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獵聘網招聘 - 華為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麽?

華為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麽?

65438-0999年,華為組織了無線市話技術的研究,但當時華為高層認為這項技術沒有前途,最終撤回了相關研究。然而,2000年,當浙江余杭電信局在全國率先將無線市話技術改造成PHS網絡後,後者的發展壹發不可收拾。

壹向以眼光見長的華為失去了這個發展機遇。華為的同城競爭對手中興通訊能夠與UT斯達康分享市場。2001年,小靈通銷售額達到23.96億元,利潤占當年利潤總額的25.74%。至此,華為已經後悔莫及。

另壹方面,在3G的研發上,華為押註於GMS的延續產品WCDMA。但聯通最終采用CDMA網絡過渡到3G,導致華為在兩輪聯通CDMA招標中失敗,而中興兩次中標,拿到至少十億元的訂單。

內因

與中興相比,華為在2002年的困境顯而易見。

中興通訊2001年銷售額為91億元,2002年至第三季度銷售額為61億元和1.7億元。按此估算,業績將與2001年持平。華為的壹份內部數據顯示,截至2002年7月,華為銷售額接近6543.8億元,國內銷售額同比下降超過10%。

“創業難,守業難”,這是《北方的春天》裏的壹句話。任承認,華為過去的成功更多的是機遇的成分。他曾說:“華為成長在全球信息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尤其是中國正在從落後的網絡向世界壹流的先進網絡轉型。華為像壹片樹葉,有幸落在了這股潮流的大船上。它躺在大船上,今天隨波逐流。”

從小靈通和CDMA2000市場的失利來看,這個判斷頗有道理,但除了機遇,華為內部的因素也值得玩味。

早在1996,壹位熟悉華為的管理專家就指出,華為只有匠心,沒有“肌肉”。換句話說,華為無論是企業實力還是科學管理體系都很弱。

在人事管理方面,過去六年,華為每年從全國高校招聘1000到2000人。1999達到頂峰,據說有六七千人。業內壹直有壹種說法,華為招聘到知名大學是“全是工科研究生,全是本科前十”。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人力資源,華為壹直聘請國內最早研究西方勞動人事制度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作為“顧問”,該校教授彭劍鋒曾擔任華為高級人事經理。但是,即使在華為最鼎盛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從華為跳槽。華為前副總裁李壹男甚至另立門戶,在多個領域與華為“針鋒相對”。

所以壹直懷疑任在1997提出了華為公司的基本法,不斷推出壹套管理制度,卻沒有真正把華為改造成壹個決策科學、流程透明的企業。

“棉衣”夠厚嗎?

為了規避風險,任決定讓華為走向海外,希望通過海外市場緩解國內市場的壓力。

2002年6月,華為稱其TELLIN智能網系統在莫斯科通信展上中標俄羅斯夏新城和阿塞拜疆巴庫的電信智能網項目。同時,華為宣布,2002年上半年,華為海外銷售額增長265,438+00%,預計全年海外銷售額增長將是2006年的2倍以上,5438+0。在華為最喜歡的市場日本,華為準備與日本Kanematsu公司結成銷售聯盟,在日本銷售路由器、網絡交換機等設備。

當然,華為的影響力還在亞洲市場,去美國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誰也說不清海外市場能在多大程度上挽救華為的下滑趨勢。至少在海外市場,華為不能再采用國內市場銷售中常見的“人海戰術”和“人際戰術”,從而大大降低其銷售能力,這壹點讓至今仍將華為2002年銷售額估計為30億美元的美國分析師感到難以接受。

任曾說:“華為總會有冬天。準備棉衣總比沒有好。”應該說,華為在“冬天”到來之前就已經在準備“棉衣”了,但“棉衣”是否真的能禦寒還不好說。

當地利益

“在過去,如果妳想成為國際制造商,妳必須占領美國市場。現在,如果妳想成為國際制造商,妳必須占領中國市場。”這是現在業內普遍的看法。事實上,今天的中國不僅是全球網絡設備需求增長最快的地方,而且正在成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網絡設備供應基地。對於國內網絡廠商來說,未來幾年是競爭最激烈的幾年,也是快速確立自己地位的最好時機。

華為顯然對這壹點有著清醒的認識:國內廠商要想在競爭中超越國外廠商,就必須在“本土化”二字上下功夫。但是,這種區分必須基於主流技術標準。以產品為例,首先要保證設備的性能和穩定性,然後在此基礎上針對國內用戶的特殊業務需求做開發,這樣才能體現國產化的競爭力。在這方面,華為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山西省公安廳科技傳播處處長丁國平告訴記者,之所以最終選擇華為的產品,主要是因為華為可以根據他們特殊的業務需求做增值開發。其實國外壹些廠商僅僅從技術實力上就可以做到這壹點。然而,這些跨國公司的產品基本上是為全球市場開發的。雖然他們也很重視中國市場,但畢竟這個市場只占他們總份額的壹小部分。考慮到成本,無法針對國內用戶的特殊需求進行業務適應性開發,這是華為等國內企業的優勢。其實在國外市場,華為也賣標準化的產品。

華為方面表示:“華為作為可管理網絡的倡導者,將網絡管理、用戶管理和業務管理的端到端管理技術作為全面支撐網絡業務的關鍵技術,推動IP網絡向可管理模式全面轉型,以滿足業務的發展需求。我們可以為運營商、政府、教育、行業和企業網絡制定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提供全系列高性價比路由器、以太網交換機、安全和業務系統產品,在滿足骨幹網業務發展的Quidway NetEngine 40/80第五代核心路由器中處於領先地位。這些成績都是在紮根當地的基礎上取得的。”

在網絡技術論壇上認識的壹位網友也提到,“華為非常註重在壹些細節上提升國內用戶的需求。比如中英文可切換的配置調試界面,讓中文用戶再也不用面對壹大堆英文專業詞匯無從下手。此外,其軟件升級、遠程配置、備份中心、PPP回調、路由器熱備份等。對用戶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