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關於闖關東:
1、簡介:闖關東,中國近代史上(清代至民國年間)華北地區農民向東北地區移民的運動。關東指山海關以東地區,也叫關外(東北地區),清代認為是滿洲人的“龍興之地”。
2、清代山東人闖關東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
壹)、1644至1667年,清朝廷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戶益繁息”;
二)、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當時,沿山海關壹帶遍植柳樹墻,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在那裏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但這種政策並沒能阻止山東闖關的流民,此時流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壹時間山東人的足跡踏遍了遼闊的關東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采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鹹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打開虛掩的大門,正式向流民敞開,“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壹個“移民社會”。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湧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規模之巨,可以想見。
進入民國時期,山東人闖關東叠起高潮,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壹,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四年。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按歷史學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員,光在民國年間留住東北的山東人就達到792萬之多。
二、走西口:
1、簡介:
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壹,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余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陜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2、詳解:
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休養發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形成近代四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謀生為特點的非官方行為。“走西口”是清代以來成千上萬的晉、陜等地老百姓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走西口”這壹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占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晉文化作為農耕文化的壹部分,通過人口遷移,與當地的遊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清光緒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甚至部分地區寸雨未下。自然災害引起的人口流遷,以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晉北各州縣貧瘠的土地,惡劣的自然環境迫使大批百姓離開故土。例如“陽高地處北塞,砂磧優甚,高土黃沙,滿目低土,堿鹵難耕……地瘠民貧,無所厚藏,壹遇荒歉,流離不堪。”在貧瘠的土地,寒冷的氣候,無川流灌溉的惡劣自然環境裏,晉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災歉,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謀生。
三、下南洋:
1)、簡介: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系,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因此這種遷徙歷史上稱為"下南洋"。楊金遠著有同名小說《下南洋》。
2)、詳情: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誌》等文獻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不過,中國人的南洋路,壹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
大規模遷徙:
1.西漢末年,壹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
4.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
5.明末清初,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余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余人、戰船50余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歷帝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今泰國 ),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