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大清王朝的塞外皇宮沈陽故宮與永陵、福陵、昭陵壹道,在蘇州舉行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嚴格評審,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當沈陽故宮被世界所矚目的同時,故宮所在地沈河區也成為了人們關註的地方。
許多人都認為,沈河區的命名是源於渾河。不錯,沈河區的命名確實與渾河有關,但卻與河流無關。因為,沈河區是歷史行政區劃“沈陽區”和“渾河區”的組合,而名稱也是“沈陽區”的“沈”和“渾河區”的“河”的縮寫合稱。
..盛京城鳥瞰
沈河區位於沈陽市的中心,面積五十八平方公裏。面積雖小,歷史卻很長,有兩千年之多。可以說,沈河區的歷史幾乎就是沈陽的歷史。
..沈陽故宮大政殿和十王亭
沈陽起源於春秋時期的軍事哨所“候城”。唐代,沈陽改稱“沈州”。公元921年,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其後,金太祖攻占沈州,沿用“沈州”之名。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設置“沈陽路”,歸遼陽管轄。由於沈陽地處沈水(渾河)之北,以中國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稱“沈州”為“沈陽”。這是“沈陽”這壹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1386年明朝改沈陽路為“沈陽中衛”。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到了沈陽,並在沈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1634年,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為留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1911年,辛亥革命後,沈陽成為奉系軍閥統治的首府。1923年,正式設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市的建制。1929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後,改奉天市為沈陽市。1931年,日本人侵占沈陽後,又將沈陽市改為奉天市。1938年1月1日在現在的沈河區界內建立沈陽區。1948年11月20日,沈河區與渾河區合並,定名為沈河區。
由此可見,沈河區的出現是在解放以後。不過,歷史上各朝代軍事和行政設置的變化卻都與它有直接的關系,因為,這些變化都發生在過去的沈陽方城內,而過去沈陽方城的區域完全包含在今天沈河區的轄區內。
..盛京城圖
我們知道,沈陽古城的規模和城區的大小都是逐漸發展起來的。名為候城軍事哨所和遼東郡中部都尉治所時的沈陽,城池的面積並不大。遼代設置沈州,開始修建方形土城,城內開辟了十字交叉大道,通達四方甕城門樓,有了真正意義的城區。明代洪武二十壹年(1388年),由沈陽衛指揮使閔忠主持,在遼、金、元舊城的基礎上,重新修築沈陽中衛磚城。四面城墻各開壹城門,對應兩門之間的,即是城內的主要大街“十字街”格局。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到沈陽,沈陽成為後金女真族人的都城。皇太極經過多年的努力,完成了改建沈陽古城為盛京皇城的計劃。他把城裏的十字街路改為井字大街路,在東西南北四面各起兩座城門,壹***八門,兩橫兩縱的大街分別與八門相通。每座城門各建有三層圍廊式的門樓子壹座。城門外設置有甕城。城墻的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角,各建有角樓壹座。改建後的盛京城城墻高度為三丈五尺,周圍為九裏三百三十二步,比明朝的沈陽中衛城增加了三百零二步。
..沈陽古城
康熙十九年(1680年),又在盛京城的外圍,增築圓形的外郭墻,又叫“關墻”或者“邊墻”。外郭墻墻高七尺五寸,周長***計有三十二裏四十八步。與八座城門相對應,在關墻的四周,也辟出八門,名為邊門。城墻與關墻中間地帶稱為關廂,關廂之內設立八關。至此,才真正完成了沈陽“外圓內方”的都城格局,即核心部分是方城,方城的外部是圓城。而沈陽古方城的區域就是今天沈河區東、西、南、北順城街內的那部分。
在中國古代,修建城市往往要遵循“中軸線”的建築布局,即在城的正中心修上壹座建築物,這樣壹是滿足了城防上的需要,二是從“風水”上加以考慮,同時也達到了使建築群穩重、平衡及統壹等美學效應。沈陽城的中軸線在哪兒呢?在沈河區。在沈陽故宮大政殿北墻外有壹間房舍,這就是沈陽城的著名的“中心廟”。據說,沈陽城是根據《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學說規劃的。中心廟為太極,鐘鼓樓是兩儀,東西南北四塔表四象,八座城門似八卦,郭圓像天,城方像地。這樣,中心廟作為中軸線,使沈陽城整個形成了對稱的布局。
中心廟建於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努爾哈赤重修沈陽城時,又將其修葺壹新。明代的沈陽城是東西南北四門,“十”字形街道,中心廟恰好位於“十”字的中心點。這樣可以使四門不能互見,形成“丁字路口”以便於防守。另外,也有所謂“鎮制”作用,可以驅除種種不祥之事,以保平安吉祥。
..沈陽故宮崇政殿匾額
中心廟是沈陽古城的中心標誌,而中心廟的所在地沈河區自然也就是沈陽的中心區域。
沈陽是大清國的第壹個都城,建有皇帝的宮殿,而皇宮當然要居於都城的中心位置。清初皇太極改十字大街為井字大街後,整座盛京城恰好被分割成整整齊齊的九個自然區:正中央是皇家的宮殿,其余八區,則由八旗旗人分居。
沈陽故宮的建築群分別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之手原建和乾隆時期的擴建,占地面積六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壹萬余平方米,各式建築九十余座,三百多間,分布於東、中、西三路,形成方正大院內縱向三段式布局的皇家宮城。而正是在這座宮城內,大清國的兩代皇帝先後登基即位,開始了壹統天下的偉業。
..沈陽故宮太廟
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經過壹系列改革,在對政治、經濟、文化都進壹步封建化的基礎上,參照中原漢族封建王朝制度,在沈陽皇宮大政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稱帝大典,把國號“後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開始正式與明朝分庭抗禮。
在皇家的宮城內,所有的建築都應是皇家的,可在盛京皇宮裏卻有壹處例外,這就是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三官廟”。三官廟本是壹座道教的寺觀,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人們供奉三官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三官廟位於皇宮之內,努爾哈赤、皇太極修建盛京皇宮時,並沒有將其拆遷,而是完好地將它保留在原地。當然,後來,乾隆帝將它遷到德盛門(大南門)內,在其原址上建起了奉祀祖先的盛京太廟。由於三官廟這種特殊地位,在皇太極執政期間,這裏發生了三件大事,對清朝的統壹大業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壹件是優禮待張春。張春是明朝重臣,天啟進士,官至太仆寺少卿。在天聰五年(1631年)的大淩河戰役中兵敗被俘。但張春寧死不屈,拒絕投降。皇太極欽佩他的氣節和才識,非但不殺,反倒優禮相待,將其帶回盛京。留住三官廟中,並派後金國中頗有地位的白喇嘛相陪,想進壹步爭取他為己所用。張春住在三官廟中,曾多次利用自己獨特的身份促進明清議和。張春以明朝臣子身份既不剃發,又不易服,每月初壹都要向北京方向朝拜,連平時居坐也面對著明朝皇帝所居的地方。對皇太極的招撫拒不接受,並只稱他為“金國汗”,不承認其為皇上,甚至時常有傲慢無禮的言行。皇太極毫不計較,在張春居廟內十年的時間裏,始終待之以禮,待遇不改。
..莊妃像
第二件事是智降洪承疇。張春去世後,三官廟又住進壹位更著名的大人物——明朝的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崇德七年(1642年)春的松山之戰中洪承疇兵敗被俘,被押回盛京,安置在三官廟裏。洪承疇是明朝崇禎帝的股肱之臣,感於明朝天子的知遇之恩,拒不投降。皇太極不殺洪承疇,反倒多次派人勸降,並派愛妃夜送人參湯為其滋補,同時噓寒問暖,親解貂裘為其禦寒。洪承疇感激涕零,當場倒身下拜,俯首稱臣。後來洪承疇果然不負皇太極的厚望,為他後來問鼎中原、招撫江南等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第三件事是議事立新君。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猝死於盛京皇城的清寧宮中,連嗣君也沒有定下來。清太宗駕崩後,圍繞著繼承人的問題,皇室貴族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野心勃勃的睿親王多爾袞想承繼帝位,曾召正黃旗內大臣索尼至三官廟商議此事,被索尼嚴辭拒絕。次日在崇政殿議政王會議上,福臨被立為新帝。索尼又率兩黃旗大臣齊至三官廟內盟誓,願同輔幼主執掌朝政。在索尼等人的堅持下,六歲的福臨終於順利登基。在登基大典上,這位幼小的皇帝還為後世留下了不少趣話。
登基這天,天剛蒙蒙亮,文武百官便已雲集大政殿,恭候聖駕的到來。太陽初升之時,福臨身穿特制的小龍袍,頭戴精致的大龍冠,在母後莊妃及奶娘樸氏、保姆李嘉氏等人的陪護之下走出了永福宮。
這時畢竟已是深秋,天氣已經開始轉涼,福臨的穿著便顯得有些單薄了。禦前大臣見狀,機敏地脫下身上的外褂遞給奶娘樸氏,暗示她給福臨披上。誰知福臨卻執意不肯,眾人不解其意。這位六歲的皇帝便以教訓的口吻說道:“這件褂子的裏兒是紅色的,妳們沒有看到嗎?現在正是父皇的喪期,我怎麽能穿紅色的衣褂呢?再說,我是皇帝,皇帝要穿明黃色的龍袍。”此言壹出,四座皆驚。
..順治皇帝像
正在說話之際,龍輦到了。奶娘樸氏擔心福臨幼小,獨自坐在上面恐有閃失,便想與福臨壹起坐著,便於扶持。誰知福臨卻對樸氏說道:“龍輦只有皇帝才可坐,嬤嬤(奶娘)是不可以坐的,這是祖宗的規矩。”說著大大方方地走了過去,安安穩穩地坐在上面。而在以前,沒有壹次不是奶娘樸氏抱著坐轎的。眾人見此情景,無不為幼主如此通曉事理而交口稱贊。
福臨登上龍輦之後,出鳳凰樓門,經左翊門,由大清門東側,駕至大政殿。這時王公大臣們早已跪地迎接。金龍寶榻太高太大了,福臨的貼身太監把他抱了上去,準備迎候諸王大臣的朝賀。正在這時,福臨忽然想起了壹個問題,便將禦前大臣召至前面問道:“壹會兒叔叔、伯伯(諸王)向我行禮,我是否要答禮呢?”禦前大臣奏對:“皇上坐受即可,不必還禮。”福臨轉了轉眼睛,點了點頭。典禮開始了,攝政王多爾袞、濟爾哈朗率諸王大臣按左右翼向福臨大禮參拜,山呼萬歲,福臨坦然地接受朝賀。接著,內閣大臣宣讀大赦詔書,並向蒙古、朝鮮送去即位詔書,布告天下,正式宣布八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並改翌年為順治元年。從此,愛新覺羅家族中便出現了第壹位娃娃皇帝。
古城、皇城、皇宮和皇帝都與沈河區有關,可誰能想到,正是有了渾河,才有了古城、皇城、皇宮和皇帝。
位於沈陽城南的渾河,發源於撫順市清原縣的滾馬嶺,流經撫順、沈陽等十壹個市、縣,至三岔口與太子河匯流後入大遼河,再入渤海,全長四百壹十五公裏,古稱“沈水”。渾河水質清洌,水產豐富,七千多年前,古老的先民們便聚居於此。
..沈陽故宮大政殿內景
公元1625年的沈陽,論面積不及當時後金都城遼陽的三分之壹,論人口稀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可努爾哈赤偏偏就迫不及待地、拖家帶口地強行遷往沈陽,而這次距離他上次“搬家”不過四年時間。據說,努爾哈赤當時在遼陽西南角修建娘娘廟,在東門裏修建彌陀寺,在風嶺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廟把神龍壓住,以保龍脈王氣。但是,三座廟宇只壓住了龍頭、龍爪和龍尾,城裏的龍脊梁並沒被壓住。於是龍壹拱腰,就飛騰而去,壹直向北飛到渾河北岸。努爾哈赤以為龍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龍潛之地再修造城池,於是便遷都沈陽。而渾河與天柱山的山川形狀更被他看做是山和水的龍脈。皇宮(沈陽故宮)坐落於沈陽城中心地區,距渾河五公裏,從天空中俯瞰皇宮,仿佛像渾河巨龍背上的龍鞍壹樣,構成壹處帶鞍之龍騰雲駕霧的景觀。
關於渾河的名稱也流傳著壹個與努爾哈赤父子有關的傳說。
就在努爾哈赤遷都沈陽的第二年,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用炮火擊成重傷,不可壹世的後金軍第壹次被打敗。為保全父親的性命,皇太極於水路悄悄退兵而去,袁崇煥得知後急忙沿河追殺,不期然間卻發現河面上源源不斷漂來壹層層馬糞,這令袁崇煥吃驚不小,他似乎感覺前面的林子裏埋伏有努爾哈赤的千軍萬馬,於是令全軍退兵回城。原來,就在努爾哈赤的大船行駛到離袁崇煥的追兵僅有十幾裏路的南河沿碼頭時,身負重傷的努爾哈赤危在旦夕了。皇太極急中生智,將馬糞撒進河裏,以此迷惑追兵。他迅速組織所有的將士收集馬糞,並砍伐柴草燒成草灰拌上馬糞撒進了河水。就這樣,草灰拌馬糞拯救了後金的命運。後來,皇太極做了皇帝,回想當初於渾河上轉危為安的那場往事,便親封此河為“渾河”,並告誡後代,渾河是救命河。
無論這傳說是真是假,努爾哈赤遷都沈陽是實;皇太極修皇宮、建大清國當皇帝是實;隨後清入主中原、壹統天下也是實;當然,三百多年後,已經被強行劃離的渾河區又與擁有古城、皇宮的沈陽區合並為壹區——沈河區更是事實。
..渾河晚渡
如今,沈河區雖是壹個古老的城區,但它更是壹個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區,沈河區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沈陽市的政治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遊勝地和開放的門戶,以其具有的“福氣”,它必將還會引領沈陽市創造出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