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湖州下木山雲林寺簡介

湖州下木山雲林寺簡介

浙江湖州夏目有壹座千年古剎——雲林寺,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真實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影響,是壹個絕佳的拜佛場所。下面是夏目雲林寺的詳細介紹。

雲林寺簡介

夏目位於湖州市西南25公裏處。充滿靈氣,風景優美,還在未開發的自然生態中。對於很多遊客來說,夏目沒有什麽印象。相反,坐落在山間的“魯豫古道”吸引了眾多戶外愛好者。魯豫古道是中國十大古道之壹,相當於江南的“茶馬古道”,孕育了世界茶文化。

我們跟隨“戶外向導”來到魯豫古道,來到夏目山頂,看到山谷中破敗的“雲林寺”。寺廟周圍,漫山遍野都是茶樹,郁郁蔥蔥。

林禪寺,原名“天虎寺”,是南宗(現稱太古宗)的宗祠,也是元代壹位石家和尚創立的壹代宗師石家的道場。據史料記載,天湖銀行全盛時期有南、中、北三座寺廟。“道觀簡陋,家徒四壁,弟子遍地,化為叢林。”可見當時的天湖銀行氣勢恢宏,夏目山也是名揚天下。可惜清朝中期以後,天湖三廟逐漸衰落。

下木山和天虎寺因石黑壹和他在韓國傳教的兩個弟子而聞名於世。元代著名高僧石黑壹雄是中國林繼宗的第十九世祖師,在中國和中國禪宗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第壹次參加天目山頂峰,成為著名禪師。

兩位弟子中有壹位是韓國的佛教高僧太古溥。他得到了佛教高僧石黑的印信,傳承了袈裟和禪杖,成為中國林佶教的第20位創始人,也是南韓林佶教(今太古寺)的第壹位創始人。高麗的另壹位弟子是高麗無腦禪的創始人白雲靜賢禪師。

石黑大師被尊稱為“和尚的神仙”。他的禪學思想博大精深,但他也是壹個獨特的禪茶僧。他的茶道文化和“禪茶壹味”的思想逐漸深入民間和海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茶文化和禪宗思想的發展,也為韓國禪宗和茶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世紀90年代,韓國禪茶行業的人

如今,夏目山頂視野開闊,萬畝茶園連綿不斷。金窪地茶園頂部的“雲林寺”建築群嵌於東南,建在天湖寺原“南安”遺址上。

大門口有幾棵折疊的老樹,還有壹個古老的放生池。萬壽閣旁的13層多利千佛塔早已坍塌,只剩下底座。寺廟雖小且舊,今非昔比,只有兩個僧人在維持日常生活,但寺內各種結構依然完好。

天湖寺:雲林寺的歷史介紹

夏目,或稱吳夏,位於湖州市西南25公裏處的妙溪鎮。元代稱“夏目山”,天湖庵十屋清宮寺禪師有歌曰:“此山名夏目天泉湖”。在明代,它被稱為“烏霞山”和“夏目山”。烏霞山位於縣城西南50英裏處,地勢險峻。上面可以看到太湖,下面還有山。每壹朵雲都遮住了窗簾,所以它被稱為“夏目”。這是石家族長的道場。清代縣誌直接記載為“夏目”。

這座山海拔408米。山不高,仙卻有名。夏目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山頂的天虎寺是元代僧人的“十五道場”。《明清舊誌》中有記載:“天虎寺在縣城西南的夏目山頂上”,“武祖始山於元代”,“天虎寺在那裏”。

“石屋之父”在元代林佶派清宮(1272~1352)被命名為“石屋”。文,壹個普通的姓氏,祖籍江蘇常熟,年輕時學過儒學,但不想做官。他在崇福寺學佛,信以為真。他20歲時皈依了基督教。在天目山林濟宗佛教祖廟參與禪修三年。曾是苗禪師,在福建建陽息烽、安心禪師所在地歷練六年。之後出家,辭官為師。不久,安信轉戰湖州道場山滿居集,赴石屋參加。他下令收書,公開稱贊他是“法海中的金秤。”從此,我出入五嶽,結交佛門。

荀卿保存有良好的森林,喜愛夏目山的雄偉氣勢和美麗景色,所以天湖的泉水叫“天湖”。這是元帝慶元年(1312)。

明代崇禎《武城縣誌》六卷中也引用了《長歌》。“是小雲:山名夏木泉天湖,在倫子初。山頂上有壹塊巨石,就像壹朵出水的綠色蓮花。耕田湖有壹泉,自誕生以來從未幹涸。春天壹過,房子就有死的嫌疑,田野裏就沒有紅塵了。外面的刻度看起來很窄,中間可以很舒服地使用。”是石黑留在天湖寺的禪曲之壹,也是當時他與天湖寺之間情景的真實寫照。第壹副對聯明確指出了“夏天湖”和“蔔居集倫子楚”的時間。“壬子”是乾子的壹個公歷年,“壬子年”恰好是元帝的紀念日(1312)。所以他40歲就結婚了。《長歌》結尾說:“三十多歲來此,幾窗清映夕陽。”有人認為荀卿參觀天湖時已經30多歲了,這似乎有點武斷。“三十幾歲”是壹個不確定的概念,39歲也可以說是“三十幾歲”,這也是詩人寫詩的需要。

起初,清泉定居的天湖寺,壹定是草寺。山很美很靜,但是人跡罕至,處境艱難。他的第壹首歌《山居詩三十五》,開門見山地寫道:“我家住在洛溪西邊,那裏湖水滿滿,月滿溪水。山高坡陡之前妳就已經知道路高了。蝸牛的口水墻上掛滿了死殼,老虎的新蹄子上印著雨泥。閑在柴門,春色長存,青桐花作畫。”石黑壹郎潛心修行佛法,生活十分清貧,甚至“為法忘身”。“柴出城,苔滑,米引白汗”(《山中詩話》);“壹只鵪鶉的衣服全綁在身上,三根竹簽纏在肚子上”(《山居詩》11);“夜竈助暖燒松葉,午碗充饑采野菜。”《山居詩三十七》中有很多這樣的描寫,描寫了山居的貧窮和艱苦。換句話說,當時的天胡寺遠不如地宮宏偉。然而“柴門雖不閉,觀鳥歸。統治者要求壹千尺的石頭很容易,但是黃金買不到壹生的悠閑。張聽著雪中的冷瀑,看著落葉和遠山。古柏煙永消,是非不如白雲。”(《山居詩話》)自有紅塵中人永遠享受不到的樂趣。清宮在十五計劃中的雄心壯誌,與天湖畔的環境和貧困相輔相成。

天安廣傳佛教,啟發禪風,應該是在清朝十五末期。期間受當湖(今浙江平湖)新建的福源寺之邀,留宿方丈7年,“退舊歸天湖”,“金衣百服,人人尊”。(徐苑的《山居詩2》)名聲大噪,以至於朝鮮(今朝鮮和朝鮮)的兩位高僧都來修行。他是普宇太谷禪師(1301~1383)。

據明代崇禎《石屋清宮禪師塔明》卷七記載,天虎寺達到了“道、俗、滿家、四弟子、叢林”的頂峰。應該是在石武晚年。他死後,朝廷“召佛慈誌為禪師”,“高麗王要求遷江浙”。根據農村的老傳言,在全盛時期,天胡寺有南、中、北三座寺廟。作為壹個“叢林”,它的僧侶應該屬於“為數不少”的範疇。據明成化《石屋》卷十二《武城縣誌》記載,田虎庵在明代已是“叢林中人”,其盛況不及元朝。天安寺南、中、北三寺的盛況,也是從明代到清代中後期逐漸衰落,從殘存的靈塔碑文“乾隆年間(1784)隆冬谷”可見壹斑。

寇丹先生編號“石屋”,說十五天的湖岸應該是山北坡的“北廟”。他列舉了四個論據:第壹,“天湖”依然存在;二、山景符合《湖州府誌》中“翠寶丫蛋四面,茅庵正中”的描述;第三,“北寺”在山上,“中寺”在山下,有道路相連,符合當時大明說的“道、俗、家成就”的現實;第四,北安有三座佛塔。請記住,佛塔“只接受它的精神遺物。佛塔在天湖原址,配以尼姑中的佛塔,以示不忘同龕”。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

在南安舊址上,於2001重建寺廟,改名雲林。當時的石屋“北安”故居只剩下壹個屋頂地基、壹塊碑和壹口小井,屋頂地基東邊還留有三個尖頂。至於“中安”,我曾把余韶老師的文章《武城縣寺觀》讀成了“福元寺,和尚住了七年”,這顯然是個錯誤。釋悟禪師居住七年的福原寺在平湖,遺址在“眾安”。明成化,卷《天狐安田野調查》,卷12,《山居詩話》,載“天狐子安,縣西南四十裏”。我認為明代的“天狐子安”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眾安”。從廢墟中留下的“石屋老人”和連接山體與天虎寺的山路,完全可以想象元末明初天虎寺“壹大道、滿堂、四弟子、壹叢林”的繁華景象。

“莫幹山風光,夏目山水”,夏目山清水秀,保持著1000多年前的純天然風光,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唐代隱逸詩人張說“慈塞山前白鷺飛,桃花鱖魚肥”,指的就是這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