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臺灣被日本統治的歷史

臺灣被日本統治的歷史

清治臺灣時期

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日本強索臺灣,中國只能將其割讓給對方。從此,日本占領臺灣50年之久。日本將臺灣建設成壹個供給糧食的基地,也是南進太平洋的前哨站。日本這50年的治理,將剛剛踏入近代的清領臺灣,發展成了壹個幾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日本治理臺灣的時間長度,只有清代治理臺灣的四分之壹;但是,日本在臺灣留下的烙印,卻是非常深刻。

回頭看看,清領的兩百年,清政府是從鄭氏政權手上,接下了臺灣島嶼。清朝治理臺灣,官員將來臺服務視為畏途,不願久留。壹撥壹撥的移民進入臺灣,從南到北,將臺灣轉化為壹個閩、粵兩系漢人的墾拓地區。

臺灣大部分的民眾從福建和廣東遷移到臺灣,帶來的文化遺產並不豐厚。臺灣的上、下階層,在文化的發展上,並沒有作過十分的努力;剩下來的,就只有在民俗宗教和戲劇歌曲方面有壹些中國文化的底子,通過信仰的儀式、戲曲和說故事,傳遞於民間。

日據臺灣初期,官民的抵抗

日本占領臺灣,臺灣的官民曾經有過非常短暫的抵抗。許多富豪內渡大陸,壹些地方上有功名的舉人秀才之輩,也都紛紛離去,回歸福建原籍。臺灣原本單薄的上層文化土壤,更因此流失殆盡。在這個基礎上,日本用現代教育和經濟建設,同化臺灣的人民,其實等於是在壹片空地上建築樓臺,並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鏟除了原有的建築物。

不過,至少在初期,臺灣對日本殖民者的抵抗,還是非常激烈的。甲午割臺,乙未抗戰,臺灣的民眾,至少死了五六萬人,而日本軍隊也折損不下萬人。

除了正式抵抗以外,還有許多日本警察以強壓的手段,隨時拘捕他們認為靠不住的分子。如後藤新平(1857-1929,甲午戰爭後任臺灣民政長官、代行臺灣總督。因其對中國臺灣及東北的野蠻統治,可以稱得上是日本侵華的罪魁之壹),這個為人熟知的人物,就在1898年制定匪徒刑罰令,將他們認為靠不住的臺民都當作土匪懲處,成群地屠殺,有時數百人被聚集在壹起,用機槍掃射,集體處死。這種恐怖的統治,也有強烈的震懾作用,使臺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

日本初占臺灣時候,有許多日本的政治人物認為,這個疫癘流行的熱帶島嶼不是日本人能夠居住的。有人甚至建議,何不把臺灣賣給西方國家,賺壹筆現金算了。可是也有人認為,應當把臺灣建設成為壹個為日本生產糧食和工業原料的供給地。後藤新平這壹批人,就是執行第二種選擇的人物,將臺灣建設成壹個為日本供給米糧、食糖、果蔬、建築木材,還有硫黃和樟腦的殖民地。日本本國的農夫遂從農田釋放,轉化為日本建設的大軍,提供了日本工業化需要的大量勞力。因此,臺灣島的建設從殖民地的功能而論,對日本在明治以後,大正時代(日本大正天皇統治時期,1912-1926)晉升為工業化國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日本在臺灣的農業建設和“國民教育”

日本人在臺灣的建設,從經濟方面來說,嘗試了堪稱亞洲第壹次的農業革命,推行的項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種、有計劃地規劃水利灌溉等。他們開設了新型糖廠,代替過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制糖方法。日本人擁有的幾家制糖株式會社,廣泛地種植甘蔗,榨制食糖,行銷世界。臺灣外銷的農業加工品中,食糖壹項的收入占了大宗。凡此建設都使得臺灣的民間實受其益。不過,這些措施,頗多以臺灣為實驗性質,壹旦犯了錯誤,臺灣百姓先吃大虧。例如,日本當局推行壹種稻米新品種,高產,卻不能抗風,臺灣全島都奉命種這壹品種。壹次風災,全臺顆粒無收,百姓蒙受極大損失。

臺灣推行現代化農業生產,無論質和量都提高了許多,而且,這些建設帶動了農村社會的巨大變化。糖廠外圍,因為有糖廠為中心,壹部分的城市文化被帶入農村,提高了農村的生活水平。嘉南平原上,烏山頭水庫這個大的水利系統,是日本工程師八田與壹設計的。在日本統治期間,臺灣全島逐漸電氣化,縱貫鐵路修成,高雄、基隆兩港開港——都是有長久影響的建設。日本的農業人口遷移到臺灣東部屯墾,本來幾乎全無建設的臺灣東部,因此也有可觀的成就。

在教育方面,日本推行了“國民教育”,每壹個兒童都要接受6年基礎教育。在衛生方面,日本設立了衛生警察,專職監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註意公***衛生。嚴厲的公***衛生政策,使得壹般人的生活環境變得清潔健康。日本推行現代的醫療制度,臺北帝大的醫學院訓練了許多本省的醫生。  

日本殖民當局,將剛從西方學來的法律應用於臺灣,代替了中國傳統的法律。當時,刑事警察的權威,幾乎是絕對的。日本在臺灣施行的刑罰,雖然嚴酷,但是基本上有法可據。

這許多建設,都是後藤新平以及他的繼任者——幾個文人總督和文官,在日本據有臺灣後逐步開展的。他們要在臺灣建設壹個模範殖民地。相對於日本在朝鮮的軍事統治,日本在臺灣推行的殖民統治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在此基礎上,日本帶來了現代文化知識和現代化的生活形態,給臺灣鋪設了壹層從西方經過日本,移植到臺灣的世界近代文明。無可諱言,由於臺灣不過是日本的文化邊陲,雖然各方面的文化資源取自日本本土,但臺灣文化能達到的水平,難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難有開拓創新的空間。

臺灣人民做了五十年二等公民

日本治臺,終究還是將臺灣當作殖民地,臺灣人民終究只是日本帝國第二等公民。日本的百姓在本土有選舉權,日本卻始終沒有給臺灣人壹個民主的制度。不僅官員都是從外面派進來的,而且臺灣民間也沒有真正的選舉議會。基層行政單位的壹些代表,也並不都是選舉產生的,有壹大半是由官方指定。有些臺灣的精英分子,是日本籠絡的對象。臺灣地區曾經有“紳章制度”,由殖民地當局頒給地方領袖們佩戴的徽章,表彰他們的社會地位。用這壹方法,日本贏取了許多臺灣地方領導階層的擁護。

可是,日本在臺灣訓練當地人才有壹定的限制。臺北帝大主要是為在臺的日本人而設。臺灣人的職業選擇,最多是律師和醫生;文官、法官、高級技師和管理人員,都由日本人擔任。日本殖民當局並不鼓勵臺灣人進入真正的社會領導階層。例如,殖民當局只允許日本人的公司經營大規模的糖廠。糖廠對於提高臺灣的經濟生產能力,確實有貢獻,然而,對它外圍的農村而言,它壟斷了農民選擇作物的權利,也獨占了當地交通和其他資源的分配。

當年日本人的糖廠,並不僅僅是壹個生產單位,實際上還兼具控制和管理的功能。這壹類企業不會讓臺灣人經營,糖廠的技師和管理人員都是日本人,臺灣人只不過是基層勞工而已。

臺灣人能發展的,最多只是地方性的交通和農產加工企業,如運輸、倉庫、碾米、磨粉等地方性的小企業。其他重要的企業,日本人都不讓臺灣人經營。在臺北帝大,臺灣籍教授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教授都是從日本聘請來的學者。因此,在學術上,臺灣同胞並沒有機會發展到足以領導臺灣文化建設的地步,也不足以領導臺灣的輿論。

臺灣人民爭取平等的努力

臺灣同胞力爭身份和權利的平等,也曾經有過多次努力和抵抗。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事件”(羅福星事件、臺南關帝事件、臺中東勢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的合稱,這五次事件相繼發生於1912年、1913年間。日本人將這五次抗日事件鎮壓後,合並處理,稱為“苗栗事件”),1915年余清芳領導的“西來庵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噍吧哖之戰”,是發生於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亦是臺灣日治時期諸多起事當中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壹次,同時也是臺灣人第壹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更是臺灣人最後壹次武裝抗日)都失敗了。

除了這兩次規模較大的民間起義之外,1930年,原住民部落也有過“霧社事件”(指1930年10月27日臺灣霧社——在今南投地區馬赫坡、缽亞倫、荷戈、塔羅灣、羅多夫、斯庫六個村社的高山族的人民,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血腥統治,在莫納·魯道的領導下掀起的壹次大規模武裝起義。起義戰士消滅日本軍警百余人,戕殺日本婦孺數人,將霧社占領3天,後在日軍鎮壓及敵族夾攻下轉入深山,繼續作戰長達兩月之久,最終在日本殖民當局的陸空軍和大批武裝警察的聯合鎮壓下失敗),日本軍隊用大炮和毒氣,壓制沒有現代武器的原住民。

霧社起義參與者

臺灣人民努力爭取應有的權利,除了武裝起義,還通過議會政策的途徑和輿論的鼓吹,以求獲得比較公平的待遇。臺灣文化協會就是壹個例子,他們曾經想用請願的方式,為臺灣同胞取得參政的權利。他們也力圖爭取發行自己的報紙和刊物,甚至嘗試組織政黨,例如民眾黨,希望遵循現代各國民主運動的常規,爭取參政的權利。20世紀20年代,臺灣民權的請願不下15次,然而,這些努力都失敗了。日本終究沒有賦予臺灣人民合理的平等地位。

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進壹步加強對臺灣的控制,終於使得所有想要通過和平途徑,爭取臺灣人政治平等權和文化自主權的努力,化為泡影。

日本在臺灣的“皇民化運動”

50年的日本統治,在後半段發動了“皇民化運動”,願意接受日本文化的臺灣同胞,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語。當局要求他們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棄原來的中國姓名。“皇民”必須放棄中國祭祀祖先的儀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  

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之中,日本人不太敢用臺灣人作戰。但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就大量征用臺灣人參軍,最初擔任輔助戰士的臺灣軍夫,還不能算真正的日本軍人,後來兵源越來越不夠了,才將參軍的臺灣人納入日軍編制。

日本占領臺灣之初,臺灣同胞群集在廟宇的廣場上,聽講中國的古事,觀賞民間的歌仔戲,欣賞中國文化之中悲歡離合的故事。民間娛樂經由南管(南管指中國福建南音,為中國古代壹個音樂種類)、北管(為17-20世紀,臺灣與閩南地區流傳廣遠的音樂、歌曲和戲劇表演。借用中國北方音樂戲劇元素與官話而得名的北管,與使用南方音樂元素的南管,互為呼應),懷念原鄉的生活。

在日本的統治下,還有壹些臺灣讀書人組織詩社,借吟哦古詩,盡量保持傳統的文字和語言。中文的“書房”(私塾之別稱)是學習文化的地方。在日本推行普及教育之時,書房還是可以和學校教育互相補充的。這些努力都說明了,日本統治臺灣50年的前半段,臺灣同胞還在盡力維持傳統文化的命脈傳承。

太平洋戰爭的後期,臺灣同胞有壹部分在南洋作戰,埋骨異鄉,永遠不能回家。許多年輕人被征調到日本去,參加日本的國防生產工作。甚至十五六歲的青年也被征發到日本,在日本的飛機工廠做工,補充日本的勞力不足。戰爭期間,美軍轟炸臺灣,臺灣的鐵路、公路、港口及各種工廠設施,都遭受嚴重的損害。當時,日本糧食不足,臺灣同胞最多只能吃日本人配給糧食的壹半。

福禍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