禎元年後,隨著魏忠賢的倒臺,宋槃出任兵部右侍郎,很快轉為左侍郎,並署兵部事務。崇禎六年因病告歸,死於家,誥贈兵部尚書,官職正二品。宋槃在樂陵縣城的府邸,習稱“宋大司馬院”,址在文廟以東,連體的11處磚坯混合結構的宅院壹字排開,極為壯觀氣派。正宅由宋槃居住,10處側宅分別為祖宗祠堂和其9個兒子的住宅。該宅院寬闊簡樸,院內古樹參天,壹直保留到20世紀。其十五世傳人武進士宋飛彪,曾任道光皇帝的禦前帶刀侍衛兼真定府固關守備。

家族著作有:宋槃的《林下草》,宋著、宋芷的《二宋遺稿》,宋芷的《宋氏博征錄》,宋健的《濟燕詩草》,宋景召的《菊花百詠》。

東巷子潘氏家族

潘氏始祖潘鐸於明永樂初年由北直隸(今天津市)靜海縣遷居樂陵縣,落籍城西潘家莊(今名潘月莊)。該家族於明萬歷年間開始出現舉人,清代開始出現科第蟬聯。潘氏家族***考出進士3人,包括七世潘鵬雲,八世潘體震,十二世潘錫榮;考出舉人6人,包括四世潘可久,九世潘德雋、潘內召,十世潘同善,十二世潘聞韶,十三世潘會芳。家族代表人物為:潘鵬雲與潘體震。潘鵬雲,官至康熙時期的直隸順德府(今邢臺市)知府,官居從四品,曾獲康熙皇帝禦賜《古文淵鑒》書籍壹套;潘體震,官至雍正時期的兵部車駕司郎中,官居正五品。該家族曾於清康熙年間整理刻印《建寧太守潘公名宦鄉賢合錄》壹書,詳細記載了樂陵潘氏家族明末清初所出現的重要人物,由康熙朝詩壇盟主王士禛為之作序。

家族著作有:潘體震的《治河方略》,潘錫榮的《樂陵鄉土誌》,潘錫康的《芥舟書屋詩草》。□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