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重玄學派簡介

重玄學派簡介

重玄學派是道教中以重玄學思想詮釋《道德經》而聞名的學派,不是有組織的道教派別。所謂“重玄學”,出自《道德經》第壹章“玄妙玄妙,多妙之門”,認為通過“玄妙玄妙”,可以達到思想停滯,甚至空虛。重玄學學派的最初形成是魏晉玄學的產物。魏晉時期,孫鄧以強調玄學為宗來詮釋《道德經》,為這壹學派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自魏晉以來,相繼被道家學者詮釋,並吸收了佛教的中學觀念。唐代是玄學派的全盛時期,程、李融、蔡、黃宣儀、車、張惠朝、、杜光庭、王玄奘等壹大批道家學者都以玄學為宗。其中,程和李融最為突出。通過他們的努力,重玄學學派成為老道家中最有影響的學派,李隆基在《唐玄宗》中對《道德經》的詮釋也采納了其理論。重玄學派對《道德經》的闡釋有兩個特點。壹是引用《莊子》來解釋老子的思想,二是引用佛教哲學,特別是吸收佛教三論宗、天臺宗的思想來解釋老子玄理。這發展了道教的教義,使其更具思辨性。另壹方面,強調玄學的學派也影響了佛教思想。比如“玄學”和“玄學”這兩個概念,在三論宗的著作中被多次提及。重玄學派關註玄理的思想。在隋唐時期佛道的理論論爭中,重玄學的人物大多代表道教,所以當時的重玄學派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直到唐末五代,四川仍有濃厚的重玄學之風,但重玄學學派整體已經衰落。南宋邵若愚、董思敬等。都註重玄學的意義。宋代的壹些道家註《老子》中,強調了很多玄學,這是遺產。重玄學的理論融合於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思維和實踐論,是後來道家內丹學的哲學支柱之壹。

任·虞姬,編輯。《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249-264頁。《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第二卷,第174至225頁。李:《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