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雲南天文臺去雲南天文臺讀研怎麽樣?

雲南天文臺去雲南天文臺讀研怎麽樣?

1.2022年雲南天文臺畢業去向。2.雲南天文臺發現受中心重力束縛的活動星系核寬線區受到外力擾動。3.中科院雲南天文臺怎麽樣?4.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對外開放嗎?5.雲南天文臺2.4米望遠鏡發現了遙遠宇宙中發光能力最強的類星體。6.雲南天文臺的研究生待遇。根據過去三年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博士畢業生大多在高校就業,有壹部分在國內有博士學位,少部分在國外有博士學位。

天體物理學碩士畢業生:大部分繼續讀博,部分出國讀博。

天文與技術碩士畢業生:幾乎壹半繼續讀博,其余就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就業方向比較廣。有的去貴州快,有的去大學,小米,騰訊,銀行,事業單位等等。

壹般來說,碩士畢業生讀博的比例較高,約為70%。

博士畢業生基本都在高校就業。

這是過去三年的情況

雲南天文臺發現受中心重力束縛的活動星系核寬線區受到外力擾動。9月7日,國際權威期刊《天體物理學報》在線發表了中科院雲南天文臺陸博士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發現活動星系核的寬線區在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長期引力束縛下,受到其他外力的擾動。

活動星系核托管在星系中心,由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吸積盤、寬線區、窄線區和塵埃環組成,其中寬線區被電離和重組,產生超過每秒65438±0000公裏的寬發射線。對寬線物理的清晰認識是精確測量活動星系核中心黑洞質量的基礎。確定星系中心黑洞的質量對於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陸等人利用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麗江天文臺2.4m望遠鏡,對寬線區域著名的活動星系核Mrk 817和7469進行了觀測研究。通過光譜擬合和分解得到光譜性質,用回波映射法研究寬線區的物理性質。回波映射是壹種在時域中測量寬線區域的尺度和研究其精細結構的方法。在恒星和氣體動力學測量黑洞質量無效的情況下,測量活動星系核中心黑洞的質量是最可靠有效的方法。

發現在兩個活動星系核的寬線區,不同發射線的光學相位變化對中心光源的輻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時間延遲,表明它們的寬線區是電離和分層的;Mrk 817和NGC 7469的中央黑洞質量分別是太陽的8000萬倍和10萬倍。對於NGC 7469,中央黑洞的質量與其他團隊在同壹時間使用更大規模的原子和分子動力學模型測量的質量壹致。

結合新的觀測結果和歷史數據,魯等人發現,在30年的時間尺度上,兩個活動星系核的寬線區的自轉速度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這直接表明寬線區在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引力約束下,長期處於男性化運動狀態。同時,研究還從2019的觀測數據中清晰地構建了兩個活動星系核的多個寬線輻射區的速度延遲關系,發現藍移寬線輻射體比紅移輻射體更靠近中心黑洞。根據早期的寬線區動力學模型,這些發射線的速度延遲關系符合寬線區的外流模型,說明寬線區在宏觀男性化運動過程中應該受到其他外力的影響。這與陸等人在2016中發現的電離輻射壓力作用於寬線區域的現象是壹致的。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西部青年學者和雲南省基礎研究專項面上項目的資助。

紙質鏈接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麗江天文臺2.4m望遠鏡的外觀和內部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怎麽樣?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考研的壹些信息

鏈接:

提取代碼:i495復制此內容然後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

-分享自百度網盤svip v1

如果資源有問題,可以問。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對外開放嗎妳好,中科院雲南天文臺是專門從事天文研究的科研機構。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中國科學院分院,中國科學院天文研究所分院。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對外開放。每年都會舉辦壹些天文學術活動,比如天文講座、天文論壇、參觀天文實驗室等。歡迎各界人士參與。此外,中科院雲南天文臺開放了壹些天文觀測設施,如雙筒望遠鏡、單筒望遠鏡、太陽觀測設施等,可以滿足不同的研究需求。

雲南天文臺2.4m望遠鏡發現了遙遠宇宙中發光能力最強的類星體。2月26日,《自然》雜誌(Nature 2015,518,512-515)刊登了北京大學吳教授帶領的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助理研究員易為民(主要負責雲南天文臺2.4m望遠鏡的觀測工作)。2014年元旦前後,團隊利用雲南天文臺麗江2.4m光學望遠鏡觀測發現了遙遠宇宙中光度(即發光能力)最大的類星體。這顆類星體距離地球654.38+02.8億光年(紅移為6.3),形成於宇宙誕生後的654.38+00億年內。它的光度是太陽的430萬億倍,比其他高紅移類星體的光度大,比距離最遠的類星體(距離地球654.38+03億光年)的光度大7倍(見附圖)。隨後,團隊利用幾臺國外6-8m望遠鏡獲得了質量更高的類星體的光學和紅外光譜。根據紅外光譜估算,類星體中心黑洞的質量約為6543.8+02億太陽質量,大於其他紅移較大的類星體。因此,新發現的類星體是已知高紅移類星體中光度最高、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這對研究早期宇宙的星系形成和星系及其中心黑洞的共同演化提出了新的挑戰。《自然》雜誌發表了題為《年輕的黑洞出現了滔天的增長井噴》的新聞稿,並邀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布拉姆·維尼曼斯博士在同期雜誌的NewsViews上撰寫了題為《年輕宇宙中的壹個巨人》的文章,介紹這壹發現。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陳建生認為這項工作“基於我國中小型天文設備,迄今為止發現了遙遠宇宙中最亮的天體,令人欣慰。”

類星體是活動星系核,是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之壹。類星體只有太陽系那麽大,但其光度卻很高,比銀河系中所有恒星的光度之和大很多倍甚至幾個數量級,還有許多其他奇怪的性質,這些都使其成為天文學領域的壹個未解之謎和天然的極端物理實驗室。此外,由於類星體的光度很高,在宇宙深處也可以觀測到,因此類星體可以用來研究星系際介質和宇宙學。特別是高紅移類星體,它們對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超大質量黑洞、宇宙大尺度結構、早期宇宙的再電離和星系際介質都有重要意義。然而,觀測高紅移的類星體是很困難的。目前紅移大於5的類星體只有100多個,而紅移大於6的類星體只有40個左右。樣本很小,導致上述問題的研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發現和研究高紅移類星體是國際上壹個重要的前沿研究課題。

2012年前,我國天文學家用自己的望遠鏡發現了許多類星體,但最高紅移只有3.3,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2011年底,麗江2.4米望遠鏡觀測研究平臺基本建成,具備成像、測光、光譜觀測功能,於2012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從2012開始,吳帶領的團隊利用2.4m望遠鏡的光譜觀測,尋找具有高紅移的類星體,不斷刷新我國發現的類星體紅移記錄。截至目前,2.4m望遠鏡* * *,已經發現了40多個紅移較高的類星體,其中紅移大於5的類星體有25個,包括這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壹個紅移為6.3的極亮類星體,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

雲南天文臺研究生待遇不錯。工資由雲南天文臺按工作人員管理,工資數額由雲南天文臺按副高中二級核定。業績和獎勵的計算方式和工作人員壹樣。對特別優秀的,或有突出創新貢獻的,或在雲南天文臺有顯著成績的,經我站學術委員會評審通過並經集團負責人同意,可適當提高工資水平,壹般不高於我站職工四級平均水平。社會保障、福利等。都是按照編制中的分高核定的。雲南天文臺可控福利,包括各種福利假期、3小時租房、子女入學、辦公場地審批等。,均按工作人員對待。這是中科院雲南天文臺在2022年春季科研崗位公開招聘中給出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