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菏澤姬胡的其他信息

菏澤姬胡的其他信息

壹、姬胡地名的變遷

姬胡鄉的姬胡村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郭波、城陽縣、雷澤縣、雷澤鎮、平陽屯,城陽古鎮北面還有古雷澤。

《定陶縣誌·古跡誌》城陽篇記載:漢城陽為故城,上古為國。據《漢書·地理誌》記載,兗州(九州之壹)轄115郡,其中尹姬郡轄定陶、鄞州、陸渡、覓風、城陽、鄄城、朱陽、翟縣、成化9郡。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西漢時期標記的陽城位置在姬胡村。

《辭海》記載,隋開帝十六年(596年)設縣,金貞元二年(1154)撤銷縣城,並入鄄城縣。雷澤縣舊址在漢代城陽舊址。雷澤縣經歷了隋唐兩朝。

公元1128年,金兵入侵宋朝,杜充決定滅黃河,滅雷澤郡,被廢。晉二年(1154),設鎮。

公元1168年,黃河再次決口,雷澤鎮被遺棄。晉末元初,洪水退去,居民又遷,改名平陽屯,壹直沿用到明朝。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胡人從山東青州遷至平陽屯。明朝末年,胡人口逐漸增多,在平陽屯建立了壹個集市,得了胡姬之名,壹直沿用至今。

姬胡村是姬胡鄉的壹個行政村,耕地面積7000畝,人口5800人,是姬胡鄉人民政府駐地。

二、雷蛇的來源

《漢書·地理誌》雷澤說:雷夏即澤。在古代,雷蛇之地原本就是壹片窪地,洪水泛濫,經常被淹。於霞在治水期間,疏浚了黃河下遊的九條支流。水(黃河的壹條支流)和曲水(河的壹條支流)相遇後,這個低窪地區的水被困住了,變成了壹個雷夏澤。《尚書·龔宇》記載“濟河唯兗州。九河為道,雷霞既是澤,相戀。”就是這個意思。

《山海經·海內東經》註:有雷神,龍有人頰,鼓有雷,故名雷。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是天帝的女兒,華胥是在雷踩到雷神的大腳印後懷孕的,這個腳印位於城陽古鎮的西北,在的東南邊上。所以伏羲是龍生的,人是第壹龍。因此,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而雷澤地區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最早起源。

據考證和實地考察,幾千年前雷澤地區湖泊河流眾多,氣候溫暖,適宜魚類和野生動物生長。而且古代人類大多以漁獵為主要生活來源。5000年前,處於以漁獵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原始母系氏族時代。華胥氏集團是中華民族已知的最早姓氏的宗族集團,興盛於雷澤地區,古今文獻資料壹致。省文物局在城陽老城城墻下挖掘的戰國時期的房屋柱子,以及在城下5米處挖掘出的20多件陶器,距今7000年,為伏羲時代提供了真實的物證。後來這裏也是帝堯、舜興盛的地方,並在老城城陽建都。

據《水經註》記載,雷澤附近有壹條孺子河,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河流。瓚是原始社會人們吃的壹種葫蘆瓜。簪花多,表示產量大,人們可以吃飽飯。所以當時人們把簪當做圖騰,認為簪花比其他任何花都漂亮。“花花”壹詞來源於對華胥的崇拜,華胥曾在生活並生下了傅。雷蛇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最早的起源,有充分的歷史依據。傳說中的三皇五帝與雷蛇有歷史淵源。

西晉時,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上還能看到雷澤,但在唐朝以後就消失了,這說明雷澤湖是逐漸被黃河淤塞而幹涸的。根據曹州府的記載,雷澤在荷澤縣東北60英裏處。據考證分析,雷澤湖的地理位置在牡丹區姬胡鄉和鄄城縣偃師鎮、馬殷鎮、洪川鎮、嬴政鄉的部分地區。今天穿過姬胡鄉的臨浦沙河,是黃河最後壹次改道形成的河流,流經姬胡鄉8公裏,西端是古雷則的東南水域。

雷澤縣,在《雷澤辭海》中說:古縣之名,位於山東菏澤東北部,因雷夏澤而得名。“經濟和河流只有兗州。”就是把雷澤湖劃在吉水和黃河之間的兗州地區。兗州是古九州之壹,是壹個沿用已久的古老地名。據《漢書·地理誌》記載,兗州共轄115縣,其中濟陽縣轄定陶、巨源、陸渡、甲米、城陽、鄄城、鞠揚、翟縣、成化9縣。

《定陶縣誌·史跡》中的城陽篇記載縣為漢代城陽故城,博古國。據《辭海》記載,隋開帝十六年(596年)設縣,金貞元二年(1154)廢縣城,並入鄄城縣。可見,雷澤縣老城是在漢代城陽老城的遺址上建立起來的。通過文獻考證和查閱《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兩漢、三國、兩晉至北朝均有城陽郡,隋唐至北宋均有郡。西漢標記為陽城的地點,雷澤縣故城應在牡丹區姬胡鄉姬胡行政村。

雷澤城是唐宋時期雷澤的縣城。公元1128年,金兵入侵宋朝,杜充領兵來到黃河,河水沖走了的冤獄、判陽、成化三郡和的臨浦、兩郡。從那以後,人們就去廢城了。遊牧民族占領雷澤縣廢城後,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設雷澤鎮。公元1168年,黃河再次決口,雷澤鎮被遺棄。到了晉末元初,水退了,居民又遷了,改名平陽屯。

金代末元初,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被黃河淤泥掩埋的雷澤縣,祈求平安,在廢棄的城墻內,在隋唐、宋、金關帝廟的遺址上修建了雷澤廟。從乾隆出土的59年間,可以看到雷澤寺古柏蒼翠,晨鐘暮鼓,金燦燦的石碑,金碧輝煌的佛像,繚繞的炊煙,絡繹不絕的香客。當時的雷澤寺規模龐大,氣勢宏偉,高貴神聖,景觀壯麗。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胡人從山東青州府遷至平陽屯。明朝末年,胡人人口逐漸增多,在平陽屯建立市場,贏得了胡姬的名號。

第三,贊茲河

《水經註·孺子河筆記》中記載孺子河從雷澤西北左側流過,覆蓋在大城縣老城西北十壹裏有余。贊子河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河流,也是中國歷史上唯壹以贊子河命名的河流。這條河對華胥氏的生存繁衍和當時的原始農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的名字的出現,壹定與當時這個地區盛產饢子有關。這壹帶就是今天的牡丹區姬胡鄉。

瓚是原始社會人們食用的葫蘆和瓜,瓚是舊石器時代人們由生食變為熟食的素食之壹。麅子花多,說明產量大,人能吃飽。所以當時人們把簪當做圖騰,認為簪花比其他任何花都漂亮。“中華之花”壹詞源於對花絮花和仙的崇拜,花絮花和仙是人的後代。

據《水經註》記載,西漢武帝時,黃河決口,沿虎子向東南奔流多年,洪水泛濫。漢武帝派數十萬人治理,寫出了著名的《孺子河歌》。鄄城縣臨浦沙河流經姬胡鄉8公裏,其上遊姬胡鄉與古圈子河流向重合。

這些都可以有力地說明,姬胡鄉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華胥氏生活和繁衍中華民族最早的男性祖先伏羲、女媧的地方。中華民族和華裔在歷史上都是華胥氏的後代。

四、中國第壹都——杜堯城陽

古城遺址位於姬胡鄉,跨越姬胡和陳樓兩個自然村,220國道從城址西側穿過。《水經註》記載其坡東西二十余裏,南北十五裏,即順索葉宇,澤(雷澤)東南為城陽縣。

來自山東省、菏澤市和牡丹區的考古人員進行了多次探索,並選擇了城墻的東北部分進行解剖。城址的東、南、北城墻已經探明。城址平面近圓角長方形,南北長約950米,東西寬約600米,剩余面積約60萬平方米。墻體上部寬14m,下部寬25m。殘墻高6米。

城墻主體建於戰國時期,漢代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修建。經過多次修復,長城在金代被廢棄了。墻體分塊夯築,每層夯土厚度約10 cm,平面堅硬密實,板夯窩清晰。城墻內部發現了兩個戰國晚期的甕棺,城墻底部疊加了戰國中期的灰坑,為城墻的建立和使用提供了確鑿的地層證據。城墻內側是金代堆砌的,說明城墻從金代開始就完全廢棄了。

從內墻的年代及其建造和使用過程來看,根據許多文獻,這個古城遺址是隋唐時期雷澤縣韓城的陽城。我國古代歷史學家王先生在對炎黃氏族文化的考證中指出:城陽有堯中和靈臺,在北。

動詞 (verb的縮寫)分區制

司:1986-1991全鄉共有22個行政村。1988年,馬東回族鄉並入姬胡鄉。1991年後,全鄉共有10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它們是:

姬胡行政村(包括朱莊、陳樓、姬胡、老官店、西裏屯、東裏屯、李來、北朱莊8個自然村)、

劉莊行政村(包括婁偉、劉基莊、梁莊、喬安、姜莊、朱莊、大劉莊、鄒口8個自然村)。

尹姬行政村(包括東尹集、西尹集、西張莊)、

龍鳳行政村(含龍鳳、朱莊、鄭店、李莊、北卞莊、北張莊、孫谷堆、前孫莊、後孫莊、南卞莊、馮村、後廟、南張莊14個自然村)、

王屯行政村(包括前王屯和後王屯兩個自然村)、

黃屯邢正村

徐莊行政村(包括大徐莊、二徐莊、三徐莊、四徐莊四個自然村),

毛莊行政村

藥王寺行政村(包括高茂劉、李來、魏莊、劉莊、高莊五個自然村)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特點。境內主要有三條河流:趙主新河、須賀和沙河。屬於黃河沖積平原,土壤以沙土為主,徐莊、劉莊、東馬勒三個行政村為粘質土。以落葉闊葉林為主,包括楊樹、梧桐、槐樹、柳樹、榆樹、蘋果、梨、桃、杏等。鄉鎮駐地綠化情況:在鄉鎮駐地220國道附近的姬胡村種植了800棵槐樹和柳樹。這個村子裏已經種了7000多棵樹。村鎮綠化率達到59.8%。近年來,大量耕地被轉化為速生楊林地。。

土地資源

全鄉占地6.9萬畝。耕地4.2萬畝,人口351.53。2008年,姬胡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2003年以來,龍鳳土地整理項目區進行了土地整理,共平整土地2850畝,基本保持了土地增減平衡。

水資源

年農業用水量540萬立方米,年工業用水量300萬立方米,牲畜用水量500萬立方米。灌溉依靠兩條河流:趙主新河和須賀。北半部主要使用地下水。

動物資源

1986以來,全鄉大力發展畜牧業,家禽家畜總數不斷攀升。2005年達到40萬只雞、208頭牛、120只羊、2000只兔。比如魯西南有很多黃牛、小尾寒羊、青山羊、波爾山羊,但是因為大量使用農藥,野兔數量減少了,黃鼠狼也因為大量被人捕殺而減少了。

植物資源

A.作物類型:主要有小麥、大豆、玉米、紅薯、棉花、花生、小米和蔬菜。

B.樹種:楊樹、槐樹、柳樹、梧桐、榆樹、鏈樹等。,尤其是速生楊。農業

姬胡鄉大力引導全鄉種植業結構調整。目前全鄉種植果樹400畝,牡丹1000畝,蔬菜800畝,西瓜1500畝。蔬菜主要分布在行政村婁偉村和劉莊藥王寺村。蔬菜大棚14,主要種植蕓豆和黃瓜。每個大棚年收入11000-16000元。

蟲害防治:抓住蟲害防治的有利時機,早發現、早預測、早預防,避免造成過大的危害。積極推廣農家肥,大力提倡多施有機肥,合理施化肥,施肥比例為4: 3: 2: 1。耕作制度壹年種兩季作物。主要是冬小麥和夏玉米。農業動力機械:拖拉機和家用三輪車數量激增,平均每四戶家庭擁有壹輛家用汽車。

林業

姬胡鄉林業站設在鄉政府大院內,每個村有1名工作人員和1名林業管理人員。成立了專業護林隊,結合鄉鎮派出所制定了打擊毀林的管理辦法。林業發展迅速。全鄉各類林業面積37168畝,森林覆蓋率達53%,豐產林面積22985畝,經濟林面積2128畝,農村林地面積3300畝,農林間作3800畝,公益林(農田防護林)面積3150畝,農田面積

積極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抓住病蟲害防治的有利時機,早發現、早預測、早防治,避免造成過大的危害。特別是春季病蟲害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同時做好冬季防治,促進明年樹木的正常生長。果樹種植面積減少,面積400畝。主要有蘋果、梨、杏三個品種,每畝效益5000元左右。

工業

20世紀80年代末,除了壹些窯廠和小手工業外,姬胡鄉只有馬東皮革廠壹家中型企業。自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經濟以來,姬胡鄉從2000年開始陸續上馬大中型工業企業,項目數量逐漸增多,涉及紡織、水產加工、食品、木業、化工、板材、皮毛皮革等領域。企業數量已達數十家,有個體加工。

菏澤天宇毛巾工業有限公司投資15萬元,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利稅1100萬元,員工300人。這些企業目前經濟運行良好。

恒基皮革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現有員工120人,目前企業經濟運行良好。

招商引資:全鄉已吸引浙江投資者投資300萬元成立奧利萊電動車有限公司;青島投資者投資65,438+02萬元的天宇紡織有限公司;臺商投資10萬元的杜林木業有限公司;江蘇張家港投資65,438+02萬元的尹峰梳棉有限公司;華龍電子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落戶西區,由北京科貿公司投資。目前,幾家企業已經在正常生產。

近年來,圍繞發展壯大區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我們著力打造木材加工、林下養殖等經濟亮點,進壹步加快了全鄉經濟發展步伐,提高了經濟運行質量,全鄉經濟實力和經濟效益明顯增強。我的家鄉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61.8%。私營經濟主要以木材加工為主,有500多家紡紗廠和5家大型森林加工企業。

大力發展林下養殖,確定“利用林下空間建設養殖小區”的思路,積極與鳳翔集團聯姻,將姬胡鄉打造成為鳳翔集團的養殖基地,把發展林下規模化養殖作為農民增收的重點。並成立了養殖協會,采取公司化運作模式,加大合作力度和深度,擴大養殖規模,建成10個高標準產業化養殖小區,年產肉雞1.5萬只以上,全鄉養雞總量300萬只以上。僅此壹項就可增加群眾收入10多萬元,壹條林下養殖帶已初具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大型肉類加工企業,逐步形成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格局。2008年,全市林下養殖現場會在姬胡鄉召開,姬胡鄉連續兩年獲得全市林下養殖壹等獎(全市評比第壹名)。

為實行城鄉壹體化,姬胡鄉黨委、政府在多次認真調查、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嚴格制定修訂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制定了《姬胡鄉小城鎮建設與改造實施方案》,以市場運作的手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造開發的主要項目有商業街、古玩街、小商品街、新農村住宅區、農民文化廣場、專業木材市場、專業服裝市場、專業菜市場等。建築面積可達26萬平方米,計劃三年建成。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後,將對提高姬胡區域經濟文化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全鄉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建立中華祖園景區-姚笛陵景區和雷澤湖景區。以菏澤市成為“中國牡丹城”和菏澤市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根據市、區旅遊規劃,著力推進姚笛陵中華祖源建設。在牡丹區旅遊局的大力協助下,鄉黨委、政府制定了兩套總體發展規劃,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區旅遊局還多次赴香港、上海等地參加推介會,現已與幾家有意投資的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為了充分展示姬胡鄉的歷史文化底蘊,姬胡鄉通過招商引資,開發了壹個旅遊項目——姬胡村雷澤湖景區。景區分為文化旅遊區和生態旅遊區兩部分。壹期占地1.200畝,計劃投資2億元。文化旅遊區建設項目主要有三地肖春、雷澤湖、沈磊廟、華胥步道、龍文文化園、孝文化園、雷澤鐵塔、歷山等。生態旅遊區主要項目有精品牡丹園、采摘園、民俗風情園、現代農業觀光園等。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現代高科技觀光生態農業為載體,高起點起步,整體推進,力爭三年內把姬胡建設成為中華尋根、人文之鄉,五年內見成效。對應姚笛陵景區的發展。結合目前姬胡鄉的城鄉壹體化建設,將姬胡鄉建設成為牡丹區東北部的經濟文化區域性中心鄉鎮,位於鄄城、運城、牡丹區的交界處。景區的開發和瑤文化的挖掘,不僅充分展示了菏澤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和中國古代文化特色,也是對牡丹遊和黃河生態遊的補充。自古有“天下第壹鄉”之稱的菏澤,必將成為全球華人尋根祭祖旅遊的中心,對姬胡鄉、牡丹區、菏澤市、山東省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實施“4441”工程。共清理“四堆”16000平方米,改善廁所3600個,爐竈450個,改造6060戶,為四所學校組織18000余人次,書寫標語246條,安裝路燈65438盞,改造31公裏。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形成了建設新農村的濃厚氛圍。姬胡鄉現有初中2所,36個班,在校生2033人,指定小學7所,其中初中118,小學249所。學業達標率100%,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中小學輟學率均達到規定要求。全鄉青年全部識字,鞏固率100%。有1所鄉鎮辦農業技術學校,每年由村辦農業技術學校培訓4725人次。為保障我鄉教育發展,改善辦學條件,鄉財政教育投入實現了“三個增加”。2003-2005年,鄉鎮財政投入分別為204萬元、267萬元和277萬元。近三年小學生平均教育支出分別為3365438元+0元、550元、465438元+02元,初中為6654元。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分別為118元和154元和202元。同時,我們也堅持依法集資辦學;三年共籌集201.7萬元用於小學校舍和室內設備。

牡丹區姬胡中學(含龍鳳中學)位於姬胡行政村東北部。始建於1976,現占地面積34632平方米。目前教職工47人,其中壹線教師37人,學院達標率95%以上。學生輟學率嚴格控制在2%以內,初中入學率和畢業率達到95%以上。學校現有校舍192棟,占地面積4621.5平方米,家庭醫院3個,房屋面積177平方米,實驗室1個,語言實驗室1個,微機室1個,微型計算機31臺。

姬胡鄉衛生院始建於1979,占地11.25畝,平房28間,職工18人,其中中級1人,初級17人。基礎設施差,部門不全,設備落後。當時只有壹臺單通道心電圖機,沒有其他檢查設備。18人奮力完成全鄉疫病診療。目前,醫院有32名技術人員,其中中級8名,1高級,24名初級。並先後購置大型x光機、彩超、腦彩超、牽引床、口腔治療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細胞計數器、乳腺透析儀、大型高壓消毒鍋等20余萬元。醫院實行了計算機化管理,規範了“五室”建設;設置了壹批便民設施,美化了環境,建成了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技術精湛、服務壹流的鄉鎮衛生院。目前該院年預測不到65438+萬元,已發展到年收入165438+萬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適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需要,2006年下半年,醫院計劃多方籌資50萬元,再建壹棟病房樓以滿足需要。汽車:在菏澤長途汽車站或國華汽車站乘坐菏澤-運城或菏澤-黃安班車,可至全境;乘坐菏澤-姬胡或菏澤-龍鳳班車,黃屯、王屯等姬胡北部鄉村除外。

火車:先去菏澤火車站,然後坐汽車或鄄城火車站(距姬胡村2公裏),騎三輪車或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