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為什麽滴滴從“運人”到“運貨”,大量湧入運輸行業?

為什麽滴滴從“運人”到“運貨”,大量湧入運輸行業?

隨著* * *享經濟概念的爆發,* *享出行在風口發展迅速,滴滴成為國內出行領域的巨頭企業。如今,滴滴、Hello等網約車平臺紛紛湧入貨運物流軌道。對交通行業會有什麽影響?

網約車平臺進軍貨運物流。

6月8日,滴滴出行App頂部的導航欄更新為“運費”字樣,同步推出“當凱程電召”活動,用戶可選擇城市投票。杭州、廣州、北京、天津、深圳等10城市在列。

在網約車領域取得近90%的市場份額後,滴滴將更多的可能性寄托在了在線貨運市場上。值得註意的是,滴滴對貨運市場的蛋糕垂涎已久,早已布局。

今年3月,滴滴出行在全國21個城市推出送貨服務,即滴滴跑腿;4月中旬,滴滴出行關聯公司北京小菊科技有限公司全資的天津快聚安運貨運有限公司、北京快聚安運科技有限公司相繼成立;

5月12日,滴滴貨運推出微信服務號,5月18日正式在杭州、成都招募司機;6月2日,滴滴出行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十個城市,招聘580名面包車和貨車司機,提供按需物流服務。

除了滴滴,Hellobike也有望在今年推出物流業務“Hello快遞”。服務場景以市內中短途為主,跨市最長距離不超過500KM,主要用於30KG以下的文件、樣品、小件物品的投遞。

2019年,滴滴出行以9252.9萬的用戶規模成為出行領域的巨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在Hellobike,截至今年3月,累計註冊用戶已經超過3億,Hello的免費騎行覆蓋300多個城市。

在網約車領域擁有如此多用戶和強大優勢的網約車平臺,為什麽要進軍貨運,從“運人”到更難的“貨運”?

妳為什麽進入貨運物流?

事實上,網約車平臺在“運人”方面有很大優勢。它不僅有足夠的體積和容量,而且有完整的操作系統。從邏輯上講,網約車平臺有做貨運的可行性。

但是,轉向“運費”會涉及很多問題。網約車平臺為什麽要參與分“貨運物流”這塊蛋糕?

壹方面是因為網約車用戶增長放緩,市場逐漸飽和。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雖然網約車用戶規模在增長,但網約車用戶的使用率和規模增長明顯放緩。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8之後,我國汽車用戶數量和使用率增速放緩。其中,與2019年6月和2018年6月相比,用戶使用率僅上升0.3%;相比2019年6月,這個數字在2017年2月是2.8%。此外,受疫情影響,截至2020年3月,網約車用戶3.62億人,較2019年6月下降11.5%。

目前,中國在線租車市場逐漸趨於飽和,新老玩家幾乎瓜分了* * *享出行的蛋糕。2018年底至2019,T3出行、享道出行、東風出行、和諧出行、姚出行、優朋出行、儒奇出行等新玩家陸續入場。

《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已有14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營業執照,全國合法網約車駕駛員達到1.5萬余人,網約車日均訂單量超過2000萬。

另壹方面,在特殊時期,同城物流需求迎來了大爆發。隨著O2O平臺對超市、生鮮產品需求的釋放,跑腿、同城配送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

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艾瑞咨詢的數據,未來3-5年,同城物流有望保持5-7%的增速,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2020年,受疫情影響,高度依賴線下的網約車業務受到很大影響。對於滴滴、Hello等平臺來說,在主營業務網絡受到較大沖擊的情況下,順勢推出同城物流顯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挑戰很多。未來呢?

在從出行到物流的道路上,網約車平臺面臨著諸多問題。

在用戶端,同城物流是壹個雙邊市場,需要高密度來滿足用戶的實時交付。壹旦密度不夠,用戶的留存和粘性就不強。另外,由於實時投放的特殊性,很難通過補貼獲得長期穩定的用戶,難度大,成本高。

在運力方面,目前滴滴和Hello都使用司機送貨,專業司機的單價明顯高於即時配送騎手。只要客戶的單價不能滿足司機的需求,運力就會流失,導致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

最重要的是,網約車平臺如何鋪設渠道,盡可能獲取B端市場?

目前在物流市場上,以同城貨運為主的貨拉拉和快狗打車占據了80%左右的市場份額。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貨拉拉平臺月司機44萬,月用戶600萬;快狗打車註冊司機超過165438+萬,活躍用戶超過900萬。

滿滿和卡車幫合並而成的滿幫集團,更傾向於中長途幹線物流。2018年4月獲得多家壹線投資機構19億美元E輪融資。滿幫集團官方曾披露,全國700萬輛幹線卡車中,520萬輛是滿幫集團成員,全國654.38+0.5萬家物流企業中,654.38+0.25萬家是滿幫集團成員。

目前貨運行業堪稱專家雲集。此時滴滴、Hello等網絡平臺的加入,無疑投下了壹顆“炸彈”。無論線上平臺想做B2B還是B2C,主要針對同城貨運還是長途貨運,都會造成這個領域更加殘酷的競爭。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